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占封装空间小的具有多个加强稳定性的特征的压铸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235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提供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螺线管控制阀门,这种螺线管控制阀门具有一个阀门套管,该阀门套管具有上反馈室以及下反馈室,这两个反馈室被一个或者多个外表面纵向槽缝相连接以便控制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门,尤其涉及对控制在自动车辆变速器内的离合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型变速器)而言是有用的电磁阀门。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起初采用流体逻辑以及液力变矩器以便自动地完成传动比的改变而无需操作者输入。为了改进用于控制在自动变速器齿轮换档中所使用的不同离合器的燃料效率,已经改用电子控制器而非依赖于流体逻辑。在很多应用中,所使用的电磁阀门是比例型阀门。通常,这些电磁阀门必须以很短的间隔打开和关闭。这通常可以导致这些阀门在其运行过程中是不稳定的。还希望的是在非常紧凑的封装内提供这样的一些电磁阀门。非常希望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门,这种电磁阀门是成比例地运行的并且运行非常稳定并且还可以被提供在小的封装内。专利技术_既述为了实现以上提到的以及其他的希望,在此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披露。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线管控制阀门,这种螺线管控制阀门具有从供应压力到控制压力的计量流出式流动、并且具有来自控制压力的计量流出式流动并且具有从控制压力到排放出口的计量流出式流动。在此提供了一个阀门套管,该阀门套管具有上反馈室和下反馈室。这些反馈室通过一个或多个外表面纵向槽缝而与控制压力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可应用性的其他领域将从以下提供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清楚。应该理解,详细的说明和特定的实例(虽然表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旨在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简要说明从详细的说明和这些附图中本专利技术将得到更完全地理解,在附图中图IA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门的一部分的切取截面视图,示出了插入阀门壳体之内的阀门套管之间的多处流体连接;图I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门处于常高构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门处于常低(关闭)构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门的一个替代性的优选实施方案的部分截面视图;并且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门的一个替代性的优选实施方案的部分截面视图。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参见图IA和附图说明图1B,图中呈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控制阀门7的一个常高形式。控制阀门7具有一个螺线管部分10。控制阀门7还具有一个液压部分12。液压部分12具有一个阀门套管14。阀门套管14可以是由多种适合的金属或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典型地优选是由一种压铸并机加工的铝制成的。阀门套管14具有一个中心滑柱孔16。滑柱孔16具有一条中心轴线18,这条中心轴线与一个杆孔20的轴线是共终端的。 阀门杆14具有截断了滑柱孔16的一系列径向通道。在一个环绕阀门滑柱14的阀门壳体15(图1A)内,通道22与一个控制压力通道17相连接。控制压力(Pc)典型地是在自动变速器中的一个离合器(未示出)的控制压力。径向入口通道M通过壳体通道23将滑柱孔 16与典型地由一个液压泵25提供的一个压力供应源连接。