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阻尼理论的蓄热系数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1081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基于热阻尼理论的蓄热系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理论热阻尼模型;2)通过采集测试数据建立实验热阻尼;3)对所述步骤1)的理论热阻尼模型和所述步骤2)的实验热阻尼进行优化得到蓄热系数,使得只需测定该表面上的热流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无需测定其他面上的热流和温度,无需测定材料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而计算出材料某个表面的蓄热系数,从测得的蓄热系数又可以简单地得到材料的含水率、渗透性能、损伤程度,使得整个测试时间短,测试简单,可用于室内实验,也可用于工程的现场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系数测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材料蓄热系数定义和建筑热工设计中的热特性指标 1.材料蓄热系数定义(1)简谐热作用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最简单、基本的周期性热作用是简谐热作用,即温度随时间呈正弦或余弦函数规律变化。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理论热阻尼模型;2)通过采集测试数据建立实验热阻尼;3)对所述步骤1)的理论热阻尼模型和所述步骤2)的实验热阻尼进行优化得到蓄热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理论热阻尼模型是通过傅立叶导热定律、热扩散方程和简谐热一维传热方程理论推算出的一个以复数形式表示的与材料蓄热系数和简谐热的频率相关的数学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实验热阻尼是通过给予测试系统表面的随机热信号在频域内按线性离散系统关系式表示,并在给定频率段内再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的,所述给定频率段为理论热阻尼关于一个参数的灵敏度、试件厚度、理论热阻尼和实验热阻尼关于频率函数的两曲线趋势一致性得到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法进行优化。5.一种用于采集测试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可控电源、 平面电阻加热板、温度和热流传感器及电加热板,所述可控电源由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器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温度和热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加热板的上层且其使用计量面积小于其总面积,测试对象在所述温度和热流传感器计量面积处附近符合一维传热方式,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所述温度和热流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输入所述计算机。6.应用权利要求1得到的蓄热系数测定材料含水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测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其含水率与材料蓄热系数的变化关系,通过测试件的蓄热系数判定材料含水率。7.应用权利要求1得到的蓄热系数测定材料渗透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测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其渗透性能与材料蓄热系数的变化关系,通过测试件的蓄热系数判定材料渗透性能。8.应用权利要求1得到的蓄热系数测定材料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测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其损伤程度与材料蓄热系数的变化关系,通过测试件的蓄热系数判定材料损伤程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理论热阻尼模型;2)通过采集测试数据建立实验热阻尼;3)对所述步骤1)的理论热阻尼模型和所述步骤2)的实验热阻尼进行优化得到蓄热系数,使得只需测定该表面上的热流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无需测定其他面上的热流和温度,无需测定材料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而计算出材料某个表面的蓄热系数,从测得的蓄热系数又可以简单地得到材料的含水率、渗透性能、损伤程度,使得整个测试时间短,测试简单,可用于室内实验,也可用于工程的现场检测。文档编号G01N25/20GK102353695SQ201110149198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沈吉宝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热阻尼理论的蓄热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理论热阻尼模型;2)通过采集测试数据建立实验热阻尼;3)对所述步骤1)的理论热阻尼模型和所述步骤2)的实验热阻尼进行优化得到蓄热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吉宝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