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069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多条数据线、多条读取线及多条栅极线;其中,每两相邻像素间轮流配置数据线及读取线;每一数据线两侧的两相邻像素耦接同一条数据线但耦接不同栅极线;至少一部分该读取线耦接其两侧的两相邻像素其中之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像素阵列的触控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为目前广泛使用的显示装置,随着触控屏幕技术的成熟,使得各种移动电子装置,例如多媒体播放器、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PDA),几乎均搭载有触控式液晶屏幕以增加使用便利性。现有触控式液晶屏幕在显示面板外侧额外设置触控面板(touch panel),其称为外挂式触控屏幕,其中电阻式及电容式触控面板因制程简单且成本较低而被广泛使用于不同的终端应用上。然而,由于额外的触控面板会增加触控屏幕的整体厚度及降低显示装置的透光率而影响其亮度表现,因此业界提出了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 touch panel)以解决此问题。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一种现有内嵌式触控面板中像素阵列9的示意图。该像素阵列9 一般包括多个子像素群且每一子像素群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及蓝色子像素B,其中红色子像素R及蓝色子像素B不具有触控感测单元而绿色子像素G具有触控感测单元90。该像素阵列9包括多条数据线91及多条栅极线92以定义这些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及蓝色子像素B,其中,水平依次排列的三个相邻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 及蓝色子像素B,可定义为一个子像素群。如图1所示,每一子像素群还包括读取线93,位于子像素区域内,例如位于该绿色子像素G内,以输出触控感测单元90所读取的触控信号; 像素晶体管94用以控制数据线91的灰阶数据输入至像素电极95。由于每一子像素群中包括读取线93,其位于子像素区内,这将导致像素开口率(aperture ratio)降低;再者,如果要再增加面板触控能力的分辨率,则每一子像素群必须再增加至少一个触控感测单元和与其耦接的读取线,例如在每一子像素群的红色子像素R内再增加触控感测单元和读取线 (图未示),此时像素开口率将再降低。此外,由于读取线93与数据线91皆位于同一像素区内(例如在绿色子像素G内),两者相互平行且相隔距离甚近,两导线间所存在的耦合效应可能会导致触控信号失真而造成误判触碰事件的情形。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相较于传统内嵌式触控面板具有较高开口率且可降低读取线与数据线间的耦合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其可增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开口率。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栅极线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其可降低像素间耦合效应,由此增加显示画面的均勻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像素阵列,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配置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及第四像素、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读取线、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该第一数据线延伸于垂直方向设置于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间并耦接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该第二数据线延伸于该垂直方向设置于该第三像素及该第四像素间并耦接该第三像素及该第四像素。该读取线延伸于该垂直方向设置于该第二像素及该第三像素间并耦接该第二像素或第三像素,其中该第二像素与该第三像素间并无设置任何数据线。该第一栅极线耦接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三像素。该第二栅极线耦接该第二像素及该第四像素。 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像素阵列,包括以阵列配置的多个像素、沿水平方向配置的多条数据线、多条读取线平行这些数据线及多条栅极线垂直这些数据线;其中,沿该水平方向的每两相邻像素间轮流配置数据线及读取线;每一数据线两侧的两相邻像素耦接同一条数据线但耦接不同栅极线;至少一部分读取线耦接该读取线两侧的两相邻像素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以阵列配置的多个像素、多条栅极线、耦接这些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多条数据线及多条读取线。这些像素中沿水平方向以每两像素为一像素组且每一像素均耦接一条栅极线。这些数据线分别设置于该像素组的两像素间,其中, 每一像素组的两像素耦接同一条数据线但耦接不同栅极线。这些读取线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两相邻像素组间且至少一部分读取线耦接与其相邻的两像素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像素阵列适用于利用栅极驱动器,例如栅极驱动IC(gate driver IC) 或集成栅极驱动电路(integrated gate driver)驱动的内嵌式触控面板(in cell touch panel)。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中,当配置于该读取线两侧的两相邻像素其中之一为蓝色子像素时,该读取线耦接该蓝色子像素;当配置于该读取线两侧的两相邻像素其中之一为绿色子像素时,该读取线不耦接该绿色子像素。该读取线所耦接的像素还包括触控感测单元用以感测电压变化(例如电阻式触控面板或接触式触控面板)、电流变化(例如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强度变化(例如光学式触控面板)或声波强度变化(例如表面声波式触控面板)等,该读取线耦接该触控感测单元以输出触控信号。此外,该读取线与该触控感测单元间可另设置读取晶体管,其受到该栅极线的控制以决定是否输出该触控信号至该读取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触控面板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示意图;图3a 3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感测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10'触控面板11 栅极驱动器12 源极驱动器13、13'像素阵列130 感测单元131 触控传感器132 读取晶体管14 像素晶体管15 液晶电容16辅助电容 17 像素电极w 像素宽度r像素电极宽度Gn Gn+7 栅极线Dn Dn+5数据线Rn Rn+2 读取线R、R'、R〃读取线Plil-P2il2像素9像素阵列90 触控感测单元 91数据线92 栅极线93读取线94 像素晶体管95像素电极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让本专利技术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将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相同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各图示中仅显示了部份构件并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说明不直接相关的构件。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的电路示意图,而图2b再将图2a的每一像素的像素结构进一步绘出示意。如图2a所示,该触控面板10包括栅极驱动器11、源极驱动器12及像素阵列13,其为主动式像素阵列(active matrix) 0该栅极驱动器11通过延伸于水平方向且平行排列的多条栅极线Gn Gn+5在扫描期间依次输出扫描信号至该像素阵列13的每行像素;该源极驱动器12通过延伸于垂直方向且平行排列的多条数据线Dn Dn+5输出所欲显示的灰阶数据至该像素阵列13的每列像素,其中所述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根据图2a及图2b 来界定。可以了解的是,该栅极驱动器11及该源极驱动器12受到时序控制器(Tcon)的控制。这些栅极线Gn Gn+5及这些数据线Dn Dn+5大致相互垂直以界定该像素阵列13的多个像素。该触控面板10还包括多条读取线Rn Rn+2延伸于该垂直方向并与多条数据线 Dn Dn+5大致平行,用以输出与其耦接的感测单元130所感测的触控信号。可以了解的是, 图2a及图2b中的这些栅极线Gn Gn+5、数据线Dn Dn+5、读取线Rn Rn+2及感测单元1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的像素阵列,包括: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及第四像素,沿水平方向依次配置;第一数据线,延伸于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像素及所述第二像素间并耦接所述第一像素及所述第二像素;第二数据线,延伸于所述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像素及所述第四像素间并耦接所述第三像素及所述第四像素;读取线,延伸于所述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像素及所述第三像素间并耦接所述第二像素或第三像素,其中所述第二像素与所述第三像素间并无设置任何数据线;第一栅极线,耦接所述第一像素及所述第三像素;以及第二栅极线,耦接所述第二像素及所述第四像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一中林松君游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