通道沈和22与径向通道M并置。径向通道沈经由壳体通道27而与控制压力相连接。径向通道沈典型地用作控制压力的一个入口。径向通道22典型地用作控制压力的一个出口。经由壳体通道四,径向出口通道观典型地被用于将一个液压排放出口或油底壳13与滑柱孔16相连接。在这些控制和排出压力通道22和28附近,孔16具有两个环形的扩大部分30和32。阀门套管14在其最末端具有一个轴向开口,在这个轴向开口中插入有装配到一个环形的扩大部分36中的一个帽件34。环形的扩大部分36与一个环形的扩大部分38相连接。环形的扩大部分36,38沿着帽件34形成一个下反馈室40。环形的扩大部分38与一个径向孔口 42径向地相交。孔口 42的面积与反馈室40的体积之比是足够小的,这样使得反馈室40为阀门滑柱60的移动提供一种阻尼功能。朝向滑柱孔16的上端,该阀门套管具有一个环形的扩大部分44。环形的扩大部分 44形成一个上反馈室。上反馈室46具有一个径向孔口 48。孔口 48典型地大于孔口 42。 径向孔口 48与一个纵向槽缝50是流体连接的,该纵向槽缝沿着阀门套管14的一个外径向表面延伸。纵向槽缝50沿着其外径向边缘52接触壳体15。纵向槽缝50将下反馈室40与上反馈室46流体地相连接。纵向槽缝50还通过一个径向孔口 M而与阀门滑柱孔16流体地相连接。阀门滑柱60可滑动地安装在阀门滑柱孔16之内。阀门滑柱60具有一个下台面 62、一个中间台面64以及一个上台面66。将台面62与64分离的是一个直径减小的部分或柄68。将台面66与64分离的是一个柄70,这个柄另外地暴露给径向孔口 M。在滑柱60 顶端处的是一个杆72。滑柱60还具有一系列的平衡用环形凹槽73。在所示构形中的滑柱 60具有一种用于从供应压力到控制压力的计量流出式构形、以及一种用于从控制压力到排放出口的计量流出式构形。阀门滑柱60从图1所示位置向下的移动导致邻近滑柱柄68的流体从该供应压力计量流出到该控制压力并且之后离开控制压力出口通道22。阀门套管 14的一个顶端部分伸展出来进入一个环形轭76中。环形轭76与一个径向侧孔78相交。 螺线管部分10具有一个包套或壳体80。壳体80具有一个中央顶端开孔82。壳体80被卷折(crimped)到该阀门套管的轭76上并且还具有一个侧开口 84以便允许在一个电连接器 86之内的一种连接。一个环形缠线管88被定位在壳体80之内。缠线管88支撑了一个线圈束90。在缠线管88内侧是一个通量管92。通量管92沿着其上部分具有一个在其外径向表面上的纵向环形凹槽94。在凹槽94上通过一种过盈配合支撑了一个对准管96。对准管96典型地是由一种非磁性材料(例如黄铜或者不锈钢)制成的。该对准管定位了一个过盈配合的极靴98。极靴98具有一个环形凹槽用来接受对准管96。极靴98具有一个中央多维孔100,该中央多维孔的最远端被一个帽件102封闭。帽件102用作一个偏置弹簧 104的护圈。偏置弹簧104将一个电枢120偏置到阀门杆72上。一个铁磁性通量垫圈106 被定位在通量管92之下。当一个壳体外围部分108被卷折向该阀门套管的轭76时,轭76 与通量垫圈106、通量管92、对准管96、极靴98、以及该壳体的顶盖部分112—起处于压缩状态。当线圈90被激励时,磁通回路包括极靴98、通量管92、以及通量垫圈106和壳体80。对准管96精确地将通量管92定位到极靴98上。一个电枢120可滑动地安装在5磁通管92之内。电枢120在外侧直径上镀有或者涂有厚度大致为50微米的一种硬的、低摩擦的、非磁性或者半磁性材料,例如镍磷合金或者铬。这种镀层或者涂层随后用于双重目的,即提供一个硬的、低摩擦的支承表面并且保持一个非磁性(或者半磁性)的“气隙”。该被镀的或者涂覆的电枢在外侧直径上直接在通量管92的内侧直径上滑动。在电枢120外侧直径与磁通管92内侧直径之间的间隙被最小化,以便因此使这些管部件的相对偏心度最小化。通过使该相对偏心度最小化,磁性滑动负荷也被最小化,这进而使得摩擦以及磁滞最小化。同时返回磁隙也被保持为一个非常小的距离(等于层厚度;大致50微米),这样使得螺线管的效率最大化。一个非磁性垫圈105防止了电枢120与极靴98的“锁定”。一个膜片130被定位在阀门套管14的轭76与螺线管部分10之间,以便防止被污染的油(典型地在自动变速器流体中存在)转移到螺旋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阀门,包括:一个螺线管;一个被所述螺线管移动的阀门滑柱;以及一个环绕所述阀门滑柱的阀门套管,该阀门套管具有一个供应压力入口、至少一个控制压力出口/入口以及一个排放出口,所述阀门套管为所述阀门滑柱提供了上反馈室以及下反馈室,这两个反馈室通过所述阀门套管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纵向槽缝而与控制压力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R·霍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