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689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盒。当打印时,带盒(1)中的墨带(6)在与馈送部侧引导肋(63)接触的同时沿方向(D)行进且被弯曲和引导。如果在引导肋(63)的中央设置凸起部,则即使产生行进不对准,墨带(6)的行进也被朝向引导肋(63)的中央部引导且校正不对准。然后,墨盒(6)在与中间引导肋(62)和排出狭缝侧引导肋(61)接触的同时沿方向(D)行进且被弯曲和引导。如果引导肋(62)和引导肋(61)是没有任何凸起部的平坦形状,则即使在墨带(6)中产生折痕,引导肋(62)和引导肋(61)也能够弄平和校正折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墨带行进性能的带盒
技术介绍
在安装在带式打印设备的带盒中,在打印时,传统上墨带被从墨带馈送卷轴拉出且在带式打印设备的打印头上行进(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7-314865)。在墨带运行期间发生不对准或折痕是罕见情况,然而,一些因素能引起例如不对准或折痕,这将不利地影响打印质量,导致例如模糊的印迹。因此,已经期待墨带行进性能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做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校正在墨带的行进期间已出现的不对准或折痕的带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盒(1),所述带盒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在盒安装部(10 处设有打印头(H)的带打印设备(101)中,其中所述带盒(1)包括盒壳主体(99);墨带馈送卷轴(15),所述墨带馈送卷轴被容纳在所述盒壳主体(99)中;墨带(6), 所述墨带在所述墨带的墨表面面向内侧的状态下绕所述墨带馈送卷轴(15)缠绕;头插入部(20),所述头插入部是用于当所述带盒(1)被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103)中时所述打印头(H)要被插入的空间,所述头插入部00)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盒壳主体(99)且沿所述带盒(1)的一侧延伸;臂部(19),所述臂部包括基端部(19A)和顶端部(19B),所述基端部位于所述墨带(6)被从所述墨带馈送卷轴(1 拉出所处的馈送部(98)的附近,所述基端部(19A)支撑在所述盒壳主体(99)的所述一侧伸出的臂主体(19C),所述顶端部(19B)设有朝向所述头插入部00)开放的排出狭缝(97),其中所述墨带(6)沿预定方向(D)行进, 所述预定方向是从所述馈送部(98)经过所述排出狭缝(97)朝向所述头插入部00)的方向;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中的一个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设置在所述馈送部(98) 和所述排出狭缝(97)之间,且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位于所述排出狭缝(97)上或在所述墨带 (6)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紧接在所述排出狭缝(97)之前,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1或 62)在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墨表面的相反侧(6A)接触的同时沿所述预定方向(D)弯曲和引导所述墨带(6)的行进;第二引导构件(63),所述第二引导构件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 (61,62和6 中的一个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设置在所述馈送部(98)和所述排出狭缝(97)之间,且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的在所述墨带(6)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在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墨表面的所述相反侧(6A)接触的同时在所述预定方向(D)上弯曲和引导所述墨带(6)的行进; 和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 的中央部,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沿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 所述墨带(6)的宽度方向伸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个方面的带盒(1),首先,从墨带馈送卷轴(15)拉出的墨带(6) 在其墨表面的相反侧(6A)与第二引导构件(63)的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接触的同时行进。这里,第二引导构件(63)的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被设置在第二引导构件(63) 的中央部,并且沿与墨带(6)的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墨带(6)的宽度方向伸出,从而墨带 (6)的行进被朝向第二引导构件(63)的中央引导。因此,即使发生不对准,墨带(6)行进期间的不对准也被校正。然后,墨带(6)在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与墨表面的相反侧(6A) 接触的同时行进,并且因此,在墨带(6)中产生折痕的情况下,折痕被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弄平和校正。这里,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位于在墨带(6)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紧接在朝向臂部(19)的头插入部00)开放的排出狭缝(97)之前或在排出狭缝(97)上。 因此,即使发生行进不对准或折痕,行进不对准或折痕被校正的墨带(6)也经过排出狭缝 (97)且朝向带式打印设备(101)的被插入臂部(19)的头插入部00)中的打印头(H)行进,因而能够保证良好的打印质量。S卩,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个方面的带盒(1),即使在墨带(6)的行进期间墨带(6) 中产生行进不对准或折痕,在墨带(6)的行进期间,行进不对准或折痕也被多个引导构件 (61,62和63)校正,并且因此能够保证良好的打印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带盒(1)还包括下游侧伸出片部(62A),所述下游侧伸出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2)的中央部,所述下游侧伸出片部(62A)沿与所述墨带 (6)的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所述墨带(6)的宽度方向伸出,且所述下游侧伸出片部(62A) 在高度上比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带盒(1),墨带(6)在其墨表面的相反侧(6A)与第一引导构件(62)的下游侧伸出片部(62A)接触的状态下行进。