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8804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该主机包括:防爆结构外壳、主板、接口组、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显示模块及操作控制面板。主板设置于防爆结构外壳的内部空间中;接口组包括多个接口,各接口均与主板连接,主板通过接口组与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被监测控制的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传输;通信模块与主板连接,主板通过通信模块与井上的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电源管理模块为主机中的用电元件提供电力资源;显示模块与主板连接;操作控制面板与主板连接,用于为主板提供用户输入信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煤矿等行业设置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非常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处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井下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历年来由于井下安全生产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是非常客观的。为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家要求各煤矿等企业建设井下六大安全系统,以尽可能的降低井下安全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我国在建设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建设井下六大安全系统的需求,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能够满足现有的建设井下六大安全系统的需求,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满足建设井下六大安全系统的需求,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煤矿等行业设置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监测控制系统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防爆结构外壳;主板,设置于所述防爆结构外壳的内部空间中;接口组,包括多个接口,接口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井下移动救生舱或固定避难硐室的被监测控制的电子设备连接;通信模块,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与井下传输网络连接,该井下传输网络与井上的安全监控系统连接;为所述主机中的用电元件提供电力资源的电源管理模块;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板连接;为所述主板提供用户输入信息的操作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金力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