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759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其具有将两个以上的像素区域排列成一列的发色区域;线状的主隔堤,其规定发色区域且相互相向;像素分离区域,其在发色区域内配置在像素区域间;像素电极,其被配置在每个像素区域;以及有机功能层,其配置在像素电极上,其中,在像素分离区域内配置辅助隔堤和将像素区域相互连通的槽,当将在发色区域内连续的三个像素区域设为第1像素区域、第2像素区域、第3像素区域,并将第1像素区域与第2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A,将第2像素区域与第3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B时,如果沿着主隔堤的线方向,将配置在像素分离区域A内的槽的第2像素区域侧的端部从第1像素区域侧投射到第2像素区域侧,则端部的投影与配置在像素分离区域B内的辅助隔堤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EL发光装置是利用了有机化合物的电场发光的发光装置。在有机EL发光装置中,在基板上呈矩阵状配置具有发出红(R,Red)、绿(G,Green)或蓝(B,Blue)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子像素(像素区域)。电场发光的有机发光层中所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大致分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组合(基质材料和掺杂材料)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电场发光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例子中,包括被称作PPV的聚对苯乙炔及其衍生物等。利用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有机EL发光装置能够以较低的电压驱动,电力消耗较少,容易对应显示器面板的大屏幕化,所以当前正在积极地进行其研究。含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层例如通过以喷墨法等将包含有机发光材料及溶剂的材料液涂敷到像素电极上而形成。因此,在对有机EL发光装置的各子像素涂敷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时,必须避免墨浸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子像素中。为了防止墨浸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子像素中,已知以下方法以线状的隔提 (Bank)来规定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的子像素被排列成一列的区域(以下也称为“发色区域”),在发色区域内涂敷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由线状的隔提规定的发色区域内涂敷墨水的方法中,墨能够在发色区域内自由移动,因此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所具有的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得到均化,在子像素之间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变得均勻。由此,能够提供在像素之间不存在亮度偏差的有机EL发光装置。但是,如果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那样,在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间没有进行间隔的障壁,则在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之间产生串扰,从而存在有机EL发光装置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已知在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之间配置第2隔提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图1表示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专利文献2公开的发光装置具有规定发色区域的第1隔提5以及配置在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3间的第2隔提7。另外,在发色区域内相邻的子像素3彼此经由形成在第1隔提与第2隔提之间的槽8(第2隔提的非形成区域)而相连。这样,通过在发色区域内的子像素间配置第2隔提,能够抑制子像素间的串扰,提高发光装置的对比度。另外,由于相邻的子像素经由槽相互相连,因此涂敷在发色区域内的材料液能够在子像素间移动,所以在子像素间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得以均化。这样,根据专利文献2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够兼顾抑制串扰和均化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另外,通过涂敷法进行的有机发光层的形成是在无尘室内进行,但是无法完全去除来自用于形成有机发光层的机械材料或周边环境的颗粒等异物。因此,在制造有机EL发光装置的过程中,有时有异物混入子像素。另外,已知在线状的隔提上设置突起以避免墨水侵入相邻的发色区域内的技术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公开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为无源矩阵型,隔提作为对向电极的分离器发挥作用。另外,已知以下技术在有源矩阵型有机EL发光装置中,在隔提上形成槽,以防止对向电极被隔提切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9)。专利文献4 9公开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中,对每个子像素独立地配置有机发光层。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709166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2712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288403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11-6M87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4-146388号公报专利文献6 美国专利第637345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7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07520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8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020614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9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0036699号说明书但是,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发光装置中,在异物附着于子像素时,涂敷在发色区域内的材料液被异物吸引,从而有时导致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变得不均勻,或产生没有形成有机发光层的区域。图2A表示图1所示的专利文献2的发光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2A中的15表示异物。另外,图2A中的箭头Y表示涂敷在发色区域内的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液的移动。这样, 在包含附着有异物15的子像素3c的发色区域内涂敷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液时,墨通过第1 隔提5与第2隔提7之间形成的槽8而被异物15吸引。因此,涂敷在子像素3a及子像素 3b上的材料液被子像素3c吸引。图2B是图2A所示的发光装置的AA线剖视图。如图2B所示,由于材料液被子像素3c吸引,所以在子像素3c中有机发光层9的膜厚变厚,而在子像素北中有机发光层9 的膜厚变薄。另外,在子像素3a中,产生没有形成有机发光层9的区域。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中,在有异物附着于子像素时,在子像素间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出现偏差,在子像素间亮度产生偏差。如果有机EL发光装置的子像素间的亮度偏差较大,则有机EL发光装置将在检查过程中被视为次品。因此,专利文献2的有机EL发光装置存在成品率低的问题。另外,也考虑通过加长槽8的长度来使材料液难以在亚像素间流动,从而抑制材料液被异物吸引。但是,为了加长槽8,就必须加长第2隔提的发色区域的长轴方向的长度 7w (子像素间的间隔)。因此,在加长槽8时,亚像素间的非发色区域的面积将变大,有机EL 发光装置的单位面积的发光面积(开口率)将减少。这样,以往难以在维持高开口率的状态下兼顾均化亚像素间的有机发光层的膜厚和抑制材料液被异物吸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有异物混入,像素区域间的有机发光层的膜厚仍然均勻,且开口率高的有机EL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所示的有机EL发光装置。有机EL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其具有将两个以上的像素区域排列成一列的发色区域;线状的主隔提,其规定所述发色区域且相互对向;像素分离区域,其在所述发色区域内配置于所述像素区域间;像素电极,其被配置在每个所述像素区域;以及有机功能层, 其配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上,其中,在上述像素分离区域内配置辅助隔提和将所述像素区域相互连通的槽,将在所述发色区域内连续的三个所述像素区域设为第1像素区域、第2像素区域、第3像素区域,将所述第1像素区域与所述第2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A,将所述第2像素区域与所述第3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B时,如果沿着所述主隔提的线方向,将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A内的槽的所述第2 像素区域侧的端部从所述第1像素区域侧投射到所述第2像素区域侧,则所述端部的投影与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B内的所述辅助隔提重合。如所述的有机EL发光装置, 在各个所述像素分离区域内配置一个辅助隔提,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A内的辅助隔提仅连接所述对向的主隔提中的一个主隔提,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B内的辅助隔提仅连接所述对向的主隔提中的另一个主隔提,配置在各像素分离区域内的所述辅助隔提的与所述线方向垂直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发色区域的短轴方向上的长度的1/2以上。如所述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各个所述像素分离区域内配置第1辅助隔提及第2辅助隔提,所述第1辅助隔提仅连接所述对向的主隔提中的一个主隔提,所述第2 辅助隔提仅连接所述对向的主隔提中的另一个主隔提,所述第1辅助隔提的所述线方向上的位置与第2辅助隔提的所述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其具有将两个以上的像素区域排列成一列的发色区域;线状的主隔堤,其规定所述发色区域且相互对向;像素分离区域,其在所述发色区域内配置于所述像素区域间;像素电极,其被配置在每个所述像素区域;以及有机功能层,其配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上,在上述像素分离区域内配置辅助隔堤和将所述像素区域相互连通的槽,将在所述发色区域内连续的三个所述像素区域设为第1像素区域、第2像素区域、第3像素区域,将所述第1像素区域与所述第2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A,将所述第2像素区域与所述第3像素区域之间的像素分离区域设为像素分离区域B时,如果沿着所述主隔堤的线方向,将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A内的槽的所述第2像素区域侧的端部从所述第1像素区域侧投射到所述第2像素区域侧,则所述端部的投影与配置在所述像素分离区域B内的所述辅助隔堤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英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