这里,第一引导构件(62)的下游侧伸出片部(62A)被设置在第一引导构件(62)的中央部,且在高度上与第二引导构件(63) 的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相比沿与墨带(6)的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墨带(6)的宽度方向伸出得低,并且因此,在墨带(6)的墨表面的相反侧(6A)已经与第二引导构件(63)的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接触之后在墨带(6)中产生折痕的情况下,折痕被第一引导构件(62)的下游侧伸出片部(62A)弄平和校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 被设置在所述臂部(19)的所述基端部(19A)处,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首先沿所述预定方向(D)弯曲和引导从所述馈送部(98)拉出的所述墨带(6)的行进。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的带盒(1),第二引导构件(6 被布置在臂部(19)的基端部 (19A)处,并且首先沿预定方向(D)弯曲和引导从馈送部(98)拉出的墨带(6)的行进。因此,在墨带(6)的行进的进一步上游侧,墨带(6)的行进不对准被第二引导构件(63)校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中的一个引导构件,并且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2)的在所述墨带(6)的所述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 被设置在所述臂部(19)的所述顶端部 (19B)处,且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2)位于相对于第三引导构件(61)的在所述墨带(6)的所述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所述第三引导构件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 中的一个引导构件,并且其中作为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的替代,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的所述中央部是沿与所述墨带(6)的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所述墨带(6)的宽度方向平坦地形成。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的带盒(1)包括位于第二引导构件(63)和第三引导构件(61)之间的第一引导构件(62),从而通过第一引导构件(62),在与朝向臂部(19)的头插入部00) 开放的排出狭缝(97)更靠近的位置处能够校正墨带(6)的行进不对准。此外,如上所述, 弄平和校正墨带(6)中的折痕的第三引导构件(61)位于墨带(6)的行进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盒(1),所述带盒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带打印设备(101)上,所述带打印设备(101)在盒安装部(103)处设有打印头(H),其中所述带盒(1)包括:盒壳主体(99);墨带馈送卷轴(15),所述墨带馈送卷轴被容纳在所述盒壳主体(99)中;墨带(6),所述墨带在所述墨带的墨表面面向内侧的状态下绕所述墨带馈送卷轴(15)缠绕;头插入部(20),所述头插入部是当所述带盒(1)被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103)中时用于所述打印头(H)被插入的空间,所述头插入部(20)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盒壳主体(99),并且所述头插入部(20)沿所述盒壳主体(99)的一侧延伸;臂部(19),所述臂部包括基端部(19A)和顶端部(19B),所述基端部位于馈送部(98)的附近,在所述馈送部(98)处,所述墨带(6)被从所述墨带馈送卷轴(15)拉出,所述基端部(19A)支撑臂主体(19C),所述臂主体(19C)在所述盒壳主体(99)的所述一侧伸出,所述顶端部(19B)设有朝向所述头插入部(20)开放的排出狭缝(97),其中所述墨带(6)沿预定方向(D)行进,所述预定方向是从所述馈送部(98)经过所述排出狭缝(97)朝向所述头插入部(20)的方向;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中的一个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设置在所述馈送部(98)和所述排出狭缝(97)之间,且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位于所述排出狭缝(97)上或在所述墨带(6)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上紧接在所述排出狭缝(97)之前,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在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墨表面的相反侧(6A)接触的同时在所述预定方向(D)上弯曲和引导所述墨带(6)的行进;第二引导构件(63),所述第二引导构件是所述多个引导构件(61,62和63)中的一个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设置在所述馈送部(98)和所述排出狭缝(97)之间,且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61或62)而言的在所述墨带(6)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在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墨表面的所述相反侧(6A)接触的同时在所述预定方向(D)上弯曲和引导所述墨带(6)的行进;和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构件(63)的中央部处,所述第一上游侧伸出片部(63A)沿与所述墨带(6)的所述行进方向垂直交叉的所述墨带(6)的宽度方向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野智彦柴田康弘堀内誉史加藤努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