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便携装置、用于该装置的铰链机构、和打开该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059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便携装置,在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的连接,即使在壳体的厚度减小时也能通过简单操作打开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包括支承装置和打开辅助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用于在规定范围内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第二壳体支承第一壳体,当第一壳体移动超过预定量时使所述打开辅助装置的开启锁定器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式便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用于该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机构和用于该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减小了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厚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携带该装置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特别的,用户用一只手执行折叠式便携终端的打开操作变得很困难。因此,提供了使折叠式便携终端的打开操作变得容易的各种技术。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8-85865(参考图5到图10和第0084到 0105段)中所公开的便携式装置中,在第一壳体折叠在第二壳体上的闭合状态中,通过使其中一个壳体围绕枢轴摇动来形成用于勾住手指的突出部分。然后,打开操作变得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 2008-85865中公开的上述便携式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为铰链附加的提供枢轴,用于打开和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壳体可以在摇动方向上旋转,从而形成用于勾住手指的突出部分。因此,在摇动其中一个壳体之后,需要用手指打开壳体。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复杂的手指操作直到完全打开壳体。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通过简单操作打开其壳体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用于该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机构和打开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便携装置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的彼此连接的折叠式便携装置。折叠式便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承装置,其用于在规定范围内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第二壳体支承第一壳体;和打开辅助机构,其用于在第一壳体移动超过预定量时使开启锁定器解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铰链机构是可折叠的连接折叠式便携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链机构。铰链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承装置,其用于在规定范围内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第二壳体支承第一壳体;和打开辅助机构,其用于在第一壳体移动超过预定量时使开启锁定器解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开方法是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方法,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的彼此连接,用于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打开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第一壳体在规定范围内相对于第二壳体移动;和当第一壳体移动超过预定量时,使打开辅助机构的开启锁定器解锁。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结构。因此,使用一只手通过简单操作可以打开壳体,而不受到减小折叠式便携装置的厚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A到I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操作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A到图2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操作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图3A是第二壳体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部分12的外观,图:3B是当打开折叠式便携装置时折叠式便携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铰链部分12的铰链盖的一部分。图4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机构的示例的立体图。图5是当从打开/闭合轴OCA方向观察时图4中所示的铰链机构的侧面结构示图。图6A到6D是铰链机构的侧面结构示图,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中的打开辅助机构。图7A到7C是用于说明检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壳体移动方向的示例的俯视图。图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应用的折叠式便携电话装置的电路构造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折叠式便携装置图IA到图I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操作的示例的立体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 11、和用于连接这些壳体的铰链部分12。在第一壳体10的内侧主表面上提供显示部分10a, 在第二壳体11的内侧主表面上提供包括数字键等的操作部分11a。铰链部分12构造成,可以克服之后描述的回复力使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 11仅偏移(移动)预定移动量(这里是,角度Θ)。如图IB所示,当从图IA中所示的闭合状态在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上使第一壳体10仅旋转角度θ时,使铰链部分12中的开启锁定器(用于使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1配合的机构)解锁,触发打开辅助机构。也就是说,期望角度θ近似等于使开启锁定器解锁的移动量。为了避免由意外移动所引起的使开启锁定器意外解锁,期望角度θ近似等于用户可以用一只手容易的使壳体移动的1到 5度。由此,如图IC所示,通过打开辅助机构打开第一壳体10,如图ID所示,折叠式便携装置变成处于打开状态。图2Α到图2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打开操作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此外,对于与图1中所示的构件具有同样的功能的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2中所示的折叠式便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和用于连接这些壳体的铰链部分12。第一壳体10的旋转方向不同于上述示例。如图2Β所示,当克服回复力使第一壳体10从图2Α中所示的闭合状态沿顺时针方向(箭头方向)仅移动角度θ (例如,约1到5度)时,使铰链部分12中的开启锁定器解锁,触发打开辅助机构。由此,如图2C所示,通过打开辅助机构打开第一壳体10,如图2D所示,折叠式便携装置变成处于打开状态。此外,折叠式便携装置可以同时具有图1中所示的结构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当在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上使第一壳体10仅移动角度θ时,使铰链部分12的开启锁定器解锁,触发打开辅助机构。弹簧机构或电动机构可以用于打开辅助机构,用于当使铰链部分12中的开启锁定器解锁时沿打开第一壳体10的方向推动第一壳体10。图3Α是第二壳体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部分12的外观,图:3Β是当打开折叠式便携装置时折叠式便携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去除铰链部分12的铰链盖的一部分。如图3Α所示,铰链部分12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铰链盖21 中包括之后描述的铰链机构,通过设置在铰链盖21的两端的侧向长铰链孔22连接第一壳体10,使得第一壳体10能够打开/闭合和仅以角度θ移动。移动角度θ可以受到铰链孔 22的宽度的限制,或者当使之后描述的铰链机构与铰链盖21接触时可以限制移动角度θ。 此外,铰链机构本身之中可以包括用于限制移动角度θ的诸如限位器之类的限制装置。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围绕移动轴RA的旋转角度θ给出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11的移动量。2.铰链机构图4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装置的铰链机构的示例的立体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移动轴RA的方向上延伸的支承主体构造成可克服弹性体的回复力仅以旋转角度θ旋转,在垂直于移动轴RA的打开/闭合轴OCA的方向上延伸的打开/闭合支承主体提供到支承主体,从而可旋转。在移动轴RA的方向上延伸的支承主体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连续的连接移动轴固定部分101、移动轴弹簧102和移动轴旋转部分103。移动轴固定部分101垂直固定到第二壳体11的主表面,并通过移动轴弹簧102连接到移动轴旋转部分103。移动轴弹簧102使得移动轴旋转部分103能够围绕移动轴RA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移动轴固定部分101旋转。当移动轴旋转部分103旋转时,根据移动轴弹簧102的扭矩量产生偏置力,所述移动轴弹簧102的扭矩量使移动轴旋转部分103返回到原始位置。即,移动轴弹簧102连接到移动轴固定部分101和移动轴旋转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便携装置,在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的彼此连接,所述折叠式便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承装置,其用于在规定范围内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支承所述第一壳体;和打开辅助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移动超过预定量时使开启锁定器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岛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