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区裕雄专利>正文

锥面微旋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27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固液分离的锥面微旋过滤机,它由空心转动轴,倒伞形旋转过滤面,环行水槽组成,空心转动轴向上斜向连有支撑架,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就设置在斜向支撑架上,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一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固定的环行水槽,且环行水槽设有多个流向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的出水管口,在空心转动轴外壁的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底端的位置开有多个进渣孔,空心转动轴的下端口就作为出渣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的对大容量滤液进行持续、有效地固液分离,并保持重力过滤所具有的成本低、能耗省、噪音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固液分离的锥面微旋过滤机。当大容量水体中含有微量的悬浮物时,如何有效而又经济的实现固液分离,至今仍是一个难题。这些悬浮物的存在又是常见的,如湖水中的蓝藻、酒厂废液中的酒槽、伴随污水流动中的悬浮微粒等。目前在工业或环保产业对这些微体的分离,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1)强迫分离,采用动力装置进行离心、离滤、压滤或振动过滤。(2)静态分离,采用水池沉淀或网筛渗滤,实行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分选。上述两种模式均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前者投资大,耗能,有噪音,管理维护复杂。后者效率低,历时长,需占用较大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少,耗能小且效率高,速度快的锥面微旋过滤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锥面微旋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它由空心转动轴,倒伞形旋转过滤面,环行水槽组成,空心转动轴向上斜向连有支撑架,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就设置在斜向支撑架上,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一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固定的环行水槽,且环行水槽设有多个流向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的出水管口,在空心转动轴外壁的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底端的位置开有多个进渣孔,空心转动轴的下端口就作为出渣口。本专利技术为寻求改善水中微体的分离技术,采用重力作用下自然分选的原理。整机外形尤似倒竖放的伞形,伞面即锥形过滤面。滤液将从滤面外缘分散注入,由于中心轴连同过滤面缓慢旋转,滤液流往中部汇聚过程中既不重叠,又可实现固液分离。本专利技术克服了通常采用重力过滤所存在的过滤面少、效率低、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由于把注入的大流量分解为无限的小流量,使之趋于较平缓的流动,有利于过滤;又通过微旋运动使水流不重叠,体现了无限过滤面的巨大功能,因此可以较快速的对大容量滤液进行持续、有效地固液分离,并保持重力过滤所具有的成本低、能耗省、噪音小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2,本专利技术的锥面微旋过滤机主要由空心转动轴1,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环行水槽3组成,空心转动轴1向上斜向连有支撑架4,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就设置在斜向支撑架4上,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边缘一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固定的环行水槽3,且环行水槽3设有多个流向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边缘的出水管口5,在空心转动轴1外壁的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底端的位置开有多个进渣孔6,空心转动轴1的下端口就作为出渣口。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架4上设有稳定各支杆并构成锥面形态的刚性圆环7以及可对支架的长度和比降进行调节的活动接头式斜拉杆8,位于锥形旋转过滤面2外缘上方的环形水槽3固定于过滤机外部,在机体下部设有承纳透过滤布下滴水体的淌水斜面9,在机体下部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背面的位置设有防止滤布堵塞的反喷装置10,该反喷装置10可由若干独立的喷头组成,从圆周往圆心的径向依次按位相递减排列,使过滤面每旋转一周,全部滤布均有水体反喷。