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复合膜内界面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136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反渗透复合膜内界面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方法;该方法由制备多孔支撑层、表面活性剂在多孔支撑层上吸附、形成超薄功能层三个步骤制备反渗透膜,通过表面活性剂内界面吸附提高反渗透复合膜的性能;制得的复合膜截盐率94%~97%,产水率0.55m↑[3]/m↑[2].d~1.02m↑[3]/m↑[2].d;截盐率相对提高率达10%以上,产水率相对提高率超过80%;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操作简便安全,无污染,不影响多孔支撑层的机械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渗透膜用于分离水和盐,复合膜亲水性官能团的增加和荷电性的提高均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1987年,Allegrezza在Ultrapure Water(4,753)中报导了一系列具有高通量、良好耐氯性和对一价盐的稀溶液有良好截盐率的磺化聚砜膜,利用了磺酸基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强亲水性基团的原理;1996年,Journal ofMembrane Science(11439)报导Ashish Kulkarni用氢氟酸等处理聚酰胺复合膜可以提高其分离性能,因为酸使聚酰胺超薄功能层发生水解,产生的羧基和氨基均为离子形式存在的亲水性基团,复合膜性能提高;但酸处理复合膜改性需要的时间长,过度水解将使复合膜的截盐率大幅度下降,且酸处理使复合膜的机械性能下降,酸的毒性和腐蚀性很大,对设备要求苛刻;磺化聚砜的化学稳定性不如聚砜。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复合膜的制备分为多孔支撑层的制备、表面活性剂在多孔支撑层上的吸附、超薄功能层形成三个阶段。复合膜中超薄功能层和多孔支撑层间的内界面的化学元素组成和荷电性影响复合膜性能;表面活性剂通过官能团在多孔支撑层表皮层上形成致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复合膜内界面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形成反渗透复合膜:1).不对称多孔支撑层的制备铸膜液由13.5%~18%的双酚A聚砜和2%~10%的磷酸三丁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组成,按Loeb-sourir ajan法在聚酯无纺布上制备不对称多孔膜;2).多孔支撑层上致密吸附层的形成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配制水溶液,所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系列(2)具有下列结构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HR↓[ 1]-*-R↓[2]SO↓[3]↑[-]M↑[+]这里:R↓[1]=H,CH↓[3],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霞郑国栋徐纪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