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964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由箱体(100)形成,箱体(100)具有前面和两端部边缘开放的框体(3)、分别堵塞框体(3)的两端部边缘的一对帽体(4、4)、堵塞框体(3)的开放的前面的透光板(6)。在框体(3)的两侧板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沿前面的开口部的对应的侧边缘延伸的支撑部(31、31)。透光板(6),两侧边缘支撑于各支撑部(31、31),并且两端部分支撑于各帽体(4、4)。在各帽体(4、4)的支撑透光板(6)的部分包括与框体(3)的各支撑部(31、31)相连的连通部,以绕由各支撑部和各连通部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方式设置有带状的弹性构件(7)。而且透光板(6)被夹入配置于框体(3)及各帽体(4、4)的至少1个固定构件与带状的弹性构件(7)之间以被保持。通过该构成,能够容易固定透光板(6)及容易地应对框体(3)的尺寸变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在相对配置的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设定有多个光轴,通过这些光轴的入光状态、遮光状态来检测物体。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将堵塞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前面的开口部的透光板紧贴固定于框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投光器和受光器是在长条状的箱体的内部容置有光学单元、 控制基板的结构,且该光学单元配设有多个光学元件。一般地,各箱体如下构成前面和两端面开放的框体的开放的两端面分别由帽体堵塞,开放的前面由透光板堵塞。另外,通过使箱体内的光学单元的投光面或受光面朝向开口的前面,而使由透光板堵塞的前面的开口部起到作为使光通过的窗部的作用。由于这种传感器可能配置在粉尘、液体飞舞的现场,因此两端的帽体经由橡胶密封件安装于框体。透光板也同样,固定成在与框体的开口边缘之间没有间隙。作为固定透光板的方法,具有通过双面粘接带使沿框体的前面的开口的端部边缘和透光板接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22段)。另外,有时也取代双面粘接带而使用具有粘接性的密封剂。另外,也有在开口部和透光板之间配置与开口部的形状相应的环状的橡胶件,并将透光板按压于橡胶件而固定的方法。虽然没有公开该固定方法本身,但在专利文献2中, 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容置于箱体内的光学单元的周缘安装环状的橡胶构件,将框体的具有窗部的前面按压并通过螺钉固定于光学单元,在框体的前面上覆盖透光板(参照专利文献 2的第0013 0016段、图1 3)。此外,考虑根据传感器的设置环境、利用目的而变更投光器和受光器的框体的长度的可能性,还提出有图14所示的方法。图14示意地表示了与密封框体的开口部有关的主要结构。在框体200的前面的开口部的两侧边缘与透光板201之间,分别夹装有带状的橡胶件202、202,在两端面的开口部分别配置有板状橡胶件203、203。透光板201被夹持固定在未图示的按压构件和带状的橡胶件202、202之间,板状橡胶件203被未图示的帽体按压固定于框体200的端面。此时, 板状橡胶件200的板面和带状橡胶件02的两端部边缘形成紧贴的状态,能够将框体200的开口部密封成水密状态。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751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2515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双面粘接带固定透光板的方法中,由于双面粘接带的耐药性差,因此若药品与双面粘接带发生作用,则有可能无法保持透光板的密封结构。另外,在使用密封剂的方法中,也有可能因密封剂的涂敷不均而在透光板和框体之间产生间隙。并且,若涂敷不完全, 则需要除去已涂敷的密封剂而重新涂敷,因此非常费事。在使用环状橡胶件的密封方法中,为了使用尺寸与框体的长度相对应的环状橡胶件,需要按照长度不同的多种框体制作不同尺寸的环状橡胶件。另外,在使用环状橡胶件时,需要沿开口部的两侧边缘和两端部边缘形成支撑橡胶件的机构(台阶部、槽部等),因此在制作长度不同的框体时,需要不同的模具。因此成本增加,也难以应对框体长度的变更。相对于此,根据图14所示的密封方法,能够将适当长度的带状橡胶件202切断成对应于框体的长度的尺寸来使用。另外由于不需要对框体200的宽度方向进行加工,因此能够模具成型一个面开放的适当长度的框材,从该框材切下需要长度而形成框体200,也能够容易地应对框体200的长度的变更。但是,该方法中,需要使带状橡胶件202的各端部边缘紧贴于板状橡胶件200的板面,增加了组装作业者的负担。另外,若2个带状橡胶件202、202的尺寸及各接合部位的接合强度存在偏差,则密封精度大幅下降。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透光板向框体的固定且也能够容易地应对框体的尺寸变更为课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由箱体形成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所述箱体具有前面和两端面开放的框体、分别用于堵塞该框体的开放的两端面的一对帽体、用于堵塞框体的开放的前面的透光板。