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2873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属于矿山技术领域。矿井巷道中设置卸矿硐室和通向卸矿硐室的轨道,卸矿硐室设置溜矿井口,该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对开活动安全门、防护栏和格筛,对开活动安全门和防护栏连接后将卸矿硐室围住,活对开活动安全门由左门和右门对称组合而成,左门和右门底部连接设置在卸矿硐室地板上的导杆,左门、右门上部分别连接门杆、滑轮座,滑轮座上通过轴销设有两个滑轮,滑轮座顶部分别设有竖条,左门上的竖条连接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皮带下带,右门上的竖条连接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皮带上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预防坠井事故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属于矿山

技术介绍
据统计,矿山坠井事故在矿山伤亡事故中所占比例:在金属矿山约占11%,在非金属矿山约占12.6%,分别居矿山事故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因此,必须研制简单实用,使用方便的防坠井装置,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矿山坠井事故的发生,这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技术提供的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它是在溜矿井口上方设置格筛、固定栏栅、驱动装置、导轨、滑动轮、左右轮、皮带、左右门等等构成活动安全门,形成预防坠井事故的防护装置。能有效地预防人员坠井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容易维护,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该装置在溜矿井口上方设置格筛、固定栏栅、驱动装置、导轨、滑动轮、左右轮、皮带、左右门等等构成活动安全门,形成预防坠井事故的防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矿井巷道2中设置卸矿硐室16和通向卸矿硐室16的轨道1,卸矿硐室16设置溜矿井口 19,该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对开活动安全门、防护栏和格筛18,对开活动安全门包括两扇门、门杆、滑轮座、滑轮、轴销、竖条、导轨4、竖杆和横杆8,动力传输系统包括轮座、轮、轮销轴、机座吊杆42、机座横杆、机座纵杆44、机座28、电机27、主动轮26、从动轮32和皮带;所述卸矿硐室16与轨道I相接的一面设有安全防护系统,对开活动安全门和防护栏连接后将卸矿硐室16围住,活对开活动安全门由左门3和右门39对称组合而成,左门3和右门39底部连接设置在卸矿硐室16地板上的导杆20,左门3、右门39上部分别连接门杆、滑轮座(左门3上部连接左门杆15、左滑轮座14,右门39上部连接右门杆38、右滑轮座37),滑轮座上通过轴销设有两个滑轮(左滑轮座14通过左轴销I 22和左轴销II 23设有左滑轮I 21和左滑轮II 5,右滑轮座37通过右轴销I 40和右轴销II 35设有右滑轮I 41和右滑轮II 34),滑轮座顶部分别设有竖条,卸矿硐室16顶板上设置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底部设置导轨4,中部设置横杆8,滑轮座位于导轨4上且滑轮座上的滑轮能延导轨4滑动;左门3和右门39两侧分别相靠防护栏的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的端内侦U (左门3和右门39与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不位于同一排,左门3和右门39更靠近溜矿井口 19,即更靠后,左门3和右门39与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密封连接),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呈L型,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末端连接在卸矿硐室16的墙面上,溜矿井口 19顶端设有格筛18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横杆8的两端设置有左轮座10和右轮座31,左轮座10通过左轮销轴46与左轮6铰接,右轮座31通过右轮销轴33与右轮47铰接,左轮6与右轮47通过皮带连接,左门3上的滑轮座顶部竖条通过夹块(左上夹块11和左下夹块13)连接皮带下带12,右门39上的滑轮座顶部竖条通过夹块(右上夹块24和右下夹块25)连接皮带上带7,卸矿硐室16顶板上设置机座吊杆42、机座右横杆43、机座纵杆44、机座左横杆45、机座28、右竖杆30和横杆8相连构成电机27的支架,电机27轴上连接主动轮26,右轮销轴33上设置从动轮32,主动轮26与从动轮32通过传输带29连接。所述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中间位置设有能打开和闭合的窗口,打开窗口用于卸矿。