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耦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及其脱硫与脱硝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29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床固体燃料燃烧系统,它将循环床中的煤燃烧分为隔绝空气干馏和半焦燃烧两个步骤,以解决脱硫和脱硝的矛盾。原煤供入干馏区,脱硫剂加入半焦燃烧区,用分离器返回的含有一定脱硫剂的高温灰来加热原煤。原煤干馏过程中释放的含硫气体被脱硫剂捕捉,干馏产生的半焦进入燃烧区下部脱硫区,半焦燃烧生成的NOx与干馏产生的还原气体在燃烧区上部反应而脱硝。该系统设备简单,脱硫脱硝更加有效,造价较低,易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流化床固体燃料燃烧和设备技术,特别是关于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CFBC)中氧化脱硫与还原脱硝的方法。循环流化床燃烧被认为是实现洁净燃煤的最佳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生物质及废弃物的燃烧,由于循环床可以实现低温燃烧,并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和混合性能,所以在脱硫脱硝和燃烧效率方面都颇具优势,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发展前景广阔,然而目前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脱硫和脱硝同时同地进行,然而,很多条件对这两过程的影响是相反的,因而无法分别使两过程达到最佳,只能两者适当兼顾,严重影响脱硫和脱硝效果。2.煤和脱硫剂都供到床内氧气浓度和温度最高的区域,迅速升温,干馏和燃烧同时进行,抑制了对脱硝有利的还原物质的生成,增加了氮氧化物的排放。3.尽管低温燃烧降低了NO和SO2的排放,但却增加了N2O的排放。为同时降低NOx和SO2的排放,很多学者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工作,比如分级燃烧,即氧气并不一次供入床内,而是在床高某一位置设置二次风入口,甚至三次风入口,这样可以在循环床下部造成缺氧状况,有利于降低NOx排放,然而,这种设计对脱硫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是所谓的内循环流化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耦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1)该系统是由燃烧室(区)、干馏室(区)及气体/固体分离装置三部分组成,燃烧室的上部为稀相段脱硝区,下部为密相段脱硫区,干馏区产生的干馏气体被引入燃烧室上部,而产生的半焦则进入燃烧室下部; (2)分别将煤供入干馏室和将脱硫剂(CaO)供入燃烧室底部,使煤的干馏和半焦燃烧解耦,使煤干馏过程形成的还原气体NH↓[3]与半焦燃烧形成的氮氧化物NO↓[X]反应被还原成N↓[2]而脱硝,并使半焦在氧化气氛下燃烧形成的SO↓[2]与高浓度脱硫剂CaO于适当温度下进行反应形成CaSO↓[4]而脱硫; (3)供入干馏区的新鲜煤与来自气/固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海郭慕孙白蕴茹宋文立朱庆山姚建中杨励丹万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