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在吸水性树脂的制造中,不需要原料的变更和昂贵的设备投资,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提高和稳定吸水性树脂的物性、例如通液性。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序:将丙烯酸(盐)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将所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将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分级的分级工序;在所述分级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表面交联的表面交联工序;其中,在所述分级工序中进行电荷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进 行表面交联而获得在高加压条件下显示出高通液性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水性 树脂的通液性提高方法。
技术介绍
吸水性树脂(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高吸水性聚合物)为水溶胀性水不 溶性的高分子凝胶化剂,作为纸尿布、卫生巾等吸收物品、农业园艺用保水剂、工业用止水 材料等,主要多用于一次性用途。作为这样的吸水性树脂,提出了使用多种单体、亲水性高 分子作为原料的方案。其中,尤其是,使用了丙烯酸和/或其盐作为单体的聚丙烯酸(盐) 系吸水性树脂,由于其吸水性能高,因而工业上的使用最为广泛。所述吸水性树脂经由聚合工序、干燥工序、粉碎工序、分级工序、表面交联工序等 而制造(专利文献1 3)。伴随着作为主要用途的纸尿布的高性能化,对于吸水性树脂也 逐渐要求多种功能。具体而言,对于吸水性树脂不仅仅是要求较高的吸水倍率,还要求凝胶 强度、水可溶成分(专利文献4)、吸水速度、加压下吸水倍率(专利文献幻、通液性、粒度分 布、耐尿性、抗菌性、耐冲击性、粉体流动性、除臭性、耐着色性、低粉尘等许多物性。因此,在 上述或下述的专利文献1 23以外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表面交联技术、添加剂、制造工序的 变更等的方案。近年来,随着纸尿布中的吸水性树脂的用量的增加(例如,50重量%以上),通液 性被视为更加重要的因素。并且,提出了许多关于SFC (Mline Folw Conductivity,生理盐 水导流性/专利文献6)、GBP (Gel Bed PermeabiIty,凝胶床渗透性/专利文献7 9)等 荷重下通液性或无荷重下通液性的改善方法以及改良技术的方案。另外,在上述物性中,在包含通液性在内的多种参数的组合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方 案,已知有控制耐冲击性(FI)的技术(专利文献10)、控制吸水速度(FSR/Voretex)等的技 术(专利文献11)、控制液体扩散性能(SFC)和60分钟后的芯吸收量(DA60)的积的技术 (专利文献12)。此外,作为SFC、GBP等通液性的提高方法,已知有在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石膏的 技术(专利文献13);添加间隔物(spacer)的技术(专利文献14);使用具有5 17摩尔 /kg的能够质子化的氮原子的含氮聚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15);使用多胺和多价金属离子 或多价阴离子的技术(专利文献16);用多胺包覆PH低于6的吸水性树脂的技术(专利文 献17);使用聚碳酸铵的技术(专利文献18)。除此之外,已知有可溶成分为3%以上的、 使用多胺的技术;控制吸取指数(WI)、凝胶强度的技术(专利文献19 21)。另外还已知 为了改善着色和通液性,聚合时在控制了阻聚剂即甲氧基苯酚的基础上使用多价金属盐的 技术(专利文献22、2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6 专利文献7 专利文献8 专利文献9 专利文献10专利文献11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3专利文献14专利文献15专利文献16专利文献17专利文献18专利文献19专利文献20专利文献21专利文献22专利文献23_说明书_美国专利第6727345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7193006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6716894号说明书美国再发行专利专利技术第3沈4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5149335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556^46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5646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7169843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7173086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6414214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6849665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25533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293617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128618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M5684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2006/082197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6/074816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6/082189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8/025652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8/025656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8/025655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8/092843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08/092842号小册子2/28 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吸水性树脂的物性,上述文献1 23等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表面交联技 术、添加剂、制造工序的变更的方案。然而,表面交联剂或添加剂(多胺聚合物、无机微粒、热塑性聚合物)等吸水性树 脂的原料的变更或追加,不仅会引起原料的安全性的降低或成本增加,还可能会引起其他 物性的降低。另外,新的制造工序的追加不仅会成为昂贵的设备投资或其能量所造成的成 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工业上还需要复杂的运转,反而会引起生产率和物性的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原料的变更和昂贵 的设备投资,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提高和稳定吸水性树脂的物性(例如通液性)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第1方案)如下所述。(1) 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 工序将丙烯酸(盐)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将所述含水 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将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分级的分级工序;在所述分级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表面交联的表面交联工序; 其中,在所述分级工序中进行电荷消除。(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荷消除通过选自由离子化气流、除电刷、和 接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3)根据⑴或⑵所述的制造方法,使用接地电阻值显示为100 Ω以下的接地方 式消除电荷。(4)根据(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分级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5)根据(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分级工序中通过气流,所述气 流的露点为15°C以下。(6)根据(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级工序中进行筛分分级, 所述分级工序中使用的筛的温度为40 80°C。(7)根据(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级工序中使用至少3种筛 孔的筛。(8)根据(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表面交联工序后的吸水性树脂 的生理盐水导流性(SFC)值为10(X10_7 -Cm3-S- g-1)以上。(9)根据(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级工序中进行筛分分级, 所述分级工序中使用的筛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为SOOnm以下。(10)根据⑴ (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生产量在每小时1吨以上的连续生产。(11)根据(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形状为由连续 捏合机聚合或连续带式聚合而得到的无定形颗粒。(12)根据(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含水率为5重量%以下。(13)根据(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级工序后,进一步包括除铁工序。(14)根据(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表面交联工序之前和之后 进行所述分级工序。(15)根据(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丙烯酸(盐)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将所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将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分级的分级工序;在所述分级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表面交联的表面交联工序;其中,在所述分级工序中进行电荷消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六赖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