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7598 阅读:7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前部双联动系统,包括座椅副框架构件、第一联动构件、第二联动构件,以及底座构件。所述座椅副框架构件的第一端部被联接至所述第一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座椅副框架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座椅底座,所述第一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被联接至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底座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底座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车辆。所述联动系统使得所述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能够被向前并向下折叠至堆置位置,并允许所述座椅向前翻转,从而增大车辆的进/出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折叠座椅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以Nazione等人名义于2008年9月10日提交的名为“DUAL FRONT LINKAGE 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095,713的权益和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 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本公开文本总体涉及车辆座椅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文本涉及用于车辆的 可折叠车辆座椅组件。通常已知提供这样的车辆座椅组件,其可被放平、折叠、堆置(stowed)、翻转 (tumbled)和/或叠并(collapsed),以增加车辆的货舱空间、从而利用所述座椅作为载货 地板、增加车辆的可用性、便于进出该车辆和/或以其他方式满足车辆使用者的需要和期望。仍然明显且持久地存在这样的需要,即提供改进的可折叠车辆座椅组件,其具 有改进的联动系统(linkage system),该联动系统更好地提供增大的进/出(ingress/ egress)空间并更好地管理头枕和车辆地板之间的空隙。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所述座椅具有被可旋转 地联接至座椅靠背的座椅底座和联动系统。所述联动系统包括第一联动构件、第二联动构 件以及底座构件,所述第一联动构件被连接至所述座椅底座构件的座椅副框架构件。所述 座椅副框架构件的第一端部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座椅副 框架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座椅底座。此外,所述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被可旋转地 联接至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所 述底座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底座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车辆。所述联动系统使得 所述座椅能够从第一设计或就座位置向前并向下被折叠至第二或堆置位置以建立地板,从 而增大存储容量和车辆的进/出空间。一旦所述第一枢轴销从第二位置至第三或翻转位 置,该联动系统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还能被向前枢轴地旋转,其中所述座椅底座被折叠放平 到座椅底座上,座椅靠背和座椅底座相对于车辆地板基本竖直地对准,从而增加车辆的进/ 出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座椅组件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座椅组件的立体图;图3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双联动系统的分解立体图,该双联动系统具 有用于车辆座椅组件的嵌套式配置;图;3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3A的双联动系统的轴测图4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双联动系统的分解立体图,该双联动系统具 有并排配置;图4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4A的双联动系统的轴测图;图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设计就座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该座 椅组件具有双联动系统;图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5的双联动系统的正视图;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堆置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该座椅组 件具有双联动系统;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7的双联动系统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易进入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该座椅 组件具有双联动系统;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9的座椅组件和双联动系统的后视立体 图;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9的双联动系统的前视立体图;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座椅组件的前视立体图,该座椅组件具有替 代的联动布置;图1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10的联动布置的放大后视立体图;图1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设计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该座椅 组件具有多个枢轴点;图1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设计位置的前排座椅组件和处于设计位 置的第二排座椅组件的侧视图;图1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设计位置的前排座椅组件和处于易进入 位置的第二排座椅组件的侧视图;图1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易进入位置的第二排座椅组件的立体 图;以及图1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设计位置的第一排座椅组件和处于堆置 位置的第二排座椅组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总体参照附图,尤其参照图1,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示出车辆10。车辆10包 括为车辆10的乘员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车辆座椅12。尽管车辆10被示为4门小型多功能厢 式车(mini-van),但应理解,座椅12可用于小型多功能厢式车、运动型多用途车、混合型车 (cross-over)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或者人员在其中或借助其旅行、物品被运载或运送至 任意市场的任何其他装置或者包括从办公室就座和运输到飞机和太空旅行的任何东西以 及其间任何东西的应用。所示车辆座椅12包括座椅靠背14和座椅垫16。装有软垫的座椅 结构1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示于图2。座椅12能够并且尤其包括头枕18和用于支撑座 椅垫16的座椅底座部分20。头枕18从座椅靠背14向上延伸并被配置为在碰撞时约束乘 员的头部。该座椅垫16和/或底座部分20可被配置为允许座椅12相对于车辆10的内部 选择性地定位(手动或机动驱动)。现在参见图3A至图4B,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示出用于车辆座椅组件12的前 部双联动系统22。该前部双联动系统22可被设计为具有嵌套式配置,如在图3A和图;3B中 最佳所示,但也可替代地被设计为其他配置。在嵌套式配置中,该前部双联动配置22尤其包括座椅副框架构件对、第一联动构 件沈、第二联动构件观、底座构件30、第一枢轴销32、第二枢轴销34、锁销36,以及多个紧 固件38 (例如,衬套、螺钉、螺栓等)。该座椅副框架构件M包括第一端部40和第二端部 48,该第一端部40具有第一和第二附接构件(例如,翼片等)42、44,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构 件具有多个孔46,该第二端部48具有多个孔50。该第一联动构件沈为大体矩形的形状, 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52、54,该第一联动构件沈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56、58,所述第一和第 二侧壁56、58间隔开并垂直于第三侧面60以形成U形的空间62,且包括多个孔64。第二 联动构件观为大体矩形的形状,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66、68,该第二联动构件观包括第一 和第二侧壁70、72,所述第一和第二 70、72侧壁间隔开并垂直于第三侧面74以形成U形的 空间76,且包括多个孔78。该底座构件30为大体多边形的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等), 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80、82,该底座构件30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84、86,所述第一和第二侧 壁84、86间隔开并垂直于第三侧面88以形成U形的空间90,包括多个孔92,且还包括第一 和第二附接构件(例如,翼片等)94、96。所述座椅副框架构件M在其第一端部40经由附接构件42、44和第二枢轴销34 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联动构件26的第二端部54,并且在其第二端部48联接至车辆座椅 12 (例如,座椅底座等)。第一联动构件沈在其第一端部52经由第一枢轴销32可枢转地联 接至第二联动构件观的第一端部66。当处于设计或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构件沈在 第二联动构件观的U形空间76内基本竖直地对准,使得所述第二联动构件观至少局部地 跨置于第一联动构件26。所述第二联动构件观经由紧固件(例如,衬套等)38可枢转地联 接至底座构件30的第一端部80。当处于设计或使用位置时,第二联动构件观在底座构件 30的U形空间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座椅靠背,其被联接至所述座椅底座;联动系统,其包括:座椅副框架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第一联动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第二联动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以及底座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以及其中所述座椅副框架构件的第一端部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座椅副框架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座椅底座,所述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联动构件的第二端部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底座构件的第一端部,所述底座构件的第二端部被联接至所述车辆;以及其中所述联动系统使得所述座椅底座能够从第一位置向前并向下折叠至第二位置,以建立载货地板,由此增加车辆内的货物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C·纳蔡恩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