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连铸保护渣熔化速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1527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测试连铸保护渣熔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1.49~1.51克;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温度波动误差为±20℃,恒温20min;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按照公式MR=W/τ·A,计算熔化速度;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MR;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结晶器中钢液面上保护渣的单向受热熔化情况,能真实地反映出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
,涉及检验连铸保护渣熔化速度大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保护渣性能当中,熔化速度是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是一个反映保护渣熔化快慢的物理量。熔化速度决定着结晶器内钢液面上保护渣所形成的熔融模型结构,保护渣加到结晶器钢液面上,要求能保持一定厚度的稳定的熔渣层和粉渣层。如果粉渣层熔化过快, 渣面不易保持,熔渣暴露于大气之下,使熔渣层表面上经常出现一些漂浮物、氧化膜、烧结粒子等。这种带有漂浮物的熔渣,在弯月面附近流入坯壳和铜壁之间的间隙,可能导致铸坯产生夹渣、表面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并使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润滑不良。因此,在浇铸过程中,总是希望在渣面上有一层粉渣覆盖着。既能隔热,又能避免熔渣表面上出现固体漂浮物。当然,粉渣的熔化速度也不能过慢,否则熔渣层过薄,不能稳定覆盖在钢液的弯月面上, 造成固体渣从弯月面上卷入间隙,同样会造成夹渣及裂纹等缺陷。保护渣生产厂和使用者通过对保护渣的熔化速度的分析可以判断保护渣的熔化特性。所以准确测定保护渣熔化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国内外众多的保护渣研究、生产、使用技术人员开发了多种熔化速度测定方法。目前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有西格测温锥、钮扣渣试验(也称小渣柱法)、坩埚试验、熔融滴落试验等。但无论哪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结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分析各种方法的特征及局限性,开发和研究更能反映保护渣实际熔化状况的熔化速度测定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结晶器中钢液面上保护渣的单向受热熔化情况,能真实地反映出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大小。针对保护渣在钢液面上应具有合适的熔化速度,方法简便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a)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1. 49 1. 51克;(b)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C,温度波动误差为士20°C,恒温 20min ;(c)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d)测量计算坩埚内底面部面积,并按照公式Mk = W/ τ · Α,计算熔化速度;式中ΜΚ-熔化速度,kg/m2 · S3W-熔渣重量,kgA-坩埚内底部面积,m2τ-熔化时间,S(e)按照上述(b)、(c)、(d)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C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礼=Me = (ME1+ME2+ME3)/3(kg/m2 · S);(f)测试值中如有明显失误或每个试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大于10%以上时,则应按步骤(a) (e)重新称样测定计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快速、简便、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结晶器中保护渣的单向受热熔化情况,且保护渣试样不需制样,直接称取加入坩祸,测定成本低,能真实地测试出保护渣的熔化速度的大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实施例3用产地是中国,编号为10#保护渣实施例4 实施例6用产地是中国,编号为TY-I保护渣实施例1 ,其特征是(a)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分别是1. 497克、1. 502克、1. 496克;(b)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C,温度波动误差为士20°C,恒温 20min ;(c)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是2100秒;(d)测量计算坩埚内底面部面积为314mm2,按照公式MR = W/ τ ·Α,计算熔化速度 Me = 2. 27Xl(T3kg/m2 · S ;式中MK-熔化速度,kg/m2 · SW-熔渣重量,kgA-坩埚内底部面积,m2τ-熔化时间,S(e)按照上述(b)、(c)、(d)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2个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C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Mr =Me = (ME1+ME2+ME3)/3(kg/m2 · S)。表1记载了产地为中国的保护渣编号10#、ΤΥ_1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表1 实验保护渣10#、TY-I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权利要求1. ,其特征是(a)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1.49 1. 51克;(b)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C,温度波动误差为士20°C,恒温 20min ;(C)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d)测量计算坩埚内底面部面积,并按照公式Mk= W/ τ · Α,计算熔化速度;式中ΜΚ-熔化速度,kg/m2 · SW-熔渣重量,kg A-坩埚内底部面积,m2 τ-熔化时间,S(e)按照上述(b)、(c)、(d)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C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礼=Me = (ME1+ME2+ME3)/3(kg/m2 · S);(f)测试值中如有明显失误或每个试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大于10%以上时,则应按步骤(a) (e)重新称样测定计算。全文摘要,其特征是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1.49~1.51克;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温度波动误差为±20℃,恒温20min;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按照公式MR=W/τ·A,计算熔化速度;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M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结晶器中钢液面上保护渣的单向受热熔化情况,能真实地反映出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大小。文档编号G01N25/02GK102346159SQ20111028073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建新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连铸保护渣熔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是:(a)用天平称取三份保护渣试样,每份1.49~1.51克;(b)升温时将坩埚放入炉内,使炉子升温至1350℃,温度波动误差为±20℃,恒温20min;(c)把坩埚从炉膛内取出,将一份待测保护渣试样迅速加入坩埚一起放入炉内,同时启动秒表记时,记录试样完全熔化时所需时间,即从试样放入炉膛到试样最后一个暗点变亮时为止;(d)测量计算坩埚内底面部面积,并按照公式MR=W/τ·A,计算熔化速度;式中:MR-熔化速度,kg/m2·SW-熔渣重量,kg      A-坩埚内底部面积,m2     τ-熔化时间,S(e)按照上述(b)、(c)、(d)步骤重复测试、计算其余试样,然后取平均值,即得保护渣在1350℃温度条件下的熔化速度MR:MR=(MR1+MR2+MR3)/3(kg/m2·S);(f)测试值中如有明显失误或每个试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大于10%以上时,则应按步骤(a)~(e)重新称样测定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