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用容器和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674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冷循环用容器(R),在将制冷剂导管与容器主体接合时,为了实现减少作业工夫和缩短作业时间,并有利于成本降低,该制冷循环用容器(R)是通过金属惰性气体硬钎焊(Y)将制冷剂导管(P)与容器主体(10)接合而成的。一种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利用制冷剂导管(P)将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以及所述制冷循环用容器(R)连通来构成制冷循环,由此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罐、制冷剂罐、油分离器等制冷循环用容器和包括制冷循环构成设备及制冷循环用容器来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钎焊是一种利用毛细管现象使熔化的焊料流入经加热后的成对的接头部件的间隙(0.05 0. Imm)的接合方法。其结果是,在接头金属与焊料之间通过扩散反应形成较薄的合金层,由此使得接头部件彼此接合。为了进行更完全的钎焊,不仅需要防止在金属表面上产生氧化膜等杂质,还需要隔断金属表面与大气的接触,改善焊料的流动。因此,需要在接头金属上涂布焊剂而使金属表面活性化(湿润),并需要设定用于改善焊料流动的最适温度。不过,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设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储存的储罐(制冷循环用容器)以及将上述压缩机与储罐连接并引导制冷剂的吸入配管的压缩机的配管连接结构中,通过钎焊或焊接来将上述构成部件彼此连接(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 2004-360476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360476号公报的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钎焊与焊接相比,很难进行机械化,因而很大程度依赖于操作者的手工作业和熟练度。因此,在钎焊部位较多的制冷循环用容器中,非常费力,由此对工时数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在例如汽车相关设备及办公设备相关部件中,使用碳素钢板、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为了将这些钢板彼此接合,多数情况下采用MIG(金属惰性气体)硬钎焊法。这种MIG硬钎焊法是一种对母材及线材进行加热,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中使线材的主要成分铜熔融,使其流入母材之间的间隙来进行硬钎焊(钎焊)的方法。根据这种焊接方法,便具有溅射发生少、外观上优异的特点。S卩,由于母材几乎没有熔融,而能进行母材的材质变化及热变形较少的接合,因此,想到用MIG硬钎焊法代替传统的银钎焊加工来应用到构成制冷循环用容器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之间的接合。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用容器,该制冷循环用容器在将制冷剂导管与容器主体接合时,通过采用钎焊之外的最优方法来减少作业工夫和缩短作业时间,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括上述制冷循环用容器来构成制冷循环,由此能提高可靠性的制冷循环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用容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如下所述构成。通过MIG (金属惰性气体)硬钎焊来将制冷剂导管与容器主体接合。此外,制冷循环装置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以及上述记载的制冷循环用容器通过制冷剂导管连通来构成制冷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用容器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上述制冷循环用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上部盖板(日文鏡板)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剖视图。图3A是表示上述上部盖板的加工工序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上述上部盖板的加工工序的说明图。图3C是表示上述上部盖板的加工工序的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用容器的主视图。图5A是表示构成上述制冷循环用容器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上述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用容器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上述制冷循环用容器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用容器的主视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剖视图。图8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俯视图。图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与制冷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是例如作为空调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结构图。图中,符号1是压缩机,其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向制冷剂导管P排出。压缩机1经由该制冷剂导管P与冷凝器2连通,从而将引导来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制冷剂。上述冷凝器2经由制冷剂导管P与作为膨胀装置的膨胀阀3连通,以使引导来的液体制冷剂绝热膨胀。而且,膨胀阀3经由制冷剂导管P与蒸发器4连通,从而使制冷剂蒸发,并从热交换空气中夺取此时的蒸发潜热而变成冷气。即,起到了冷冻(制冷)作用。上述蒸发器4经由制冷剂导管P与储罐5连通,从而将引导来的蒸发制冷剂气液分离。只有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导管P被吸入压缩机1,再次重复上述制冷循环。通过设置储罐5,压缩机1就不会吸入液体制冷剂,由此能防止液压缩。另外,上述制冷循环中还使用未图示的油分离器及液体箱(liquid tank)等,它们与上述储罐5 —起合称为“制冷循环用容器R”。以下,对制冷循环用容器R与制冷剂导管 P的接合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用容器Ra的主视图。该制冷循环用容器Ra包括容器主体10,该容器主体10在内部具有分离板IOa ; 第一制冷剂导管Pl,该第一制冷剂导管Pl与容器主体10上端部接合;第二制冷剂导管P2, 该第二制冷剂导管P2的一端与容器主体10的底面部接合,另一端在容器主体10内部立起形成;以及第三制冷剂导管P3,该第三制冷剂导管P3的一端经由容器主体10的底面部与第二制冷剂导管P2接合,另一端在容器主体10的外部弯曲成大致U字状。在制冷循环结构上,第一制冷剂导管Pl与上述蒸发器4连接,在此,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导管Pl而被引导至容器主体10内。在与第一制冷剂导管Pl的开口端相对的容器主体10内部设有分离板10a,使蒸发制冷剂流过,由此将其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积存在容器主体10内的底部,气体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导管P2的开口端被吸入并被引导至第三制冷剂导管P3,然后被吸入压缩机1进行压缩。积存在容器主体10内的底部的液体制冷剂随时间流逝或受外部空气的温度影响而蒸发,由此成为气体制冷剂而从第二制冷剂导管P2的开口端被吸入。再对制冷循环用容器Ra的结构进行说明,上述容器主体10包括圆筒状的镜筒 11,该镜筒11的上下端部开口,并在上端嵌入有分离板IOa ;上部盖板12,该上部盖板12被焊接成封闭上述镜筒11的上端开口部;以及下部盖板13,该下部盖板13被焊接成封闭上述镜筒11的下端开口部。此外,在下部盖板13的周面上通过焊接加工隔着规定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支承脚 14。这种容器主体10的构成部件全部采用铁制品,包括支承脚14在内的整个周面进行了^^ ο第一制冷剂导管Pl使用钢管。第一制冷剂导管Pl与构成容器主体10的上部盖板12的接合结构如图2所示。在上部盖板12的中心部设有安装用孔H,第一制冷剂导管Pl的下端部被插入其中,被临时保持。此外,在此状态下,对第一制冷剂导管Pl的周面与安装用孔H的周部进行 MIG硬钎焊Y的加工。由于在MIG硬钎焊Y中使用的焊料以铜为主要成分,而使焊料自身成为电极,因此,也被称为“电极消耗式弧焊”。即,“电极消耗式弧焊”是利用弧热进行钎焊的方法,其具有因局部加热而出现的歪曲或气孔较少且加工速度快的特点。加工成制冷循环用容器Ra的加工顺序是在将上部盖板12与镜筒11接合之前上部盖板12处于单独状态时,利用MIG硬钎焊Y将第一制冷剂导管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以及制冷剂导管,该制冷剂导管通过金属惰性气体硬钎焊来接合至所述容器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谷哲巳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