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Sony公司使用片层石墨代替安全性极差的金属Li,制备成功第一种可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比能量,无污染,应用范围广得到了飞速发展,已从移动通讯电源、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扩大到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领域。目前,Li4Ti5O12作为嵌锂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具有高锂离子扩散速率,零体积变化率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为175mAh/g,实际循环容量为150 160mAh/g。反应有着十分平坦的充一放电平台,平均电压平台为1. 5V左右, 超过反应全过程的90%。由于是零应变电极材料,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过程中,其晶型不发生明显改变,只有很小的收缩和膨胀,晶体结构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非常稳定,因此其电化学循环性能非常好。相对于石墨等碳负极,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以大大改善。然而,Li4Ti5O12M料的电化学容量较小,仅为nSmAhg—1,其电化学容量和能量密度均远远小于传统的碳材料,电化学脱嵌锂平台均在1. 5V左右,并且在电化学反应中会大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⑴ 称取原材料:按质量比VB副族元素氧化物:碳材料:碳的前驱体=2—8:1—2:1—2称取VB副族元素氧化物、碳材料和碳的前驱体;⑵ 制备混合物浆料:在球磨罐中,按照溶剂/原材料的总和=2-20ml/g的比例,将步骤⑴中称取的VB副族元素氧化物、碳材料和碳的前驱体溶于溶剂中,进行共同的液相搅拌球磨1-100小时,形成混合物浆料;⑶ 制备负极材料前驱体:将步骤⑵中混合物浆料置入干燥箱中进行70-120℃、2-10小时加热抽离溶剂,得到负极材料前驱体;⑷ 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步骤⑶中制备的负极材料前驱体置于惰性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威,刘兴江,彭庆文,孙文彬,任丽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