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671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需要以下端为基准对打印头进行入座调整的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盒具有:压辊(15),在将所述带盒安装于带打印装置(1)的状态下,带打印装置(1)的打印头(22)夹着打印带(T)和墨带(R)与其离开接触自如地抵接;盒壳体(16),其收纳有打印带(T)、墨带(R)以及压辊(15);以及贯穿开口(17),其形成于盒壳体(16),供打印头(22)贯穿,打印头(22)抵接的压辊(15)的被抵接部分(10)相对于打印头(22)面对的贯穿开口(17)的头容纳部(72)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搭载压辊的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带盒,公知有以下带盒在形成于盒壳体的贯通开口(贯穿开口) 中贯穿热敏头(打印头)并安装于带打印装置后,向带盒的压辊侧按压热敏头来设为打印状态(参照专利文献1)。该带盒通过由上壳体和入座侧的下壳体构成的盒壳体构成外形。在上壳体形成有热敏头贯穿的上侧贯通开口,在下壳体形成有热敏头贯穿的下侧贯通开口。上侧贯通开口形成为热敏头抵接的压辊的被抵接部分突出,下侧贯通开口以压辊的被抵接部分不突出的方式,从上侧贯通开口稍微伸出形成。由此,防止在将带盒安装到带打印装置时,位于压辊附近的墨带(ink ribbon)挂卡到其他部件上。在安装了该带盒的带打印装置中,入座调整带盒,使得热敏头(头主体)与压辊 (橡胶辊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并且热敏头的下端部不干扰构成下侧贯通开口的下壳体的边缘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69号公报但是,在能够安装厚带盒(宽度较宽的打印带)和薄带盒(宽度较窄的打印带) 的带打印装置中,是按照厚带盒来设置热敏头的。由此,薄带盒需要以下端为基准进行入座调整,使得下壳体的边缘端不干扰热敏头的下端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不能以中间位置为基准将热敏头抵接(按压)于压辊(打印带),不能适当地进行打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以下端为基准对打印头进行入座调整的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带盒的特征在于,该带盒具有压辊,其在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状态下, 夹着打印带和墨带与带打印装置的打印头离开/接触自如地抵接;盒壳体,其收纳有打印带、墨带以及压辊;以及贯穿开口,其形成于盒壳体上,供打印头贯穿,打印头抵接的压辊的被抵接部分,相对于抵接于压辊时打印头面对的贯穿开口的头容纳部突出。根据该结构,打印头抵接的压辊的被抵接部分相对于打印头面对的贯穿开口的头容纳部突出,因此抵接于压辊的打印头不会干扰头容纳部。因此,不需要以下端为基准对打印头进行入座调整,能够使压辊和打印头相互以中间位置为基准对准位置。由此,能够与头宽度或带宽度无关地适当实施打印。此时,优选盒壳体具有入座面侧的第1壳壁和与第1壳壁平行的第2壳壁,压辊由形成于第1壳壁上的第1轴承孔和形成于第2壳壁上的第2轴承孔旋转自如地双支点支承, 头容纳部由第1壳壁的贯穿开口侧的边缘端和第2壳壁的贯穿开口侧的边缘端构成,具有与第1轴承孔连通的第1连通部位和与第2轴承孔连通的第2连通部位。根据该结构,即使不增大压辊的外形,即,即使被形成于第1壳壁的第1轴承孔和形成于第2壳壁的第2轴承孔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压辊直径较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抵接于压辊的打印头干扰头容纳部。换言之,能够使压辊的被抵接部分相对于贯穿开口的头容纳部可靠地突出。此时,优选头容纳部形成为在非接触状态下与抵接于压辊的打印头成对峙的形状。根据该结构,不仅对于打印头的头主体(发热元件部),而且对于保持头主体的保持架部(保持部件),也能够防止干扰头容纳部。此时,优选盒壳体还具有使送带路径面对于被抵接部分附近的方式,进行所述墨带送带的送带引导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墨带松弛的情况下,墨带也通过打印头的按压(抵接)向压辊侧松弛,因此,在带打印装置上进行拆装时墨带不会成为障碍。