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控制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36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活塞控制换向阀的控制油口直接设置在两端盖上,用液体或气体推动活塞,带动阀芯换向。直动式的结构,加工简单,维修拆卸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产品
,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带有活塞控制的液压换向阀。
技术介绍
液压换向阀是液压阀中较普遍的一种方向换向阀,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 机床和工业领域等。它主要通过控制阀芯的移动,从而获得所需的机能位置,即各油口之间的通断情况。控制阀芯移动有多种方式,有电磁控制、手动控制、液动控制等。传统的液控换向阀结构见附附图说明图1。由于传统液控阀阀体内部流道较多,底面流到孔也多,结构比较复杂,加工要求较高;另外传统液控阀的控制油的是从底部连接面输入,经流道孔作用于阀芯端面,从而推动阀芯换向的,由于阀芯阀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故换向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较大,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活塞控制换向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所述前盖与阀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端面螺盖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两端的主孔内,主孔两端内侧设有内螺纹,端面螺盖端部设有外螺纹。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该产品是在传统的液控换向阀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除了具有传统液控阀的特点,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批产加工;换向冲击小;零件通用性广;液控力小;可远程遥控;使用场合更为广泛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液控换向阀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前盖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盖;2-密封圈;3-活塞;4-销轴;5-弹簧;6_多级密封圈;7_螺钉; 8-垫圈;9-卡簧;10-端面螺盖;11-密封圈;12-弹簧;13-挡圈;14-阀芯;15-阀体;16-底面密封圈;21-排气槽;22-密封倒角;23-导向面;24-退刀槽;25-安装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看图2和图3,一种活塞控制换向阀,主要通过外部控制口 Xl或X2的油(气) 压来推动阀芯移动,从而获得各油(气)路的通断,从而实现所需的机能。阀体15与阀芯 14的有效间隙保证了阀芯14运动的可靠性。在阀芯14两端分别设置挡圈13和弹簧12, 端面螺盖10与阀体15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多级密封圈6密封旁边设置垫圈限位,销轴穿过端面螺塞10的通孔与两端滑阀槽对应。控制机构由一前盖1、密封圈2、活塞3构成。在阀体15上制出一主孔与阀芯14配合,沿主孔依次制出沉割槽与各铸造流道沟通,形成各流道孔。在阀体15两端制出连接螺纹与端面螺盖10配合,通过密封圈11来保证连接可靠无泄漏。端面螺盖10密封槽设置一台肩放置垫圈8,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在端面螺盖10中间制出一通孔,该通孔是与销轴配合的,为销轴的移动起到导向及支撑作用。在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垫圈8和挡圈1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此时阀芯14处在初始位置。 在阀体1底面制出密封槽,通过底面密封圈16的配合可以保证阀在连接过程中无泄漏及外部灰尘的进入。分别在阀芯14两侧的端面上制出两个盲孔,此盲孔与销轴4大头端配合并通过卡簧9将其限位,销轴4的小径依次穿过挡圈8、多级密封圈6、端面螺盖10,并与活塞3的端面槽对应,当液压油(气体)推动活塞3移动时,活塞3端面槽底推动销轴4产生轴向移动, 从而带动阀芯14换向。活塞3为一圆柱台结构零件,沿活塞3外圆径向制出一密封槽,用于放置密封圈2, 此圈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控制油(空气)的流入。在外圆导向面上制出多条平衡槽,这不仅便于藏污纳垢还能使得阀芯运动稳定。端部的台肩是用于放置弹簧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3被推至前盖退刀槽面。在活塞台肩端处制出的沉孔,该沉孔端面螺盖相对应。在前盖1上制出一阶梯通孔,主孔为对外连接口,在主孔上制出螺纹,螺纹右端处制出一平刮,即为管接头连接时的安装面25,在螺纹左端依次制出退刀槽24、导向面23、密封倒角22。退刀槽M的设置可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导向面23与活塞3间的足够间隙可以保证活塞运动的可靠性;密封倒角22可以保护密封圈2在安装过程中不被损坏,保证了阀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由于活塞3在移动过程中与端面螺盖10之间的空间变小,内部空气需排出,故排气槽21的设置可有效解决因排气困难而造成活塞不动作。在前盖大头端制出4个安装螺孔,通过螺钉7的连接,有效的将前盖与阀体的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作说明,当液压油从进油口 P进入时,阀芯在两端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阀芯保持在中间位置。当外部控制油(气)从Xi进入时,控制油(气)推动滑阀克服弹簧力右移,直至碰到销轴端面后推动销轴带动阀芯右移,从而获得左工作位置。当外部控制油 (气)从X2进入时,控制油(气)推动滑阀克服弹簧力左移,直至碰到销轴端面后推动销轴带动阀芯左移,从而获得右工作位置。本实施例中,活塞控制换向阀的控制油口直接设置在两端盖上,用液体或气体推动活塞,带动阀芯换向。直动式的结构,加工简单,维修拆卸方便。活塞处设置的密封圈可以确保控制油(气)在较小的油(气)压下就能实现阀芯的移动;活塞及阀芯处设置的弹簧有效减少了阀在换向过程中的冲击和震动,增加了阀的使用寿命;组成该阀的零件通用性较广,与易于模块化设计;同时此阀不仅能用于液压控制还能满足气动控制,使其应用场合更为广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其特征在于,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与阀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控制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螺盖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两端的主孔内,主孔两端内侧设有内螺纹,端面螺盖端部设有外螺纹。专利摘要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活塞控制换向阀的控制油口直接设置在两端盖上,用液体或气体推动活塞,带动阀芯换向。直动式的结构,加工简单,维修拆卸方便。文档编号F15B13/02GK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塞控制换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主孔中,其特征在于,阀芯两端设有两个与阀芯端面接触的销轴,阀芯两端设有复位弹簧,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螺盖,所述销轴穿过端面螺盖,阀体的两端连接有前盖,前盖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销轴与活塞接触,前盖外侧设置有控制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才富张妮朱剑根沈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