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325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不饱和树脂60-80,低收缩剂10-40、固化剂1-2、脱模剂2-5、增韧剂4-20、晶须30-80、偶联剂2-5、填料100-250、玻璃纤维50-1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端活性基团液态橡胶和晶须来增韧BMC材料。通过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提高BMC材料的韧性,通过经活性端苯乙烯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晶须提高BMC材料的强度,抵消液态橡胶加入使材料强度下降的趋势。从而得到强度不下降的高增韧BMC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韧性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
技术介绍
BMC材料Bulk molding compounds的缩写,即团状模塑料。国内常称作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其主要原料由GF (短切玻璃纤维)、UP (不饱和树脂)、MD (填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BMC材料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前西德和英国,首先得以应用,而后在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BMC团状模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又适应各种成型工艺,即可满足各种产品对性能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普通UP脆性大,导致BMC 制品耐冲击性差.大大限制了 BMC的应用。因此提高UP冲击强度已成为目前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BMC增韧途径有对UP树脂改性、用超微细粒料增韧UP或对填料进行改性、 改变玻纤用量、种类或采用混杂玻纤、橡胶增韧。这些途径对BMC的增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像通过用柔性长链对UP进行改性、用橡胶粒子或液态橡胶对BMC 进行增韧,在提高BMC材料韧性的同时,其他性能如拉伸强度有明显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BMC增韧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该团状模塑料采用端活性基团液态橡胶和晶须来增韧BMC材料。通过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提高BMC材料的韧性,通过经活性端苯乙烯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晶须提高BMC材料的强度,抵消液态橡胶加入使材料强度下降的趋势。从而得到强度不下降的高增韧BMC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不饱和树脂60-80低收缩剂10-40固化剂1-2脱模剂2-5增韧剂4-20晶须30-80偶联剂2-5填料100-250玻璃纤维50-15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不饱和树脂为间苯树脂、联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所述低收缩剂为PVAc、PM、PMMA、PE、PV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剂为TBPB与TBPO复合引发体系。 所述脱模剂采用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所述增韧剂采用端羧基液态丁腈橡胶、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端环氧基液态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晶须采用碳酸钙晶须。所述偶联剂为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所述填料采用氢氧化铝或碳酸钙。所述玻璃纤维采用3-24mm的无碱玻璃纤维。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合反应原理如下采用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对BMC材料进行增韧,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端基与BMC 中不饱和键共聚,形成更小的橡胶微区,增进体系相容性,有效地抑制了相分离,使BMC材料的冲击性能提高到原来的三倍。采用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碳酸钙晶须对BMC材料进行增韧,通过偶联剂苯乙烯基与BMC中不饱和键的反应,改善碳酸钙晶须与树脂的结合度,提高了碳酸钙晶须的补强增韧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和晶须,有效提高了 BMC 材料的韧性,同时使BMC材料的强度不因橡胶组分的加入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BMC),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间苯树脂65PSt30TBPB1. 0TBPO0. 5硬脂酸锌4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8碳酸钙晶须40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2. 5碳酸钙2006mm玻璃纤维70聚合反应具体如下将称取好的间苯树脂、ΡΜΜΑ、ΤΒΡΒ、ΤΒΡ0、硬脂酸锌、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碳酸钙晶须、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加入到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高速搅拌机转速1200转/分,搅拌分散时间从材料加入到结束7分钟;把团酸钙导入BMC捏合机中,再把分散好的树脂糊倒入BMC捏合机中,捏合10分钟,称好玻璃纤维分两次倒入,捏合 8分钟,出料包装即可。压制标准试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强度32. 5MPa、冲击强度46. 3 KJ/ Itl2实施例2又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BMC),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间苯树脂65PSt30TBPB1.0TBPO0. 5硬脂酸锌4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14碳酸钙晶须40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2.5碳酸钙2006mm玻璃纤维70聚合反应具体如下将称取好的间苯树脂、ΡΜΜΑ、ΤΒΡΒ、ΤΒΡ0、硬脂酸锌、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碳酸钙晶须、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加入到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高速搅拌机转速1200转/分,搅拌分散时间从材料加入到结束7分钟;把团酸钙导入BMC捏合机中,再把分散好的树脂糊倒入BMC捏合机中,捏合10分钟,称好玻璃纤维分两次倒入,捏合 8分钟,出料包装即可。 压制标准试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强度35. 4MPa、冲击强度63. 8 KJ/ Itl2 对比实施例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BMC),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间苯树脂65PSt30TBPB1. 0TBPO0. 5硬脂酸锌4碳酸钙2006mm玻璃纤维70聚合反应具体如下将称取好的间苯树脂、PMMA、TBPB、TBP0、硬脂酸锌加入到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高速搅拌机转速1200转/分,搅拌分散时间从材料加入到结束7分钟;把团酸钙导入BMC捏合机中,再把分散好的树脂糊倒入BMC捏合机中,捏合10分钟,称好玻璃纤维分两次倒入,捏合8分钟,出料包装即可。 压制标准试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强度30. OMPa、冲击强度20. 2 KJ/ Itl2通过与对比实施例比较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和晶须,有效提高了 BMC材料的韧性,同时使BMC材料的强度不因橡胶组分的加入下降,反而有所提高。权利要求1. 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不饱和树脂60-80低收缩剂10-40固化剂1-2脱模剂2-5增韧剂4-20晶须30-80偶联剂2-5填料100-250玻璃纤维5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树脂为间苯树脂、联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收缩剂为PVAc、PSt、 PMMA、PE、PVC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TBPB与TBPO 复合引发体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是端羧基液态丁腈橡胶、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端环氧基液态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是碳酸钙晶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苯乙烯基氨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是氢氧化铝或碳酸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是3-24mm 的无碱玻璃纤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不饱和树脂60-80,低收缩剂10-40、固化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增韧团状模塑料,其特征在于该团状模塑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得到,其中:不饱和树脂                  60-80低收缩剂                    10-40固化剂1-2脱模剂                      2-5增韧剂                      4-20晶须                                                  30-80偶联剂                      2-5填料                        100-250玻璃纤维                    50-15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平才阮诗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