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石油磺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78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三次采油中生产石油磺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是将硅胶进行稀盐酸浸泡、水洗、抽滤、烘干、活化、冷却等处理后装入玻璃层析柱,然后将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采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可对生产出的石油磺酸钠的质量进行控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用于三次采油行业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三次采油的石油磺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在三次采油行业中可供选择的表面活性剂很多,但目前国内外仍然认为石油磺酸钠(SPS)是最有前途的一种,为此,要求石油磺酸钠(SPS)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规范化)和适用于不同的油田(产品系列化)。石油磺酸钠一般是采用不同的润滑剂馏分作原料,经磺化、中和及提取分离制得的一种石油产品,由于原油的组成复杂,不仅不同油田的原油组成有差异,即使同一油田不同区块的原油也有差异,甚至不同时期生产的原油在组成上也会有某种差异,这是造成石油磺酸钠(SPS)产品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三次采油行业中使用石油磺酸钠(SPS)的最大障碍。至今国内外表征石油磺酸钠(SPS)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平均分子量,有效物含量,含油量及无机盐含量,均属分析化学的指标,而且平均分子量是数均分子量有加和性,无法反映石油磺酸钠的表面化学性质,如果要将石油磺酸钠用于三次采油的行业中,必须寻求新的控制石油磺酸钠的质量标准和途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次采油行业中,其主要是先将硅胶进行处理后装入玻璃层析柱中,然后将石油磺酸钠(SPS)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在三次采油行业中,使用石油磺酸钠(SPS)是基于它的表面活性,对于特定的油——水体系它能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达到驱油的目的,石油磺酸钠这一特点以及呈现良好的相行为是因为它具有不同极性的多组份,并通过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呈现的综合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首先将硅胶采用稀盐酸浸泡,用蒸馏水洗、抽滤、烘干、活化、冷却后装入玻璃层析柱,然后将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其中硅胶柱高25-65厘米,硅胶为100-200目,硅胶重40-60克,在淋洗中,通过分离,将样品分为4-6个组份,每段组份占样品量的10-30%,总重量为2-4克,淋洗液按极性递增的顺序进行。在淋洗过程中,淋洗液为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酮、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每段组分全部被洗脱后,洗脱液的折光率应与该段淋洗液的折光率完全相同,其各组份的差值应控制在5%以内。实施例首先将硅胶500克、100-200目,加入1500毫升0.2%稀盐酸浸泡24小时,倾去稀盐酸,用蒸馏水先洗至无氯离子,抽滤于105℃烘干后,140℃下活化5小时,冷却装入玻璃层析柱中,然后再将5克的脱油、脱盐的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分成4组份,用淋洗液进行淋洗,A组份淋洗液为二氯甲烷、环己烷,8组份淋洗液为二氯甲烷、丙酮,C组份淋洗液为丙酮,D组份淋洗液为95%的乙醇,其结果四组份的产物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18.90%、29.23%、28.50%、23.10%。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硅胶,采用稀盐酸浸泡,用蒸馏水洗、抽滤、烘干、活化、冷却后装入玻璃层析柱,然后将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其中硅胶柱高25-65厘米,硅胶为100-200目,硅胶重40-60克,在淋洗中,通过分离,将样品分为4-6个组份,每段组份占样品量的10-30%,总重量为2-4克,淋洗液按极性递增的顺序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淋洗液为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酮、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全文摘要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三次采油中,该方法首先是将硅胶进行稀盐酸浸泡、水洗、抽滤、烘干、活化、冷却等处理后装入玻璃层析柱,然后将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采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可对生产出的石油磺酸钠的质量进行控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用于三次采油行业中。文档编号B01F17/02GK1212901SQ9711880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之平, 曾红霞, 林小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石油磺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硅胶,采用稀盐酸浸泡,用蒸馏水洗、抽滤、烘干、活化、冷却后装入玻璃层析柱,然后将石油磺酸钠装入柱中用淋洗液进行淋洗,其中硅胶柱高25-65厘米,硅胶为100-200目,硅胶重40-60克,在淋洗中,通过分离,将样品分为4-6个组份,每段组份占样品量的10-30%,总重量为2-4克,淋洗液按极性递增的顺序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之平曾红霞林小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