本专利技术的带打印装置是可利用多种厚度不同的上述带盒的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打印装置具有带安装部,其拆装自如地安装带盒中的任意一个;打印头,其突出设置于带安装部,具有与所安装的最大厚度的带盒中的第1壳壁和第2壳壁的内表面之间对应的长度;以及引导突起,其突出设置于带安装部,具有与第1壳壁的厚度对应的高度, 并且,面对所安装的带盒的第1连通部位,引导压辊的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与打印带的宽度无关地使压辊和打印头相互以中间位置为基准对准位置,不会损伤打印品质。此外,即使由于第1连通部位而切去第1轴承孔的一部分, 通过面对第1连通部位的引导突起,也不会在压辊的旋转中产生抖动。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的(a)和(b)是标准盒的正反立体图,图2的(c)是示意性示出压辊与打印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3的(a)和(b)是特殊盒的正反立体图,图3的(c)是示意性示出压辊与打印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4是带盒的俯视图。图5是贯穿开口周围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变形例的带打印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变形例的压辊与打印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 带打印装置;3 盒安装部;10 被抵接部分;15 压辊;16 盒壳体;17 贯穿开口 ;22 打印头;43 送带引导部;44 下壳壁;46 上壳壁;57 下压辊轴承孔;58 上压辊轴承孔;72 头容纳部;73 下侧连通部位;74 上侧连通部位;75 引导突起;R 墨带;T 打印市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以及安装有该带盒的带打印装置。该带打印装置一边从所安装的带盒输送打印带和墨带一边进行打印,切断打印带的打印完成部分,制成标签(带片)。如图1所示,带打印装置1具有形成壳体的壳体2 ;盒安装部3 (带安装部),其凹入形成在壳体2的上表面,拆装自如地安装收纳有打印带T等的带盒11 ;开闭盖4,其对盒安装部3进行开闭;打印机构5,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盒安装部3中的打印头22,对打印带 T进行打印;送带机构6,其从带盒11对打印带T 一边进行输送一边进行送带;切断机构7, 其切断打印完成的打印带T ;键盘8,其输入打印信息;以及显示器9,其显示输入结果。用户在用键盘8输入打印信息后,一边用显示器9确认打印信息一边执行打印动作。带盒11具有带体12,其将打印带T卷绕在带芯18上而成;色带体13,其将墨带 R卷绕在色带输送芯19上而成;色带卷取芯14,其卷取使用后的墨带R ;压辊15,其从带体 12对打印带T 一边进行输送一边进行送带;盒壳体16,其收纳有带体12、色带体13、色带卷取芯14以及压辊15 ;以及贯穿开口 17,其形成在盒壳体16上,贯穿打印头22 (具体情况将在后面描述)。另外,带盒11准备了收纳有带宽度窄的打印带T的薄的标准盒11A、和收纳有带宽度宽的打印带T的厚的特殊盒11B(参照图1)。盒安装部3与带盒11形成为互补形状,在底板沈上具有定位突起21,其对带芯 18进行定位;打印头22,其被头罩20覆盖;压辊驱动轴23,其与打印头22对峙,驱动压辊 15旋转;以及色带卷取驱动轴M,其经由色带卷取芯14对墨带R进行卷取驱动。此外,在盒安装部3的底板沈上,与盒壳体16的厚度对应地,设置有提高带盒11 (标准盒11A)的多个提高凸部25以及检测带盒11类别的检测单元(省略图示)。并且,在底板沈的下侧, 内置有使压辊驱动轴23和色带卷取驱动轴M旋转的电机驱动的送带机构6。打印头22是所谓的热敏头,具有成列设置有发热元件的头主体31、在前端部保持头主体31的保持部件32、以及在其基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保持部件32的头支撑轴33 (参照图4)。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是在保持部件32上卡合有头释放机构,与上述开闭盖4的开闭连动,头主体31 (打印头22)离开压辊15或与压辊15接触。并且,保持部件32在上下中间位置摆动自如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带盒具有:压辊,其在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状态下,夹着打印带和墨带与带打印装置的打印头离开/接触自如地抵接;盒壳体,其收纳有所述打印带、所述墨带以及所述压辊;以及贯穿开口,其形成于所述盒壳体上,供所述打印头贯穿,所述打印头抵接的所述压辊的被抵接部分,相对于抵接于所述压辊时所述打印头面对的所述贯穿开口的头容纳部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袖山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