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发动机舱板上的除冰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422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发动机舱板(22)上的除冰系统的方法,所述板包括外表层(24)和内表层(26),该外表层(24)具有至少一个孔,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使用定位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相对于所述孔定位在外表层(24)上;B、使用敷设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敷设至步骤A所确定的位置以形成所述除冰系统;C、将表面涂层敷设至形成的除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进气口唇缘和一种发动机舱,它们包含通过该方法制造的除冰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位于发动机舱板上的除冰系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进气口唇缘及其机舱。飞机由一个或多个包括容纳于管状机舱中的涡轮轴发动机的推进组件驱使。每个 推进组件通过位于机翼下方或位于机身上的桅杆附接至飞机。机舱的结构通常包括进气口、中间区段和下游区段。该进气口位于发动机上游、 该中间区段可包围涡轮轴发动机风扇,以及该下游区段容纳推力反向器装置且可包围涡轮 轴发动机的燃烧腔室。该机舱最后终止于喷嘴,此喷嘴的排气口位于涡轮轴发动机的下游。进气口 一方面包括进气口唇缘,另一方面包括下游结构。该进气口唇缘适用于将 需要供给涡轮发动机的风扇和内部压缩机的空气最佳地汇集到涡轮轴发动机,所述进气口 唇缘连接到该下游结构上,并用于将空气适当引导至风扇叶片,该组件被连接至风扇壳体 的上游,该风扇壳体属于机舱的上游区段。在飞行过程中,根据温度和湿度情况,在机舱特别是在进气口唇缘的外表面上会 形成冰。冰或霜的存在会改变空气动力性能,这会扰乱传递至风扇的气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知方法是将除冰系统结合到复合表层中,然后将其穿孔以 获得至少一个紧固孔或多个声学孔。所述穿有多个声学孔的板形成一种吸音板,其能够吸 收涡轮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然而,一般来说,除冰系统在刺穿过程中是不可见的,这会导致刺穿电阻元件的重 大风险。这种难以察觉的损害情形会中断除冰操作的连续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机舱板,该板包括至少一个孔、和有效的除冰系统, 该除冰系统易于操作且可确保持续除冰。为此,根据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舱板上的除冰系统的方法,所 述机舱板由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该外表层包含至少一个孔,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 步骤步骤A、使用定位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相对于所述孔,特别是围绕孔,定位在外表层上;步骤B、使用敷设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敷设至步骤A所确定的位置以形成所述 除冰系统;步骤C、将表面涂层敷设至形成的除冰系统。由于将电阻元件的栅格围绕预先形成的外表层上的紧固孔和声学孔安装,所以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防止电阻元件被刺穿。通过仔细观察所述孔可实现栅格的精确定位。 因此,有利的是,也可以避免阻塞这些孔。进一步的,在该板受损的情况下,栅格定位的精确性使得可以考虑采用较容易的 修理操作。事实上,可以替换板的受损部分并且重组相应部分的栅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依照需求制造包含多种模式的电阻元件的栅格。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他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可选的特性,这些特 征可以单独考虑或其所有可能的组合3-所述板还包括蜂窝结构,该结构使得可以获得耐受更大机械应力的结构板;-所述外表层包括声学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得不会由于阻塞声学孔而削弱吸 音的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步骤A和B之间,使用开槽装置在外表层上形成凹槽以容纳电阻 元件,这使得可以结合电阻元件,该电阻元件具有干扰本专利技术板的航空性能的厚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阻元件的厚度,以防止电阻元件超出凹槽;-开槽操作通过切除材料完成,这使得可以确保很好地开槽;-所述外表层在其厚度内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能够确保有效的空气动力学表-步骤C中,采用穿孔或编织表面涂层,这使得可以不干扰所述吸音板的吸音性 能;-步骤C中,金属网用作表面涂层,这使得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步骤A禾口B同时完成。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口唇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板,该 板包含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获得的除冰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对 机舱部件进行除冰的板。实际上,在那部件,冰或霜的出现扰乱了传送至风扇的气流。根据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的板的飞行器。