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233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吸取板,连接器本体两侧设有卡块,吸取板包括主体和自主体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对应卡块设有卡勾,该卡勾扣紧卡块;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与延伸部连接并牵住卡勾部位,弹性臂包括一悬臂和方便手捏的操作块;所述操作块垂直连接在悬臂的一侧端部,悬臂的另一侧端部连接在延伸部中间,而延伸部通过两边条与主体连接,主体两侧还分别对应操作块固设有捏压块,且操作块与捏压块之间具有活动间距,当轻捏操作块和捏压块时,该卡勾自动舒张与卡块脱开,使吸取板的拆取更简单方便、快捷且不费力,避免传统吸取板的拆取需捏住两延伸部同时向上拔既费力又不便的弊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在将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时,业界普遍爱用一种真空吸取装置吸住电连接器以便通过由机械操作将其有效定位于电路板上,但是,因电连接器未设有可供真空吸取装置吸取的光滑平面,故,通常通过安装于电连接器上的吸取板来完成吸取操作,以此实现电连接器的运输和组装高速化。现有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和盖设于连接器本体上的吸取板,所述吸取板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延伸出的延伸部,延伸部朝下贴着电连接器两侧延伸有两侧板,于两侧板底端相对面上设有数个卡勾;而连接器本体两侧壁下端对应各个卡勾设有数个卡块,各卡块分别与对应的卡勾相扣合。然而,上述结构的电连接器组件存在以下不足将吸取板从连接器本体中取下时, 需捏住两延伸部同时将吸取板向上拔,使卡勾与卡块相脱离所需的力度较大,造成操作者无法轻易取放该吸取板,操作起来既不省力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使吸取板的取放简单方便、快捷不费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吸取板,所述连接器本体两侧设有卡块,所述吸取板包括主体和自主体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对应卡块设有卡勾,该卡勾扣紧卡块,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与延伸部连接并牵住卡勾部位,并弹性臂包括一悬臂和方便手捏的操作块;主体两侧还分别对应操作块固设有捏压块,且操作块与捏压块之间具有活动间距,当轻捏操作块和捏压块时,该卡勾自动舒张与卡块脱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取板两侧设有通孔,上述悬臂和操作块位于该通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块垂直连接在悬臂的一侧端部,悬臂的另一侧端部与延伸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通过两边条与主体连接,上述悬臂连接在延伸部中间,与左右的两边条之间形成开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中部向上设有一凸台,上述捏压块自凸台的侧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捏压块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有贯通至吸取板底面的散热透气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捏压块朝向操作块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对应于上述操作块上设有与该限位台阶配合的卡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本体两侧设有的卡块为非对称分布。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于吸取板主体两侧固设有捏压块,并与捏压块保持一定间距地设有弹性臂,由于该弹性臂与吸取板之延伸部连接并牵住卡勾,当轻捏操作块和弹性臂时,卡勾自动舒张与连接器本体两侧的卡块脱开,使吸取板的拆取更简单方便、快捷且不费力,避免传统吸取板的拆取需捏住两延伸部同时向上拔造成既费力又不便的弊端。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图;图4是本技术之吸取板的底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连接器本体121、左侧壁123、前侧壁13、收容腔15、小缺口17、第二卡槽20、吸取板21、主体22、延伸部222、第二卡勾23、捏压块232、限位台阶241、悬臂对3、卡条26、开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可用于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连接器本体10及扣持在连接器本体10上的吸取板20。首先,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左、右均以图1所示的方向作为基准,以下先对该电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做详细介绍,再说明其使用方法。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器本体10大至呈矩形,其包括基体11及自基体11四周向上11、基体 122、右侧壁 1 、后侧壁 14、宽缺口 16、第一卡槽 18、第三卡槽211、凸台212、通孔 221、第一"^勾 223、第三卡勾 231、散热透气孔 M、弹性臂 M2、操作块25、边条延伸的两两相对的侧壁,分别为左侧壁121、右侧壁122、前侧壁123和后侧壁124。基体11 及各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腔13。其中左侧壁121和右侧壁122中部分别设有一宽缺口 14,宽缺口 14两侧分别间距地设有小缺口 15,在宽缺口 14与小缺口 15之间的左侧壁121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卡槽16和一第二卡槽17,在右侧壁122之宽缺口 14下端设置有一第三卡槽18,从而连接器本体10左侧壁121的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和右侧壁 122上的第三卡槽18形成非对称结构,以避免吸取板20的错误安装。而所述吸取板20包括主体21和自主体21两侧向外延伸出的延伸部22,主体21 中间具有一凸台211,凸台211的左右两侧设有一通孔212,该凸台211朝向通孔212的两侧沿分别自底部向上延伸出有捏压块23,该捏压块23为长方条状,于两捏压块23相对的内侧上均设有贯通至吸取板20底面的散热透气孔231,两捏压块23朝向通孔212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台阶232。主体21两侧还分别相对捏压块23设有弹性臂24,该弹性臂M包括一悬臂241和一与悬臂241端部垂直连接的操作块M2,该操作块242用于取放吸取板20 时配合捏压块23拿捏。所述悬臂241和操作块242均位于捏压块23左右两侧的通孔212 中,且操作块242与捏压块23之间具有活动间距,并所述操作块242上设有与限位台阶232 相配合的卡条对3。所述延伸部22通过左右的两边条25与主体21连接,上述悬臂241连接在延伸部22中间,与左右的两边条25之间分别形成有开孔沈;并吸取板20左侧延伸部 22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一卡勾221和第二卡勾222,第一卡勾221和第二卡勾222分别与连接器本体10左侧壁121的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相扣合,而右侧延伸部22的底面向下一体延伸有一侧墙,该侧墙的底部设有第三卡勾223,该第三卡勾223与电连接器20 右侧壁122的第三卡槽18扣合。使用过程中,当要将吸取板20从连接器本体10中取下时,可分别用两只手轻捏吸取板20表面的操作块242和捏压块23,由于捏压块23固定不动,操作块242在力的作用下带动悬臂241牵动延伸部22向上提,当操作块242之卡条243被挡止在操作块242之限位台阶232上时,第一卡勾221、第二卡勾222和第三卡勾223自动舒张与对应的第一卡槽 16、第二卡槽17、第三卡槽18脱离,此时将吸取板20往上提即可。当要将吸取板20扣于连接器本体10时,先将吸取板20置于连接器本体10上,再轻捏操作块242和捏压块23,使吸取板20的第一卡勾221、第二卡勾222和第三卡勾223 正对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第三卡槽18,此时松开手,各卡勾即自动与各卡块扣合。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于吸取板主体两侧固设有捏压块,并与捏压块保持一定间距地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与吸取板之延伸部连接并牵住卡勾,同时轻捏操作块和弹性臂,卡勾自动舒张与卡块脱开,使吸取板的拆取更简单方便、快捷且不费力,避免传统吸取板的拆取需捏住两延伸部同时向上拔既费力又不便的弊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吸取板,所述连接器本体两侧设有卡块,所述吸取板包括主体和自主体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对应卡块设有卡勾,该卡勾扣紧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与延伸部连接并牵住卡勾部位,并弹性臂包括一悬臂和方便手捏的操作块;主体两侧还分别对应操作块固设有捏压块,且操作块与捏压块之间具有活动间距,当轻捏操作块和捏压块时,该卡勾自动舒张与卡块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其王华财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