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2642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然纤维和树脂分别粉碎成纤维颗粒和树脂颗粒;2)将纤维颗粒先进行水热处理,再烘干;3)将步骤2)所得的处理后纤维颗粒与步骤1)所得的树脂颗粒按照10~90∶90~10的重量比混合,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阻燃剂进行混炼和造粒;4)将步骤3)所得的粒子于150~210℃进行成型,得界面增容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佳,加工过程环保,真正实现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表界面增容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界面的水热增容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轻基,表现为亲水性;而树脂表面是非极性的, 表现为憎水性,树脂基体与天然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差,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氢键的作用也导致木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增强,从而影响木纤维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因此,如何改善疏水性树脂基体与亲水性天然木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是制备性能优良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关键。增容方式可分为物理增容和化学增容。专利CN1934183A公开了美国纳幕尔杜邦公司采用化学增容的纤维素和聚合物组分复合材料组合物,由于加入马来酸酐偶联剂,提高了天然纤维与树脂的相容性,该方法采用化工原料,价格昂贵,加工过程易产生污染。专利CN1016^K)22A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界面增容,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较佳,但增容剂价格较高,不适于规模化生产应用。专利 CN 1876724A公开了一种农业秸秆与塑料复合的工艺,该工艺采用丙烯酸-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进行增容,同样存在价格高的问题。专利CN101358037A公开了一种木素纤维材料与塑料复合的方法,其增容方式为混合物质量5-20%的增容剂。专利CN1594409A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烃塑料板材制备方法,其增容剂用量为3 20%。专利 CN201189739Y和CN1012^700A公开了一种麻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改性塑料粒子、麻纤维、界面增容剂混合压延而成。专利CN1827701A公开了一种木塑材质的生物质填料制作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数为2 6%的增容剂。专利CN 101173079A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等物质。专利CN 101608027A公开了一种由植物纤维或粉末、高分子聚合物和增容增塑剂等原料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增容增塑剂为马来酸酐等物质。专利CN 101955638A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增容剂为马来酸酐等。以上方法均为添加化学增容剂对复合材料不同组分进行增容,试剂消耗量大,加工过程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清洁、工艺简洁、生产效率高的以天然纤维和树脂为原料的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佳,加工过程环保,真正实现零排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天然纤维预处理将天然纤维粉碎成长度0. 5 2mm的纤维颗粒,将树脂粉碎成粒度0. 5 2mm的树脂颗粒;2)、天然纤维水热处理将纤维颗粒放入水热处理反应釜中,并添加作为反应介质的水,然后加热至 100 160°C保温5 60min ;所述纤维颗粒的干重(即干基纤维的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 1 3 10 ;保温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和固液分离,分离所得的固体烘干至恒重;得处理后纤维颗粒;3)、混炼复合将步骤2、所得的处理后纤维颗粒与步骤1)所得的树脂颗粒按照10 90 90 10 (优选60 90 10 40)的重量比混合,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占原料总重3 10%的阻燃剂后,进行混炼和造粒;得粒子;4)、成型将步骤幻所得的粒子于150 210°C进行成型,得界面增容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改进阻燃剂为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无机阻燃剂为尾矿砂或石粉、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膨胀性石墨等;卤系阻燃剂为氯化石蜡、氯化铵、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等;磷系阻燃剂为聚磷酸胺、磷酸酯、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 2)中先按照20 40°C /min的速率进行升温,然后于100 160°C保温5 6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的冷却速率为15 30°C/min;固液分离所得的废液经过滤及净化处理可作为步骤2)的反应介质重新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 4)的成型方式为注塑、挤出或热模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通过高速混炼机混炼复合并进行造粒。在本专利技术中,天然纤维是指毛竹纤维、木纤维、秸秆纤维、大麻纤维、油棕榈纤维等;树脂是指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乳酸树脂、聚碳酸酯、尼龙等。在本专利技术中,室温是指20士5°C。本专利技术的,在不使用增容剂的前提下,利用对天然纤维的水热处理来实现水热增容。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在大量实验的前提下确定了特定的天然纤维水热处理的升温速率、热保温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冷却速率,从而能真正实现水热增容。本专利技术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增容方法,充分利用了农林生物质中的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环保清洁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避免由于竹原料体型差异所导致的工艺不稳定性,提高了天然纤维和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因此,最终能提高产品性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增容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天然纤维增容方式快速高效,制备过程无污染。(2)采用水作为反应介质,天然纤维表面处理均勻,使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质量更加稳定可靠。(3)制备工艺简单,工序明确;设备使用维护方便、成本较低,适宜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天然纤维预处理将毛竹纤维粉碎成长度0. 5mm的纤维颗粒,将聚氯乙烯树脂粉碎成粒度0. 5mm的树脂颗粒;2)、天然纤维水热处理将上述纤维颗粒放入水热处理反应釜中,并添加作为反应介质的水,按照20°C / min的速率升温至120°C,然后于120°C保温15min。纤维颗粒的干重(即干基纤维的重量) 与水的重量比为1 5。保温结束后,先利用冷水机依照30°C /min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然后采用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所得的固体烘干(于75°C)至恒重,得处理后纤维颗粒。分离所得的废液经过滤(120目以上的筛)及净化处理(沉淀、澄清)后可作为步骤2)的反应介质重新利用。3)、混炼复合将步骤幻所得的处理后纤维颗粒与步骤1)所得的树脂颗粒按照90 10的重量比混合,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占原料总重3 %的粒度为40目的铝土矿浮选尾矿砂,通过高速混炼机混炼复合并进行造粒;得粒径大小为1. 5mm的粒子;4)、成型将步骤幻所得的粒子在180°C预热5min,然后铺装板坯;接着在175°C的温度、 SMPa的压力下热模压成型7min,得界面增容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上述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作为室外复合地板,物理力学性能优异,可以替代进口板材,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按照实木复合地板国家标准(GB/T 18103-2000)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等指标符合产品要求。表1、本专利技术的性能测试结果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天然纤维预处理将天然纤维粉碎成长度0. 5 2mm的纤维颗粒,将树脂粉碎成粒度0. 5 2mm的树脂颗粒;2)、天然纤维水热处理将所述纤维颗粒放入水热处理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与步骤1)所得的树脂颗粒按照10~90∶90~10的重量比混合,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占原料总重3~10%的阻燃剂后,进行混炼和造粒;得粒子;4)、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粒子于150~210℃进行成型,得界面增容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添加作为反应介质的水,然后加热至100~160℃保温5~60min;所述纤维颗粒的干重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保温结束后,依次进行冷却和固液分离,分离所得的固体烘干至恒重;得处理后纤维颗粒;3)、混炼复合:将步骤2)所得的处理后纤维颗粒1.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天然纤维预处理:将天然纤维粉碎成长度0.5~2mm的纤维颗粒,将树脂粉碎成粒度0.5~2mm的树脂颗粒;2)、天然纤维水热处理:将所述纤维颗粒放入水热处理反应釜中,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奎川王会常蕊钱湘群骆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