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19837 阅读:1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它主要是由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控系统、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危险化学品应急储存系统和桥面径流处理系统组成。当在桥梁路段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时,桥面径流初期雨水进入收集管道系统,通过应急调节池中的径流电动蝶阀开关后,直接流入桥面径流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30min后的桥面径流通过应急调节池的溢流口直接排放;当在桥梁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通过桥头监控摄像头和报警电话发现交通事故,并确定是否有危险品泄漏;其次由监控中心启动应急控制系统,打开径流调节池中的应急电动蝶阀开关;最后泄漏的危险品及其稀释液通过收集管道进入调节池后直接流入应急储存池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跨敏感水体路段水环境保护工程中危险品泄漏应急和桥面径流初期雨水处理的
,具体说是在跨敏感水体桥梁段设置的一种兼备危险品泄漏监控和应急储存以及桥面径流初期雨水处理功能的应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也越来越健全,跨越敏感水体的公路桥梁路段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网快捷、方便、灵活的运输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进入了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敏感水体路段发生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从而给敏感水体带来了更多、更大的环境风险。与此同时,敏感水体路段桥面径流初期雨水中由于含有较多的固体悬浮物和COD等污染物,将桥面径流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敏感水体会对敏感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跨敏感水体路段设置一套兼备危险品泄漏监控和应急储存以及桥面径流初期雨水处理功能的危险品泄漏应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专利号ZL200820150883. 4,名称为一种蓄毒沉淀池,公开号为CN201249056Y的技术专利,其在冲洗储水池一侧设置调蓄沉淀池,调蓄沉淀池与冲洗储水池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调蓄沉淀池的后端设有集泥槽,调蓄沉淀池与出水井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出水井通过出水间门与出水管连通。该调蓄沉淀池可设置在水源保护区道路附近,雨水收集系统的管、渠通过本蓄毒沉淀池后再排入需保护的水源、河道。该系统缺乏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主动监控和发现,而且无法实现相关应急功能的自动化控制,更没办法将监控与应急响应自动衔接,不能及时实现危险品泄漏应急需要,对初期雨水也只有简单沉淀作用。申请号为200910183156. 7,名称为桥面径流的组合式处理工艺及其装置,公开号为CN1016M251A的专利技术专利,对收集到的桥面径流进行隔油沉淀处理,然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径流引至植草斜坡后,再将径流通入人工湿地进行生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隔油、 沉淀和处理效率,然而,本专利没有考虑当发生危险品泄漏时人工湿地也会被全部污染的问题,也没有采取危险品泄漏应急措施的考虑。申请号为201020134798. 6,名称为多功能桥面径流串联处理装置,公开号为 CN201722210U的技术专利,它主要由储存调节系统和人工湿地串连构成,两者之间由生态水沟相连。桥面径流的初期径流进入储存调节系统进行混合沉淀后,通过储存调节系统出水口的机械式恒定出流装置,勻速流入人工湿地,储存调节系统出水口设置控制阀兼具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储存功能,进而处理桥面径流和防止危险化学品泄露。该系统缺乏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主动监控和及时发现,而且储存调节系统出水口设置控制阀无法实现实际的应急功能,不能够在危险品泄漏第一时间关闭系统,而且日常储存调节池内会有雨水存水问题,一旦有危险品泄漏后无法确保有足够池容收纳危险品及其稀释液的需要。申请号为201020168531. 9,名称为公路桥面径流实时识别及选择收集系统,公开号为CN201648961U的技术专利,其设计结构是桥面泄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泄水孔装有水质传感器,排水管出口装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出水经输水管分别与事故3泄漏储存箱和边沟连通,PLC控制柜分别与两位三通电磁阀、监控计算机、水质传感器、摄像头相连,实现自动监控和控制,该系统能防止因桥面事故引发的污染。但该系统也存在以下问题1)该技术仅提出了一个设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例如并没有给出监控系统的水质传感器如何分辨雨水和危险品并给出报警信号;2)由于大桥桥面有大量的径流收集管道,在每根排水管出口装两位三通电磁阀,则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也不利于事故应急时精确自动控制的实现;3)缺乏应急处理系统,如果误操作或者其他问题,泄漏的危险品及其稀释液可能经过收集管道直接到达过滤系统和边沟进入敏感水体,极易引发水体污染事故;4)收集系统中没有设置相应的反馈系统,使得系统运行稳定性无法保证,对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极端状况无法控制力)无法实现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的分别收集和处理, 无法针对初期雨水污染特点实行分离后的深度净化处理。