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溶度为3-10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70℃;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其优点是以铜粉为原料,在碘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加热至50-70℃,直接和氧气氧化得到纳米氧化铜。反应条件要求温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氧化铜是一种重要的ρ型半导体材料,禁带能隙达到1. &V,属于单斜晶系。纳米氧化铜因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使其在电、磁、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特性,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是一种拥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因此,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成为纳米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 醇热法、喷雾热解法、控制双射流的液相沉淀、激光蒸凝等。这些研究一方面在合成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采用水热法制备需要高温,某些前驱体合成复杂并有毒。控制双射流的液相沉淀和激光蒸凝等方法设备要求高。另一方面,所得产物的形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实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 3-10g/L ;3)将净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70°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铜粉为原料,在碘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加热至50-70°C,直接和氧气氧化得到纳米氧化铜。反应条件要求温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纳米氧化铜的粉末衍射图谱; 图2纳米氧化铜的TEM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的盐酸浸泡3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3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实施例二 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8%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5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5°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实施例三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30%的盐酸浸泡4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8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60°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实施例四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33%的盐酸浸泡4.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9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65°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实施例五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35%的盐酸浸泡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 10g/L ;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70°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权利要求1. 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 3-10g/L ;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70°C;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溶度为3-10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70℃;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其优点是以铜粉为原料,在碘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加热至50-70℃,直接和氧气氧化得到纳米氧化铜。反应条件要求温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文档编号C01G3/02GK102351237SQ201110186599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崔玉杰, 汤立, 潘建国, 罗虹, 赵玲燕 申请人:宁波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氧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铜粉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浸泡3-5分钟,随后将铜粉取出,再放入丙酮中用超声清洗,得到净化的铜粉;2)将碘单质加入乙腈中,加热溶解,得到碘的乙腈溶液;乙腈溶液中碘的的溶度为3-10g/L;3)将纯化后的铜粉加入碘的乙腈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50-70℃;4)溶液中获得黑色的物质,沉淀过滤,为纳米氧化铜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立,潘建国,罗虹,崔玉杰,赵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