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89868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特别是一种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主机子系统、连接主机子系统的监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其中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检测传感器,构成监测子系统;所述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环境控制装置,构成控制子系统;所述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视频装置、语音通信装置及组网系统,构成通信子系统。能实时采集各参数传感器数据和人员数量信息,监控和自动调节生存环境参数,通过与井下传输网络,将监测数据、语音视频信息传输到井上安全监控中心并接受控制指令,是保障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安全生产和紧急避险的必备核心系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特别是一种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起源于美国并广泛应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延长井下灾变幸存者的生命时间,提高外部救援的成功率。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也得到大力推广,我国煤矿安监局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建设井下“六大安全系统”,其中紧急避险系统是重点,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是紧急避险系统的基本组成,而基于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目前,从国外进口的移动救生舱仅有几个传感器,达不到井下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控制生存环境参数的要求;而国内已有的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监测,如专利号200910087321. 9所公开的一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其具有安全数据采集传输、卫星电话指挥调度、视频现场查看的三项功能,为煤炭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管手段、解决方案,不具备监测控制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生存环境参数的功能;当前国内开发出来的移动式应急救生舱监控装置,如CN 101825000 A所公开的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控制系统,仅局限于移动救生舱内生存环境控制,不能与井上通信联系,井上救援人员无法及时了解井下舱内环境及待救人员的情况,且移动救生舱内生存环境的控制需待救人员人工控制。专利号 200820090571. 9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矿井硐室多功能避难救生舱,为在矿井硐室内设置的嵌入式充气避难救生舱体,在救生舱体上设有救生舱体支架和双层密封门,在密封门卜设有密封拉链和观察窗VI,在救生舱体上设置有穿过救生舱体的压风管路接口、通讯数据线接口、救生舱体充气孔和救牛舱排气阀,在救生舱内部设有双路供氧及C02净化气系统、电力载波通讯机、UPS电源、RFID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仪、密封生理排泄器和生存食品储备柜,双路供氧系统上设置有空气、氧气集中供氧面罩,该专利采用电力载波通讯与井上救援人员联系,然而一旦发生矿难,井下电力系统通常被破坏,通讯必将终断。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在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无法满足国内煤矿和非煤矿山对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安全要求,相关单位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能实时采集多种环境数据和人员数量信息,监控救生舱(或硐室)内氧气供给和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空调系统和降温除湿装置的工作过程及状态,自动调节生存环境参数,通过与井下传输网络联网,将监测数据、语音视频信息传输到井上安全监控中心并接受控制指令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监测控制系统的不足,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监测控制系统,对人员生命负责完善监测监控功能和自动调节生存环境参数,为外部救援准备高可靠通信系统,提高可靠性和减少维护工作量,整合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为一体,在系统功能性、可靠性、实用性方面满足国内煤矿和非煤矿山对井下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的安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是由依序相连的过渡舱、生存舱和设备舱构成,所述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由主机装置、 显示屏和操纵面板、电源所构成的主机子系统、连接所述主机子系统的监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检测传感器, 构成所述监测子系统;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环境控制装置, 构成所述控制子系统;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视频装置、语音通信装置及组网系统,构成通信子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监测子系统中的各种检测传感器包括设于过渡舱的过渡舱多参数传感器、设于生存舱的生存舱多参数传感器、人员定位系统、设于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外的多参数传感器;所述智能接口包括连接主机装置并受主机装置控制的RS232/RS485串口、CAN总线接口,所述主机装置通过所述RS232/RS485串口、CAN总线接口和过渡舱多参数传感器、生存舱多参数传感器、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外多参数传感器、人员定位系统连接。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子系统中的各种环境控制装置包括空调系统和降温除湿装置、进风排风风机、外接压风和供水装置、空气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装置、生存舱照明灯、设备舱照明灯、报警指示灯、空气正压控制、舱内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装置、二氧化碳处理装置、高压空气瓶控制装置、高压纯氧气瓶控制装置、化学制氧控制装置、厕所除臭灭菌控制装置及及电磁阀和调压阀;;所述智能接口包括与主机装置连接并受主机装置控制的模拟量接口和开关量接口,所述智能接口的开关量接口通过控制开关连接并控制所述生存舱照明灯、进风排风风机、外接压风和供水装置及报警指示灯,通过控制开关和电磁阀连接并控制空气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装置、舱内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智能接口的模拟量接口和开关量接口通过控制开关和电磁阀连接并控制所述空气正压控制、空调系统和降温除湿装置、二氧化碳处理装置、高压空气瓶控制装置、高压纯氧气瓶控制装置、化学制氧控制装置、厕所除臭灭菌控制装置。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智能接口还包括连接主机装置并受主机装置控制的CAN总线接口、网络接口、语音/视频接口 ;所述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的语音/视频接口和IP摄像机和视频系统、有线/无线语音通信系统连接; 所述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的网络接口和RS485接口与组网系统和井下传输网络联网,并与井上安全监控中心通信,接受控制指令。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子系统中的主机装置是由高性能处理器所组成的主机装置,并装有稳定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所述高性能处理器是ARM处理器;所述主机装置、LCD触摸屏和操纵控制面板安装固定在防爆盒内。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是由主机装置监控的井下供电主电源和大容量蓄电池的备份电源所构成智能电源。前述的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监测子系统中的过渡舱多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是由依序相连的过渡舱、生存舱和设备舱构成,所述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由主机装置、显示屏和操纵面板、电源所构成的主机子系统、连接所述主机子系统的监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检测传感器,构成所述监测子系统;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各种环境控制装置,构成所述控制子系统;所述主机子系统的主机装置通过智能接口连接视频装置、语音通信装置及组网系统,构成通信子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金力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