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981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铆接机,包括有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固定架、电控装置;该固定架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且该滑槽中间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连接器的定位槽,该定位槽左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一铆接模,并定位槽右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二铆接模,针对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均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提供该传动装置原始动力的驱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推动前述第一铆接模或第二铆接模于滑槽内左右移动;藉此,在前述各装置的配合下,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相向移动分别抵于待铆接的两组端子上直至将端子与相应线材牢固地铆接,实现了一次性快速完成对同一连接器的两组端子与相应线材的铆接作业,且其铆接位置精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铆接线材与连接器端子的机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够一次性快速完成对同一连接器的两组端子的铆接作业,且铆接位置精准的铆接机
技术介绍
目前,连接器作为一种信号连接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各电子产品中,因此,连接器的生产制作及质量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铆接机,其用机械作业模式取代了最原始的手工作业模式,相比而言,其可快速将已剥皮的线材端部与连接器的端子进行铆接,适合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铆接效率。例如,对于HDMI连接器,其包括有两组端子,现有的铆接机系先对其中一排端子进行铆接处理,再通过下一工序对另一组端子进行铆接处理,因此,完成整个剥皮处理过程中所需要应用到的设备较多,加工人员也相应较多,这样,生产成本较高,很难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品质管理也较难管控,尤其是,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较易出现因铆接位置不准确或铆接不牢固而导致的铆接不良之现象,严重影响了连接器及相应电子产品的性能。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铆接机, 其能够一次性快速完成对同一连接器的两组端子的铆接作业,且铆接位置精准,铆接后的端子与线材间的连接稳定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铆接机,包括有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固定架、电控装置;该固定架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且固定架内设置有连接器安装部,该连接器安装部系可拆卸式安装于前述固定架内,于该连接器安装部内开设有用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连接器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于左右方向位于前述滑槽中间位置,该定位槽左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一铆接模,并定位槽右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二铆接模,且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滑动式位于前述滑槽内,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分别具有朝向中间的压接面;针对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均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提供该传动装置原始动力的驱动装置,该传动机构包括有杠杆、第一抵推件和第二抵推件,该杠杆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抵推件和第二抵推件,该杠杆通过连接轴枢接于前述固定架上以形成该杠杆的支点,其中,该第二抵推件连接于前述驱动装置,该两第一抵推件分别抵于前述第一铆接模及第二铆接模;以及,该电控装置连接于前述驱动装置以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的压接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线材及端子铆接端形状匹配的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前述定位槽,且所有定位槽沿上下方向间距式排成一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前述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均设置有辅助铆接模,该辅助铆接模紧挨于第一铆接模或第二铆接模的后端面。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一、通过设置有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并于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的中间设置用于安装连接器的定位槽,这样,在前述其它装置的配合下,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相向移动分别抵于待铆接的两组端子上直至将端子与相应线材牢固地铆接,实现了一次性快速完成对同一连接器的两组端子与相应线材的铆接作业,且其铆接位置精准;二、针对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设置的驱动装置,其系通过传动机构来推动第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的左右移动,有效减少了驱动装置直接给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带来的震动性,如此,增加了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进行铆接作业时的稳定性,有得保证铆接的高精确度;三、前述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的压接面上设置成与线材及端子铆接端形状匹配的凹槽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铆接的精度及铆接后的牢固性;四、前述连接器安装部可拆卸式安装于固定架内,且该连接器安装部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多个用于安装连接器的定位槽,这样,一方面,能够一次性完成对多个连接器的端子的铆接作业,提高了铆接作业效率,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连接器安装部的可拆卸式组装设计,使得连接器的装入更加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铆接模与第二铆接模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中各配件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已剥皮的线材插入连接器相应端子内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铆接模、传动机构及驱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机座20、固定架21、滑槽30、电控装置41、第一铆接模42、第二铆接模401、压接面50、驱动装置62、第二抵推件64、连接轴70、连接器安装部80、辅助铆接模91、端子402、凹槽 61、第一抵推件63、杠杆 65、支点 71、定位槽 90、连接器 100、排线夹101、线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座10和安装于机座10上的固定架20、电控装置30,其中,该电控装置30连接于下述驱动装置50以控制驱动装置50的工作。结合图2、图5及图6所示,该固定架20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21,且固定架20内设置有连接器安装部70,该连接器安装部70可拆卸式安装于固定架20内,该连接器安装部70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连接器的两个定位槽71,该两个定位槽71沿上下方向间距式排成一列,且该两上定位槽71于左右方向而言系位于前述滑槽21 中间位置,即该定位槽71左侧的滑槽21内安装有第一铆接模41,并定位槽71右侧的滑槽 21内安装有第二铆接模42,该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分别具有朝向中间的压接面 401,该压接面401上设置有多个与线材及端子铆接端形状匹配的凹槽402 (如图6和图7 所示)。如图9所示,针对该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均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提供该传动装置原始动力的驱动装置50,该传动机构包括有杠杆63、第一抵推件61和第二抵推件 62,该杠杆6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抵推件61和第二抵推件62,该杠杆63通过连接轴64枢接于前述固定架20上以形成该杠杆63的支点65,其中,该第二抵推件62连接于前述驱动装置50,利用杠杆原理,该两第一抵推件61分别推动前述第一铆接模41及第二铆接模42 于滑槽21内左右移动。以及,针对前述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均设置有辅助铆接模80 (如图6 所示),该辅助铆接模80紧挨于第一铆接模41或第二铆接模42的后端面,该辅助铆接模80 的设置,有利于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的稳定。下面,详述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先将待进行铆接作业的连接器90插入前述连接器安装部70内的定位槽71内,再将排线夹100内线材101的裸芯端对准插入相应连接器90的各端子91内,其状态如图8 所示;接着前述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相向移动分别抵于待铆接的两组端子91 上直至将端子91与相应线材101牢固地铆接,实现了一次性快速完成对同一连接器90的两组端子91和线材101间的铆接作业;前述第一铆接模41和第二铆接模42松开,取出铆接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固定架、电控装置;该固定架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且固定架内设置有连接器安装部,该连接器安装部系可拆卸式安装于前述固定架内,于该连接器安装部内开设有用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连接器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于左右方向位于前述滑槽中间位置,该定位槽左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一铆接模,并定位槽右侧的滑槽内安装有第二铆接模,且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滑动式位于前述滑槽内,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分别具有朝向中间的压接面;针对该第一铆接模和第二铆接模均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提供该传动装置原始动力的驱动装置,该传动机构包括有杠杆、第一抵推件和第二抵推件,该杠杆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抵推件和第二抵推件,该杠杆通过连接轴枢接于前述固定架上以形成该杠杆的支点,其中,该第二抵推件连接于前述驱动装置,该两第一抵推件分别抵于前述第一铆接模及第二铆接模;以及,该电控装置连接于前述驱动装置以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阳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