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避灾硐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56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避灾硐室,所述巷道避灾硐室包括:第一过渡室和第二过渡室,第一过渡室和第二过渡室中的每一个内设有前防火门和后防火门;生活室,生活室的第一端与第一过渡室相连且第二端与第二过渡室相连,生活室内设有水坑;压风供氧系统,压风供氧系统包括压风管以及设在压风管上的控制阀、减压阀、消音器和过滤装置;压缩供氧系统,压缩供氧系统设在生活室内;排气管,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生活室内且排气端依次穿过后防火门和前防火门且与巷道连通;供水管;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水坑连通且另一端伸入巷道;和检测报警系统。所述巷道避灾硐室能够有效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巷道避灾硐室
技术介绍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提供可供矿工安全避险的巷道避灾硐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的巷道避灾硐室。根据本技术的巷道避灾硐室包括:与巷道连通的第一过渡室和第二过渡室,所述第一过渡室和所述第二过渡室中的每一个内设有前防火门和后防火门,所述前防火门位于所述巷道与所述后防火门之间;u型的生活室,所述生活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室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过渡室相连,所述生活室内设有水坑,所述生活室的壁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孔;压风供氧系统,所述压风供氧系统包括由外部伸入所述生活室内的压风管以及设在所述压风管上的控制阀、减压阀、消音器和过滤装置;压缩供氧系统,所述压缩供氧系统设在所述生活室内且包括多个氧气瓶;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生活室内,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依次穿过所述后防火门和所述前防火门且与所述巷道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位于所述生活室内的单向阀;由外部伸入所述生活室内的供水管;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坑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巷道;和检测报警系统,所述检测报警系统设在所述生活室内,所述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报警器以及与所述报警器相连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和大气压力检测器。根据本技术的巷道避灾硐室能够有效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巷道避灾硐室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生活室包括主室、与所述第一过渡室相连的第一子室以及与所述第二过渡室相连的第二子室,所述主室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过渡室、所述第二过渡室、所述第一子室和所述第二子室中的每一个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主室的长度方向。所述压风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室和所述第二过渡室之外的主管以及与所述主管相连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依次经由所述第一过渡室和所述第一子室伸入所述主室内,所述第二支管依次经由所述第二过渡室和所述第二子室伸入所述主室内,其中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中的每一个通过控制阀依次与减压阀、消音器和过滤装置相连。所述主室内具有氧气瓶储存室,多个所述氧气瓶设在所述氧气瓶储存室内,其中每个所述氧气瓶上设有压力表和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上设有减压阀、流量调节阀和开关阀。所述巷道避灾硐室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供水管连通的水龙头和净水器,所述供水管的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室、所述第二过渡室和所述生活室之外的部分埋设在地下。所述排气管为两个,一个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一子室内,另一个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二子室内,每个所述排气管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巷道内,所述第一子室和所述第二子室中的每一个内设有所述水坑,所述排水管为两个,每个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单向阀,一个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室内的所述水坑相连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巷道的排水沟内,另一个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室内的所述水坑相连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巷道的排水沟内。所述生活室内设有照明灯,所述供水管、所述压风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照明灯通过锚杆安装在所述生活室的壁上,所述锚杆伸入所述生活室的壁内的长度大于等于600毫米。所述巷道避灾硐室进一步包括电源硐室,所述电源硐室与所述生活室连通,其中所述电源硐室内设有蓄电池、动力箱和主机柜。所述巷道避灾硐室进一步包括集便器室,所述集便器室与所述生活室连通,所述集便器室内设有集便器。所述生活室内进一步设置电话、无线通信系统、食品、急救药品、灭火器、担架、空气净化装置和座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沿E-E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沿F-F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包括与巷道20连通的第一过渡室1015和第二过渡室1016、U型的生活室102、压风供氧系统、压缩供氧系统、排气管1051、由外部伸入生活室102内的供水管1061、排水管1052和检测报警系统107。第一过渡室1015和第二过渡室1016中的每一个内设有前防火门1011和后防火门1012,前防火门1011位于巷道20与后防火门1012之间。生活室102的第一端与第一过渡室1015相连,生活室102的第二端与第二过渡室1016相连,生活室102内设有水坑1021,生活室102的壁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孔。该压风供氧系统包括由外部伸入生活室102内的压风管104以及设在压风管104上的控制阀、减压阀、消音器和过滤装置1041。该压缩供氧系统设在生活室102内,该压缩供氧系统包括多个氧气瓶1091。排气管1051的进气端位于生活室102内,排气管1051的排气端依次穿过后防火门1012和前防火门1011且与巷道20连通,排气管1051上设有位于生活室102内的单向阀。排水管1052的一端与水坑1021连通,排水管1052的另一端伸入巷道20。检测报警系统107设在生活室102内,检测报警系统107包括报警器以及与报警器相连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和大气压力检测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可以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透水、瓦斯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时,为矿工提供安全避灾场所、空气、水和电力。而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通过设置检测报警系统107,从而可以实时监测生活室102内的环境,并可以提醒生活室102内的人员根据检测报警系统107的检测值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能够有效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巷道避灾硐室10包括与巷道连通的过渡室101、生活室102、制冷硐室103、压风供氧系统、压缩供氧系统、排气管1051、由外部伸入生活室102内的供水管1061、排水管1052、检测报警系统107、电源硐室1081和集便器室1084。如图1和图8所示,过渡室101内可以设有前防火门1011和后防火门1012,前防火门1011位于巷道20与后防火门1012之间。如图3、图6和图10所示,过渡室101内还可以设有防火门1013和防水门1014,防火门1013位于巷道20与防水门1014之间。其中,防火门的尺寸可以是2200*2000⑶,防火门的门框可以由耐火砖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巷道避灾硐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巷道连通的第一过渡室和第二过渡室,所述第一过渡室和所述第二过渡室中的每一个内设有前防火门和后防火门,所述前防火门位于所述巷道与所述后防火门之间;U型的生活室,所述生活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室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过渡室相连,所述生活室内设有水坑,所述生活室的壁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孔;压风供氧系统,所述压风供氧系统包括由外部伸入所述生活室内的压风管以及设在所述压风管上的控制阀、减压阀、消音器和过滤装置;压缩供氧系统,所述压缩供氧系统设在所述生活室内且包括多个氧气瓶;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生活室内,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依次穿过所述后防火门和所述前防火门且与所述巷道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位于所述生活室内的单向阀;由外部伸入所述生活室内的供水管;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坑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巷道;和检测报警系统,所述检测报警系统设在所述生活室内,所述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报警器以及与所述报警器相连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和大气压力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朱瑞军高波郭雷刘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