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金属羧酸盐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0523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金属羧酸盐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金属盐与脂肪酸和乙醇制成乙醇反应溶液,打磨金属板去除表面氧化层,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并烘干;将金属板浸于乙酸乙酯溶液中超声清洗后用蒸馏水清洗并烘干;采用喷枪或脱脂棉等涂覆工具将配好的溶液均匀涂抹到处理好的金属板表面;将涂有溶液的金属板浸没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取出后在室温下晾干,得到金属羧酸盐超疏水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只要将反应溶液涂覆到金属板表面即可。本方法采用的原料常见且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制备超疏水涂层的成本。此外,本方法可以在多种金属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拓宽了超疏水涂层的应用范围,使规模生产更具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功能材料、金属表面改性与防护领域。
技术介绍
固体表面都具有一定的表面能,表面能直接影响固体对液体的浸润性这种浸润性是通过通过^ung’ s方程表征的。在理想的固体表面上(结构、组成均一)接触角具有特定的值,并由表面张力决定,满足^img’ s方程cos θ = ( Y sg" Y sl) / Y lgY sg, Y sl、Y Ig分别为固气、固液、气液间的界面张力。实际固体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粗糙不平或者组份不一的。所以测量的接触角与 Young' s方程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异。Wenzel和Cassie等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分别揭示了, 真实表面的非均一性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修正了 ^img’ s方程。Wenzel发现,固体表面粗糙结构造成固液实际接触大于表观接触面积,得出方程,cos θ ‘ = r ( γ sg- γ sl) / γ lg r ^ 1r为粗糙度。当若θ <90°,则θ ‘ < θ,即表面的亲水性随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强;;若θ >90°,则θ' > θ,即表面的疏水性随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强。Cassie等研究了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金属羧酸盐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金属盐与脂肪酸和乙醇制成0.01mol/L~10mol/L的乙醇反应溶液,金属盐摩尔数比脂肪酸摩尔数等于1∶x(x=金属离子化合价);所述金属盐为CuCl2或FeCl3;所述脂肪酸为CH3(CH2)12COOH;步骤2:采用金相砂纸80目~1000目打磨金属板去除表面氧化层,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并烘干;步骤3:将步骤2处理的金属板浸于乙酸乙酯溶液中超声清洗5min~35min,去除表面油污后用蒸馏水清洗并烘干;步骤4:采用喷枪或脱脂棉等涂覆工具将步骤1配好的溶液均匀涂抹到步骤3处理好的金属板表面;步骤5:将涂有溶液的金属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兴国李峰赵磊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