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相关的设计依据和规范,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应急池、沉淀池、人工湿地等处理系统,这些处理系统对桥面径流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沉淀、降解等净化功能,从理论上也能够利用其处理系统的池容对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稀释液起到收集储存等应急作用,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这些处理系统没有设置必要的自动化监控设备和应急控制处理系统,其应急功能大都要依靠人工现场开关阀门等复杂的手动操作才能实现,而且还无法保证在危险品泄漏的偶然事件中以上处理系统的池容充分满足泄漏危险品及稀释液容纳的要求,或者选择系统无法很好的适用于工程实际操作需要,因此,目前的处理系统都无法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危险品泄漏应急需求,更无法实现兼备危险品泄漏应急和初期雨水处理的双重处理功能。以上处理系统的建设不但造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浪费,没有确实解决危险品泄漏监控和应急收集储存以及桥面径流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等实际环境保护要求,而且使得运营期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养护管理无章可循。如果能有一套系统,能够同时实现以下两个功能1)当在敏感水体桥梁段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能够对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危险品泄漏在第一时间监控发现,进而启动危险品泄漏应急处理系统,使得泄漏的危险品及稀释液全部被收纳至应急储存池内;2)当平常没有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桥面径流初期雨水进入径流处理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后期雨水则通过应急调节池实现溢流排放,不再进入径流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则该系统必然对敏感水体段桥梁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防治起到显著效果,保护敏感水体生态环境和居民用水安全。针对此情况,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寻求一种兼备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和应急储存以及桥面径流初期雨水净化处理的快捷、安全、可靠、环境友好型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保证危险品泄漏后第一时间内能够被应急系统收集,而且对日常的桥面径流初期雨水污染物有净化作用,确保敏感水体的安全,减少对敏感水体的水质影响,通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完善,并在实践中反复改进完善后,终于提出完善的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系统无法综合实现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品泄漏安全监控、自动化应急处理和对桥面径流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缺陷,而提供一种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和应急处理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确保敏感水体桥梁段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后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并当即启动应急自动控制系统, 将泄漏的危险品完全收纳至应急储存池内,而与此同时能够兼顾对于日常的桥面径流的净化处理作用,消除跨敏感水体桥梁段公路危险品运输对水体安全造成的隐患,减少公路运营对敏感水体水质影响。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控系统、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危险化学品应急储存系统和桥面径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桥梁监控摄像头与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相连,桥梁应急电话与监控计算机连接,以上两套系统构成危险品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敏感水体桥梁段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控系统、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危险化学品应急储存系统、桥面径流处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中,桥梁监控摄像头(1)与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4)相连,桥梁应急电话(2)与监控计算机(4)连接,以上两套系统构成危险品泄漏应急监控系统;桥面径流收集孔(6)、径流收集管(15)、应急调节池(7)构成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应急电控蝶阀(12)、应急储存池(13)和应急池液位监控系统(14)构成危险化学品应急储存系统;径流电控蝶阀(8)、径流处理池(9)和处理池液位监控系统(10)构成桥面径流处理系统;现场电控处理器(3)、径流电控蝶阀(8)、应急电控蝶阀(12)、处理池液位监控系统(10)、应急池液位监控系统(14)、供电系统(11)、监控计算机(4)和应急操作系统(5)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双成孔亚平刘学欣陈建业王倜杜小冰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