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铬常温高效脱除H*S、SO*净化吸着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958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脱硫吸着剂是在特种煤质活性炭上浸渍一种以上过渡金属和碱金属的化合物及聚丙烯酸酯(重量分别占活性炭载体重量的3~30%、1~40%、0.2~10%),制备方法是用水溶性过渡金属、钾化合物与聚丙烯酸酯分别浸渍或共浸于载体活性炭,在80~160℃在空气中干燥活化而成。该吸着剂脱硫反应速度快,具有净化空气中的H#-[2]S、SO#-[2]达到ppb级的能力,使用时空速可达到50000h#+[-1]。并且无铬,表面无灰、光滑,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特种生命支持系统密闭舱室,以及医疗卫生、文物保护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铬常温高效H2S、SO2净化吸着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吸着剂以特种煤质活性炭为载体,比表面积为1100~1200m2/g,表面富有含氧基团;负载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元素Fe、Co、Ni、V、Cu、Zn、Mo、W中的一种以上的水溶性化合物,加入量为活性炭载体重量的0.3~30%;碱金属元素的水溶性化合物KNO3、Na2CO3、KI、LiCl、KOH、NaOH、LiOH中的一种以上,,加入量为活性炭载体重量的1~40%;同时载入聚丙烯酸酯,以克服活性炭长期使用后的粉化现象,聚丙烯酸酯加入量为活性炭载体重量的0.2~10%。本专利技术吸着剂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合适孔结构的活性炭,过筛,在130~150℃干燥3小时以上。2、将过渡金属的水溶性盐和碱金属的水溶性化合物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3、将1制得的活性炭按50~85%水容量用上述2的溶液浸渍,充分搅拌均匀,搁置3~24小时,在鼓风干燥箱或沸腾炉里、空气气氛中干燥1~15小时,温度为80~160℃。4、将3制得的浸渍活性炭进行表面光滑处理,方法是添加聚丙烯酸酯,其量为载体重量0.2~10%。随后再次干燥3~6小时即得到本专利技术吸着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脱硫吸着剂该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转化率较高,具有净化空气中的H2S、SO2达到ppb级的能力,使用时空速可达到50000h-1。并且不含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铬,表面无灰、光滑,可用于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的超净房间空气净化,及含硫废气的净化。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特种生命支持系统密闭舱室,以及医疗卫生、文物保护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煤质颗粒活性炭100份,比表面积1100m2/g,过筛去粉,在150℃干燥3~5小时。Cu(NO3)22份,KOH 4份溶于80份水,与上述活性炭混合,充分搅拌,使其浸渍均匀,放置8小时后,置烘炉中于130℃烘干6小时。制得吸着剂A。按实施例1所制吸着剂A经长期使用后,活性炭表面出现少量粉化现象。实施例2按实施例1制备吸着剂A,将2份聚丙烯酸酯溶于60份水中,与A充分混合放置4小时后,在烘炉中160℃烘干4小时。制得吸着剂B。吸着剂B表面光滑、无粉化现象。实施例3按实施例1 所制得的吸着剂A装填于净化器,在空速48000h-1,进口气体浓度SO2=2.69ppb、H2S=1.73ppb时,测试表明净化后H2S和SO2、SOx均小于1ppb,见表1。表1 使用本专利技术脱硫剂前后空气中硫化物浓度监测数据 实施例4按实施例2所制备吸着剂装填于净化器,在空速48000h-1,SO2浓度3ppb,H2S浓度2ppb条件下,经688天使用后,H2S和SO2分别小于1ppb和2ppb。见表2。表2 使用本专利技术脱硫剂后空气中硫化物浓度监测数据 权利要求1.一种常温、无铬、在高空速(50000h-1)下使用,可将空气中的H2S、SO2净化至十亿分之几(ppb级)的硫化物吸着剂,其特征是以特种煤质活性炭为载体,负载一种以上过渡金属元素、碱金属的水溶性化合物及聚丙烯酸酯,其负载量分别为0.3~30%、1~40%、0.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着剂,其特征是其负载的过渡金属为Fe、Co、Ni、V、Cu、Zn、Mo、W中一种以上的水溶性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着剂,其特征是碱金属的可溶性化合物为KNO3、Na2CO3、KI、LiCl、KOH、NaOH、LiOH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着剂,其特征是载体特种煤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到1100~1200m2/g,表面富有含氧基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着剂,其特征是浸渍搁置时间为3~24小时,在鼓风干燥箱或沸腾炉里、空气气氛中干燥1~15小时,温度为80~16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脱硫吸着剂是在特种煤质活性炭上浸渍一种以上过渡金属和碱金属的化合物及聚丙烯酸酯(重量分别占活性炭载体重量的3~30%、1~40%、0.2~10%),制备方法是用水溶性过渡金属、钾化合物与聚丙烯酸酯分别浸渍或共浸于载体活性炭,在80~160℃在空气中干燥活化而成。该吸着剂脱硫反应速度快,具有净化空气中的H文档编号B01D53/04GK1454705SQ02116740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马兰, 郭坤敏, 袁存乔, 刘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温、无铬、在高空速(50000h↑[-1])下使用,可将空气中的H↓[2]S、SO↓[2]净化至十亿分之几(ppb级)的硫化物吸着剂,其特征是以特种煤质活性炭为载体,负载一种以上过渡金属元素、碱金属的水溶性化合物及聚丙烯酸酯,其负载量分别为0.3~30%、1~40%、0.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兰郭坤敏袁存乔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七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