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0118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数个同步轴,其特征在于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同步轴的刚度大于船厢倾斜后在同步轴上产生的扭转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同步轴系统无间隙联轴器,解决了水力式升船机平稳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提高同步轴的刚度,实现同步轴系统对水力式升船机的强制同步作用,消除竖井水位差异对承船厢运行的影响、消除承船厢倾斜对船厢运行的影响,实现水力式升船机承船厢的平稳运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证水力式升船机平稳运行的同步轴系统。
技术介绍
水力式升船机是将平衡重做成重量和体积合适的平衡浮筒,平衡浮筒布置在升船机两侧塔楼竖井中,承船厢布置在塔楼中间的船厢室中,平衡浮筒与承船厢间通过钢丝绳和布置在顶部的卷扬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改变竖井内的水位驱动平衡浮筒升降,从而实现承船厢的升降。在升船机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船厢倾斜的工况;对于水力式升船机其水力也不可能完全同步,在升船机的运行过程中,各竖井水位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承船厢在运行中产生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能消除竖井水位差异、船厢倾斜对船厢运行的影响,实现水力式升船机承船厢的平稳运行。本技术通过对水力式升船机运行工况的分析、研究,本着结构简单、实现功能可靠的原则,研究提出了水力式升船机无传动间隙同步轴系统和大刚度同步轴系统,明确了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系统的关键设计技术。具体技术方案为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数个同步轴,其特征在于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同时在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系统的设计中,同步轴2的刚度要足够大,同步轴2的刚度必须大于船厢倾斜后在同步轴上产生的扭转变形。本技术采用同步轴系统无间隙联轴器,解决了水力式升船机平稳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提高同步轴的刚度,实现同步轴系统对水力式升船机的强制同步作用,消除竖井水位差异对承船厢运行的影响、消除承船厢倾斜对船厢运行的影响,实现水力式升船机承船厢的平稳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传动间隙与船厢倾斜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通过控制卷筒间的相对运动使承船厢平稳运行的示意图。图中,1 一卷筒,2—同步轴,3—联轴器,4一钢丝绳,5—承船厢,」一卷筒间传动间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1及钢丝绳4、数个同步轴 2,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3,可采用胀紧套联轴器、摩擦片联轴器、膜片联轴器等无间隙联轴器作为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系统用联轴器。同时加大同步轴2的刚度,同步轴2的刚度必须大于船厢倾斜后在同步轴系统上产生的扭转变形。权利要求1.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数个同步轴,其特征在于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其特征在于同步轴的刚度大于船厢倾斜后在同步轴上产生的扭转变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数个同步轴,其特征在于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同步轴的刚度大于船厢倾斜后在同步轴上产生的扭转变形。本技术采用同步轴系统无间隙联轴器,解决了水力式升船机平稳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提高同步轴的刚度,实现同步轴系统对水力式升船机的强制同步作用,消除竖井水位差异对承船厢运行的影响、消除承船厢倾斜对船厢运行的影响,实现水力式升船机承船厢的平稳运行。文档编号E02C5/02GK202131594SQ20112021779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曹以南, 李自冲, 王处军, 罗文强, 马仁超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的同步轴系统,包括数个卷筒、数个同步轴,其特征在于卷筒与卷筒之间由同步轴连接,同步轴与卷筒的连接采用无间隙联轴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以南罗文强李自冲马仁超王处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