反喷的流向、流速用活动开关调节,反喷的时间由定时器控制。反喷的水体采用过滤后的液体,亦可采用自来水。在空心转动轴1上端连有皮带及其皮带盘11,并与作微旋运动的调速电机12及调频器13相连。使得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既可由调速电机12驱动的空心转动轴1带动作微旋运动,又可直接在环形水槽3各出水管口5流出的水流作用下作微旋运动。本专利技术的锥面微旋过滤机中,其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可以是一层,也可是两层,它根据过虑效果确定。空心转动轴1采用塑料管或不锈钢管,管长根据过滤面2的层数来定,单层约1.5米,双层约2.5米;管径不应低于15-20厘米,外径要有利于安装一组放射状的旋转支架,内径要有利于滤渣的下滑流动,因而空心转动轴1在与过滤面2锥面底部的连接处及轴的下端分别有进、出滤渣的孔道。空心转动轴1顶部装配轴承及皮带盘,轴的根部在微旋情况下采用实心的球体。整个空心转动轴1竖直地置于“凹”形的坚实基础中部。倒伞形旋转过滤面2也可由一组紧密相接的扇形滤框组合而成,即空心转动轴1截面上呈辐射状外伸的一组可供调节其长度和比降的斜拉杆8,通过刚性圆环7把各杆等距的联结固定,组成统一的锥体框架。在两支杆空间范围内,安放一面积相同的扇形滤框,各框紧密贴合,框面紧铺滤布或金属滤网,构成锥形过滤面。滤框只是安放在斜向支撑架上而非固定,使拆除以及更新滤布时,十分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锥面微旋过滤机的运行过程是,启动电机后,控制调速电机12及调频器13,使空心转动轴1连同锥形过滤面2按预定的微旋速度转动。经进水管14输往设置在本机顶部的贮液池15内的液体,具有一定的势能,可直接通往环行水槽3,在水压力作用下,滤液即经各出水管口5注入锥形过滤面2。通过开关阀控制流量,可使锥形过滤面2按预定转速实现均衡有效地固液分离。在实现固液分离过程中,被滤出的固体微粒将在滤面2上呈环状地不断聚集、下滑。设在滤布下面的反喷装置10,可冲刷滤面2上的堵塞,加速滤渣向空心转动轴1的进渣孔口6下滑,最终经出渣口流出被贮渣池16收集。透过滤布的液体,则经淌水斜面9汇集排出。为使整个锥形过滤面2充分发挥分选作用,环形水槽3按等距分隔。每格设一出水管口5,设从出水管口5流往滤布的滤液从上往下、沿着斜面流至转动轴1的时间为(t1),滤面2旋转时经过两相邻出水管口5之间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为(t2),选择t1/t2的合理比值,就可使整个旋转滤面2获得连续、均衡发挥固液分离的作用。需固液分离的滤液,通过调节开关阀控制流向,可不流经贮液池15而直接进入环形水槽3。当有双层锥形过滤面2时,上层过滤的液体可通过淌水斜面流往下层的二级贮液池17,经下层环形水槽流出实现二级过滤。双层过滤能扩大过滤的容量,也可实现深化过滤,即上层过滤粗渣,下层过滤细渣。当采用双层过滤装置,锥形过滤面2的直径大,需过滤液体流量大,浓度高时,为确保锥形过滤面2的运转安全、稳定,需采用平衡滚轮18,它通过连杆19与空心转动轴1的对应位置相连,各平衡滚轮18支撑在机体内壁对应位置的台阶面20上。在需要保温的工艺流程,如酒糟的固液分离,分离后糟液需进行厌氧高温发酵,此时,本机外部的建筑物,宜采用封闭的圆柱体结构,环形水槽3及平衡滚轮18可布设于墙内。这样可达到布设紧凑、保温,又节约投资。采用自动化操作,可达到安全、高效。当采用单层过滤装置,锥形过滤面2小,需过滤的液体少,浓度低,本机可考虑无需或停用传动装置,此时只要通过进水管14的液体能上升至贮液池15,或者进水管14的液体具有一定流速,就可利用滤液自身具有的势能或动能,通过开关阀调节流量,推动锥形过滤面2运转,体现“无动力”固液分离。反喷的水体需要较清洁的水源,可间断地直接用自来水冲刷或通过水泵21抽取过滤后的液体冲刷,也可在顶部的贮液池15内安设滤墙22,因经滤墙22过滤的液体保持原有的势能,可实现反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锥面微旋过滤机,结构简单,建造、安装、运转管理均方便。其最大的优点是,建设投资省,并兼具有其它分离装置的功能既可进行连续的动态过滤,又带有静态的重力式的自然分选的特点。其滤面的形态和大小均可调节,可立体组装,多层布设,使整体紧凑,过滤面大。因而是一种新型的、优良的固液分离机械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工业生产及环保产业的开发。权利要求1.一种锥面微旋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它由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面微旋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它由空心转动轴,倒伞形旋转过滤面,环行水槽组成,空心转动轴向上斜向连有支撑架,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就设置在斜向支撑架上,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一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固定的环行水槽,且环行水槽设有多个流向倒伞形旋转过滤面边缘的出水管口,在空心转动轴外壁的对应倒伞形旋转过滤面底端的位置开有多个进渣孔,空心转动轴的下端口就作为出渣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裕雄
申请(专利权)人:区裕雄南京艾米伦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