该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卸矿工作时,当翻斗式矿车沿轨道I到达卸矿硐室16,停止在活动安全门前,开动电机27,皮带转动,左门3和右门39对向开启,车箱的内的矿石卸入溜矿井口 19进到溜矿井中,卸矿完毕,使电机27反向转动,将左门3和右门39对向闭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容易维护,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视不意图;图5是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中:1-轨道,2-巷道,3-左门,4-导轨,5-左滑轮II,6-左轮,7-上带,8-横杆,9-左竖杆,10-左轮座,11-左上夹块,12-下带,13-左下夹块,14-左滑轮座,15-左门杆,16-卸矿硐室,17-左栏栅,18-格筛,19-溜矿井口,20-导杆,21-左滑轮I,22-左轴销I,23-左轴销II,24-右上夹块,25-右下夹块,26-主动轮,27-电机,28-机座,29-传输带,30-右竖杆,31-右轮座,32-从动轮,33-右轮销轴,34-右滑轮II,35-右轴销II,36-右栏栅,37-右滑轮座,38-右门杆,39-右门,40-右轴销I,41-右滑轮I,42-机座吊杆,43-机座右横杆,44-机座纵杆,45-机座左横杆,46-左轮销轴,47-右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该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矿井巷道2中设置卸矿硐室16和通向卸矿硐室16的轨道1,卸矿硐室16设置溜矿井口 19,该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对开活动安全门、防护栏和格筛18,对开活动安全门包括两扇门、门杆、滑轮座、滑轮、轴销、竖条、导轨4、竖杆和横杆8,动力传输系统包括轮座、轮、轮销轴、机座吊杆42、机座横杆、机座纵杆44、机座28、电机27、主动轮26、从动轮32和皮带;所述卸矿硐室16与轨道I相接的一面设有安全防护系统,对开活动安全门和防护栏连接后将卸矿硐室16围住,对开活动安全门由左门3和右门39对称组合而成,左门3和右门39底部连接设置在卸矿硐室16地板上的导杆20,左门3、右门39上部分别连接门杆、滑轮座(左门3上部连接左门杆15、左滑轮座14,右门39上部连接右门杆38、右滑轮座37),滑轮座上通过轴销设有两个滑轮(左滑轮座14通过左轴销I 22和左轴销II 23设有左滑轮I 21和左滑轮II 5,右滑轮座37通过右轴销I 40和右轴销II 35设有右滑轮I 41和右滑轮II 34),滑轮座顶部分别设有竖条,卸矿硐室16顶板上设置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底部设置导轨4,中部设置横杆8,滑轮座位于导轨4上且滑轮座上的滑轮能延导轨4滑动;左门3和右门39两侧分别相靠防护栏的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的端内侦U (左门3和右门39与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不位于同一排,左门3和右门39更靠近溜矿井口 19,即更靠后,左门3和右门39与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密封连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矿井巷道(2)中设置卸矿硐室(16)和通向卸矿硐室(16)的轨道(1),卸矿硐室(16)设置溜矿井口(19),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对开活动安全门、防护栏和格筛(18),对开活动安全门包括两扇门、门杆、滑轮座、滑轮、轴销、竖条、导轨(4)、竖杆和横杆(8),动力传输系统包括轮座、轮、轮销轴、机座吊杆(42)、机座横杆、机座纵杆(44)、机座(28)、电机(27)、主动轮(26)、从动轮(32)和皮带;所述卸矿硐室(16)与轨道(1)相接的一面设有安全防护系统,对开活动安全门和防护栏连接后将卸矿硐室(16)围住,活对开活动安全门由左门(3)和右门(39)对称组合而成,左门(3)和右门(39)底部连接设置在卸矿硐室(16)地板上的导杆(20),左门(3)、右门(39)上部分别连接门杆、滑轮座,滑轮座上通过轴销设有两个滑轮,滑轮座顶部分别设有竖条,卸矿硐室(16)顶板上设置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左竖杆(9)和右竖杆(30)底部设置导轨(4),中部设置横杆(8),滑轮座位于导轨(4)上且滑轮座上的滑轮能延导轨(4)滑动;左门(3)和右门(39)两侧分别相靠防护栏的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的端内侧,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呈L型,左栏栅(17)和右栏栅(36)末端连接在卸矿硐室(16)的墙面上,溜矿井口(19)顶端设有格筛(18);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横杆(8)的两端设置有左轮座(10)和右轮座(31),左轮座(10)通过左轮销轴(46)与左轮(6)铰接,右轮座(31)通过右轮销轴(33)与右轮(47)铰接,左轮(6)与右轮(47)通过皮带连接,左门(3)上的滑轮座顶部竖条通过夹块连接皮带下带(12),右门(39)上的滑轮座顶部竖条通过夹块连接皮带上带(7),卸矿硐室(16)顶板上设置机座吊杆(42)、机座右横杆(43)、机座纵杆(44)、机座左横杆(45)、机座(28)、右竖杆(30)和横杆(8)相连构成电机(27)的支架,电机(27)轴上连接主动轮(26),右轮销轴(33)上设置从动轮(32),主动轮(26)与从动轮(32)通过传输带(2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日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