参考附图,在阅读下文的非限定性描述时,将会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围绕涡轮发动机的机舱的横截面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气口唇缘的横截面图;-图3和图4是除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该系统是在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A 后得到的;-图如和恥是除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该系统是在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方法 的步骤A的可选方式后得到的;-图6a至6c是除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该系统是在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A 和B之间的步骤后得到的;-图7a至7d是完成步骤B后得到的除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完成步骤C后得到的除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舱1包括进气口唇缘2、中间结构3和下游组件6,该 中间结构3围绕涡轮发动机5的风扇4。该下游组件6由内部固定结构7 (IFS)、外部固定 结构S(OFS)和包括推力反向器装置的活动罩9组成,该内部固定结构7(IFS)围绕涡轮发 动机5的上游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舱1包括进气口唇缘2等元件,该进气口唇缘2会被霜或冰覆盖 进而损害飞机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除冰系统可以消除这些元件特别是进气口唇缘2上的霜或 冰。所述元件具有各种形状的表面。例如包括除去紧固板入口周围或者机舱1的排出口周 围元件的上存在的霜或冰。如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进气口唇缘2包括一个板,该板包含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 得的除冰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该板是一种包括吸音结构23 (特别是蜂窝结构)的吸音板 22,实心内表层沈和穿有声学孔的外表层M被固定在该吸音结构23上。该外表层M用于与外界冷空气流观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使用的板不限于吸音板,也可以是非吸音板,该非吸音板包含用 于将所述板固定到机舱元件(特别是进气口唇缘幻上的紧固孔。除外表层和内表层外,该 板还可包括蜂窝结构,采用该蜂窝结构使得可以获得能够更好地抵抗机械应力的结构板。 该板也可以不包括蜂窝结构而仅仅包含可以单层形式出现的内外表层。这些板的实施例包括空气动力学下部板,在飞机飞行的整个阶段,该板至少包含 一个有效排气孔。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除冰系统,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通过定位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相对于或围绕孔布置在外表层上;B、通过敷设装置将电阻元件的栅格敷设至步骤A所确定的位置上以形成该除冰 系统;C、将表面涂层敷设至形成的除冰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实现更好的定位和更有利于观察围绕外表层M的所述孔的 栅格。因此可避免刺穿电阻元件和连续破坏除冰性能。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利地避免了孔的阻塞。在吸音板的情况下,这可带来更 有效的吸音性能。该板受损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使其更易于维修。事实上,仅凭肉眼,就能将电 阻元件栅格的受损部分替换成无损部分。因此,栅格中受损部分可被重置且替换。在吸音板的情况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有利地在该吸音板上合理地布置声学 孔以取得理想的吸音效果。从而可使吸音板22的吸音性能和结构抵抗力实现最优化。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步骤A中,使用定位装置35将电阻元件的栅 格31相对于孔33布置在外表层M上。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步骤A之前,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计算机或其他 手段根据孔33的最终期望的分布来设计栅格31的模式。在板22有多个孔33的情况下,定位包含检测相邻孔的步骤,由于外表层M存在 制造公差,这些孔相对于一般由计算机确定的理论位置会发生偏移。实际上,孔33是使用 穿孔装置在外表层M上穿透的。穿孔装置本身就存在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发动机舱(1)板(22)上的除冰系统的方法,所述板(22)包括外表层(24)和内表层(26),所述外表层(24)包括至少一个孔(33),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定位装置(35)将电阻元件(65)的栅格(31)围绕所述孔(33)定位在所述外表层(24)上;步骤B、通过敷设装置(53,67)将电阻元件的所述栅格(31)敷设至步骤A所确定的位置以形成除冰系统;步骤C、将表面涂层(81)敷设至形成的除冰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伯纳德·沃琪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塞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