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船机水工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升船机又称“举船机”。利用机械装置升降船舶以克服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通航建筑物。由承船厢、支承导向结构、驱动装置、事故装置等组成。船只上行时,从下游引航道驶入承船厢,关闭闸门和下游端厢门升船机后,泄去这两门之间缝隙内的水体,松开承船厢与下闸首的拉紧和密封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承船厢上升并停靠与上闸首对接的位置;松开承船厢与上闸首间的拉紧和密封装置,给闸门之间空隙内灌水;开启上闸首的工作闸门及承船厢上游端的船厢门,船只即驶进上游引航道。下行时则相反。船舶自下游河段向上游河段的提升过程是: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机械传动机构,使承船厢停放在厢中水位与下游水位相齐平的位置,开启厢门和连接建筑物的闸门,船舶进入承船厢,关闭闸门和厢门,将承船厢升至厢内水位与上游水位相齐平的位置,开启厢门与连接建筑物的闸门,船舶自承船厢驶入上游引航道。船舶自上游河段下降至下游河段,按上述程序反向进行。船舶在升降过程中的支承方式,有干运和湿运两种。干运是船舶停放在不盛水的承船架或承船车上;湿运是船舶载于盛水的承船厢内。干运比湿运可减少升船机传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减重式防冲撞升船机承船厢,包括U型承船厢壳体(1)、转轴连接在U型承船厢壳体(1)前后开口处的两个卧倒门(2);其特征在于:U型承船厢壳体(1)的左右两内侧面上均安装有A排水防撞气囊(3);两个卧倒门(2)的内侧面均安装有B排水防撞气囊(4);U形承船厢壳体(1)的底面开有至少两个平衡闸门(5);所述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内部均为定向式拉线结构,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和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借助拉线连接;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为水平波纹状伸缩结构;U型承船厢壳体(1)的底部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减重式防冲撞升船机承船厢,包括U型承船厢壳体(1)、转轴连接在U型承船厢壳体(1)前后开口处的两个卧倒门(2);其特征在于:U型承船厢壳体(1)的左右两内侧面上均安装有A排水防撞气囊(3);两个卧倒门(2)的内侧面均安装有B排水防撞气囊(4);U形承船厢壳体(1)的底面开有至少两个平衡闸门(5);所述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内部均为定向式拉线结构,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和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借助拉线连接;A排水防撞气囊(3)和B排水防撞气囊(4)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为水平波纹状伸缩结构;U型承船厢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A充气泵(7)和B充气泵(8);A充气泵(7)通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