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钢的高强度化在发展,但其另一方面,出现切削性降低的问题。因此,对在保持强度的同时不降低切削效率的钢的需求高涨。以往,为了提高钢的被切削性,有添加1 或S作为成分的方法,但1 在环境负荷上存在问题,S有如果增大添加量则使机械特性劣化的问题。此外,根据需要也应用所谓的Belag,即通过添加Ca,使钢中氧化物软质化,在切削中使其附着在工具表面上来保护工具。可是Belag的应用对切削条件和成分的限制多, 一般不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中,公开了新的成分组成的快削钢及切削方法。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机械结构用钢,其通过将机械结构用钢的成分规定在规定范围内,在宽范围的切削速度区域具有良好的被切削性,且一并具有高的冲击特性和高的屈服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断续切削中的工具寿命优异的机械结构用钢的切削方法,其通过在规定的工具与机械结构用钢的接触时间及非接触时间,以50m/分钟以上的切削速度对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的机械结构用钢进行切削,在工具表面上生成以氧化物为主体的保护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3788号公报专利文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结构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1~1.2%、Si:0.005~3.0%、Mn:0.05~3.0%、P:0.0001~0.2%、S:0.0001~0.35%、Al:0.05~1.0%、N:0.0005~0.035%,且满足[Al%]-(27/14)×[N%]≥0.05%,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用下述切削工具切削所述钢,在该切削工具的表面形成Al2O3被膜,所述切削工具的与被切削材料接触的表面被覆有1300℃时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大于Al2O3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的金属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