本专利技术中,在框体的两侧板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沿前面的开口部的对应的侧边缘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撑部。透光板的两侧边缘分别支撑于框体的各支撑部,并且透光板的两端部分支撑于各帽体。另外,在各帽体的用于支撑透光板的部分包括与框体的各支撑部相连的连通部,以绕由框体的各支撑部和各帽体的连通部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方式配置有带状的弹性构件。透光板被夹在配置于框体和各帽体的至少1个固定构件与带状的弹性构件之间以被保持。根据上述的构成,将带状的弹性构件配置于由框体的两侧边缘的各支撑部和两端的各帽体的连通部形成的闭合环路,在该弹性构件和配置于框体和各帽体的至少1个固定构件之间夹入透光板而对其进行保持。这样,即使框体的长度变化,也能够通过配置绕所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长度的带状的弹性构件来应对。另外,即使在框体的宽度变化时,也能够同样地通过变更使用的弹性构件的长度而容易地应对。因此,不需要按照框体的尺寸准备单独的弹性构件,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而相对于框体的开口部固定透光板。在上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优选方式中,带状的弹性构件具有能够绕由框体的各支撑部和各帽体的连通部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长度,带状的弹性构件的两端部边缘在任一个帽体的连通部通过粘接剂相粘接。在通过粘接剂连接弹性构件时,虽然需要注意避免该接合部分过大而使透光板浮起或接合较弱而脱离,但根据上述方式,应注意的部位限定于一个部位,因此不会对作业者造成过度的负担。另外,箱体随着温度变化的伸缩程度在宽度方向上比在长度方向上小,因此在与箱体的宽度方向对应的部位使弹性构件的两端部边缘接合时,即使因框体的长方侧形状变化导致弹性构件被拉伸,也能够防止该拉伸力影响接合部。因此,能够通过带状的弹性构件更稳定地固定透光板。在基于其他优选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在框体的各支撑部上分别形成有槽,并且各帽体的连通部包括与框体的各支撑部的槽相连的一对槽和沿被支撑着的透光板的端部边缘形成的槽。另外,带状的弹性构件以绕由框体及各帽体上的各槽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方式嵌入在框体及各帽体上的各槽中。这样通过将带状的弹性构件嵌入槽内,能够更稳定地配置弹性构件。在基于其他优选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框体的前面形成开口且在两侧边缘留有带状的挡板,在各挡板和隔着弹性构件被支撑部支撑的透光板之间插入有棒状的按压构件。另外,在各帽体的支撑透光板的部分上覆盖着在一端部边缘设有一对爪部的帽盖。在棒状的按压构件和框体的两端面之间分别设有间隙,各帽盖在爪部插入各间隙的状态下被帽体支撑。根据上述的方式,透光板的容置于框体的范围,通过利用来自插入透光板和挡板之间的按压构件的按压力按压于弹性构件而被固定。另外,透光板的被帽体支撑的部分,借助由帽盖支撑产生的按压力被按压于配置在帽体上的弹性构件而被固定。另外,通过将帽盖的爪部分别插入在框体的槽部的两端部产生的间隙而将帽盖支撑于帽体,能够在使帽盖紧贴于帽体及框体的状态下按压透光板,从而能够充分且简单地密封框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带状的弹性构件,能够容易地将透光板固定于框体的开口部。另外,即使在存在尺寸不同的多种框体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按照每个框体制作特殊的弹性构件,而能够削减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投光器和受光器的箱体的结构的立体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分别由箱体形成,所述箱体具有前面和两端面开放的框体、分别用于堵塞该框体的开放的两端面的一对帽体、用于堵塞所述框体的开放的前面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两侧板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沿前面的开口部的对应的侧边缘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撑部,所述透光板的两侧边缘分别支撑于所述框体的各支撑部,并且所述透光板的两端部分支撑于各帽体,在各帽体的用于支撑透光板的部分包括与所述框体的各支撑部相连的连通部,以绕由框体的各支撑部和各帽体的连通部形成的闭合环路一周的方式配置有带状的弹性构件,所述透光板夹在配置于所述框体和帽体的至少1个固定构件与所述带状的弹性构件之间以被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川觉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