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788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个膜元件(14)与使来自各膜元件(14)的透过液汇集的集水管(16)连通,集水管(16)的管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阶梯式变高的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装置,并涉及药液清洗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这种膜分离装置具有如图6所示的膜组件1。膜组件1的多张平板状膜元件 2平行且沿着铅垂方向配置,在各平板状膜元件2彼此之间形成流道,通过细管(tube)等导水管3将各平板状膜元件2膜元件与集水管4连接,来自各平板状膜元件2的透过液汇集至集水管4中。在各平板状膜元件2的过滤板的两表面配置过滤膜,形成在过滤板和过滤膜之间的透过液流道经由导水管3与集水管4连通。作为清洗这样的膜分离装置的技术,例如存在记载在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 (7-256062)中的技术。通过浸渍在槽内的膜分离装对存积在处理槽中的原水进行过滤,透过膜的水经由吸引管抽出至槽外。在清洗该膜分离装置时,将经由吸引管而加压注入的清洗药液填充至膜分离装置的内部流道,并将向分离膜的膜中浸透的清洗药液从分离膜的内侧渗透至外侧表面附近的状态,维持适当的时间。另外,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2005-103406)记载的是利用药液清洗浸渍在处理槽内的膜分离装置的药液清洗装置,在将透过膜的水向处理槽的外部抽出的吸引管道上连接药液注入管道,设置从药液注入管道分支而返回药液存积槽的循环管路径,并在药液存积槽上设置将从循环管路径返回药液存积槽的药液所包含的气体输送出的送出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进行药液清洗时,在从作为膜分离装置的次级侧即膜组件1的透过液侧的集水管4向各平板状膜元件2注入清洗药液时,有时残留在膜组件1的各平板状膜元件 2的内部中的透过液中的成分与清洗药液的成分反应生成气体。例如,在通过膜对沼气发酵槽的消化污泥进行分离而得到的透过液中含有碳酸离子,在清洗药液中使用有机酸等酸时,产生二氧化碳。该气体滞留在成为清洗药液的供给路径的集水管4和导水管3等透过液侧,另外,产生的气体在与清洗药液的流动的方向相反时,阻碍清洗药液的流动,从而妨碍供给药液。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迅速地使膜分离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从清洗药液的供给路径向外部排出的膜分离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膜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膜元件与使来自各膜元件的透过液汇集的集水装置连通,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者至少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以阶梯式变高的流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膜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于供给清洗药液的药液供给配管与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低部位连通,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配管与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高部位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膜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膜元件与用于使来自各膜元件的透过液汇集的下方集水装置连通,多个下方集水装置与上方集水装置连通,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以阶梯式变高的流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膜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于供给清洗药液的药液供给配管与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低部位连通,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配管与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高部位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膜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膜元件与使来自各膜元件的透过液汇集的下方集水装置连通,多个下方集水装置与上方集水装置连通,下方集水装置以及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以阶梯式变高的流道,各下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低部位经由连接部与上方集水装置连通,用于供给清洗药液的药液供给配管与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低部位连通,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配管与上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高部位以及各下方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的最高部位连通。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以上的本专利技术,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 或者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阶梯式变高的流道,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配管与集水装置的最高部位连通,从而,在药液清洗时,膜分离装置的系统内产生的气体从集水装置的低处向高处流动,经由排气配管快速地向系统外排出。因此,在经由药液供给配管将清洗药液向集水装置供给时,清洗药液的流动能够不被在系统内产生的气体阻碍地顺利地将清洗药液向各平板状膜元件的内部供给。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膜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图1中,膜分离装置11具有浸渍在槽体12中的膜组件13,膜分离装置11例如在活性污泥处理中使用,或在沼气发酵处理中使用,但是对其用途并不进行限定。膜组件13的多张平板状膜元件14平行且配置在铅垂方向上,在各平板状膜元件 14彼此之间形成流道,通过细管等导水管15将各平板状膜元件14膜元件与成为集水装置的集水管16连接,来自各平板状膜元件14的透过液汇集在集水管中。各平板状膜元件14也能够直接与集水管16连接。在各平板状膜元件2的过滤板的两表面配置过滤膜,形成在过滤板和过滤膜之间的透过液流道通过导水管15与集水管16连通。集水管16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坡度向上地倾斜配置,作为内部流道的管道成为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坡度向上的流道,至少管道的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在集水管16的作为最高部位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吸引配管17,吸引配管17的下游侧与透过液存积槽18连通,在吸引配管17的两端之间安装吸引泵19。在集水管16的作为最低部位的一端侧连通有用于供给清洗药液的药液供给配管20。药液供给配管20的上游侧与药液存积槽21连通,在药液供给配管20的途中安装阀22。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配管23,在安装在吸引配管17的途中的阀M的上游侧、即接近膜组件13的一侧,与吸引配管17连接,并经过吸引配管17的一部分与集水管16的作为最高部位的另一端侧连通,在排气配管23的途中之间安装阀25。排气配管23也能够与集水管16直接连接。在膜组件13的下方位置设置与鼓风机沈连接的空气扩散装置27。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在进行过滤运转时,驱动鼓风机沈并由空气扩散装置27扩散空气,通过借助气升 (air lift)作用而产生的向上的液流,以上升流将槽体12的被处理液供给至平板状膜元件14彼此之间的流道。而且,在关闭阀22、25且打开阀M的状态下,驱动吸引泵19,对膜组件13提供作为驱动压力的吸引压,通过膜对积存在槽体12的内部的被处理液进行分离。 透过膜组件13的各平板状膜元件14的过滤膜的透过液经由导水管15流入集水管16,并从集水管16经由吸引配管17向透过液存积槽18排出。在进行药液清洗时,打开阀22、25并关闭阀24,并且使吸引泵19以及鼓风机沈停止。在该状态下,使清洗药液从药液存积槽21经由药液供给配管20供给至集水管16。清洗药液从集水管16的作为最低部位的一端侧向作为最高部位的另一端侧流动,并经由各个导水管15流入各平板状膜元件14的透过液流道。此时,集水管16的管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由于排气配管23与集水管16的作为最高部位的另一端侧连通,所以在进行药液清洗时,在膜分离装置11的系统内即在集水管16的管道内和平板状膜元件14的透过液流道内产生的气体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膜元件与用于使来自各膜元件的透过液汇集的集水装置相连通,集水装置的内部流道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坡度向上的流道,或者至少在上部区域成为以阶梯式变高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原慎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