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306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32
带盒(1)具有底壁以及与底壁相对配置的上壁(9)。带盒(1)在底壁和上壁(9)之间容纳带。在带盒(1)的上壁(9)上设置外边缘突出部(41)和壁面突出部(51)。外边缘突出部(41)沿着容纳带的容纳空间的外边缘形成,从上壁(9)的上表面突出。壁面突出部(51)从上壁(9)的上表面向上突出,横切壁面而延伸。带盒(1)的底壁上设置与外边缘突出部(41)嵌合的形状的外边缘凹部以及与壁面突出部(51)嵌合的形状的壁面槽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纳带的带盒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上壁外表面及底壁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组合凹部及组合凸部的箱状的容纳盒已被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仅在以预定状态重叠多个容纳盒时,组合凹部和组合凸部互相嵌合。通过组合凹部和组合凸部互相嵌合,在姿势以及朝向统一的状态下,多个容纳盒重叠。放置在上方的容纳盒滑落的可能性也降低。专利文献I :特开2002-1045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用户在重叠专利文献I所述的两个容纳盒时,为了使一个容纳盒的组合凹部和另一个容纳盒的组合凸部嵌合,需要使两个容纳盒的四角的位置一致。根据组合凹部及组合凸部,用户必须使两个容纳盒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和左右方向的位置同时一致。因此,对齐容纳盒的位置的作业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进行重叠的带盒。本技术涉及的带盒具有底壁以及与上述底壁相对配置的上壁,在上述底壁和上述上壁之间容纳带,上述带盒的特征在于,具有外边缘突出部,沿着容纳上述带的容纳空间的外边缘,从上述底壁的底表面和上述上壁的上表面中的任意一个面突出;外边缘凹部,设置在上述底表面和上述上表面中设置有上述外边缘突出部的上述一个面之外的另一个面上,形成为与上述外边缘突出部嵌合的形状;壁面突出部,从上述底表面和上述上表面的任意一个面突出,横切上述底表面或上述上表面而延伸;以及壁面槽部,设置在上述底表面和上述上表面中设置有上述壁面突出部的上述一个面之外的另一个面上,形成为与上述壁面突出部嵌合的形状。根据本技术涉及的带盒,用户使分别横切底壁及上壁而形成的壁面突出部和壁面槽部嵌合,从而易于使与壁面突出部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个带盒的位置一致。因此,用户易于使两个带盒的姿势及朝向一致。其结果是,用户易于嵌合外边缘突出部和外边缘凹部,从而能够容易且以稳定的状态重叠带盒。关于上述壁面突出部和上述壁面槽部,与上述壁面突出部或上述壁面槽部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形成为描绘平滑的曲线的形状。由于壁面突出部及壁面槽部的形状是平滑的,所以用户可较容易地嵌合壁面突出部和壁面槽部。在解除了多个带盒重叠的状态时,壁面突出部的角和壁面槽部的角也难以勾挂。因此,用户可容易地取下带盒。上述外边缘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和上述壁面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与作为上述底壁和上述上壁的距离的卡盒宽度无关,都是相同的。即使在用户重叠卡盒宽度互相不同的多个带盒时,也可将带盒的外边缘突出部及壁面突出部分别与相邻的带盒的外边缘凹部或壁面槽部嵌合。因此,用户对卡盒宽度不同的带盒也可容易地重叠。上述外边缘突出部和上述壁面突出部都设置在上述底表面和上述上表面中的同一个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带盒不会变为仅横切壁面而形成的壁面突出部从壁面突出的形状。因此,用户能够将带盒以稳定的状态放置到平面上。进一步,上述壁面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可以在上述外边缘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以下。使设置了外边缘突出部和壁面突出部的壁面朝下而将带盒放置到平面上时,作为沿着容纳空间的外边缘的形状的外边缘突出部支撑带盒。因此,即使用户在将底壁及上壁的任意一个朝下时,也可以将带盒以稳定的状态放置到平面上。附图说明图I是从右斜前上方观察带盒I的透视图。图2是从左斜后下方观察带盒I的透视图。图3是取下了上壳体8的状态的带盒I的俯视图。图4是带盒I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图4中的箭头方向观察I-I线的截面时的带盒I的外形的图。图6是表示重叠未设置壁面突出部51和壁面槽部56的带盒101的步骤的一个过程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重叠两个带盒I的步骤的一个过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重叠了两个带盒I的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I。参照的附图用于说明本技术可采用的技术特征。附图中公开的带盒I的构成等不限于此,仅是说明示例。参照图I至图3说明带盒I的概要构成。在以下说明中,将图I的左斜下侧及图2的左斜上侧作为带盒I的前端侧。将图I的右斜上侧及图2的右斜下侧作为带盒I的后端侧。将图I的左斜上侧及图2的左斜下侧作为带盒I的左侧。将图I的右斜下侧及图2的右斜上侧作为带盒I的右侧。将图I的纸面上侧及图2的纸面下侧作为带盒I的上侧。将图I的纸面下侧及图2的纸面上侧作为带盒I的下侧。如图I及图2所示,带盒I具有盒壳体2,从整体上是在俯视图中具有圆形的角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箱型)的筐体。盒壳体2包括下壳体3和上壳体8。下壳体3具有板状的底壁4(参照图2)、从底壁4的外周边缘向上方垂直延伸的侧壁5。上壳体8具有上壁9(参照图I)、从上壁9的外周边缘向下方垂直延伸的侧壁10。将底壁4和上壁9的距离称为带盒I的盒宽度。下壳体3和上壳体8嵌合固定,从而形成盒壳体2。在盒壳体2的内部形成空间。盒壳体2在内部所形成的空间中容纳带。盒壳体2能够容纳各种带。因此,盒壳体2能够用于热敏型、接受型、叠层型、热敏叠层型等各种带盒。以下列举叠层型的带盒I作为一例来进行说明。盒壳体2在四个角中的三处具有在俯视图中呈直角状向外侧方向突出的角部12。在盒壳体2的左前方的角上设置带排出口 13。因此盒壳体2的左前方的角不设置角部12。在带盒I被安装到印刷装置(未图示)时,角部12与印刷装置的预定位置接触而被支撑。在带盒I的前侧设置臂部23。臂部23引导下述膜带32及墨带33 (参照图3)从开口 24送出。在臂部23的后方设有头安装部35。当带盒I被安装到印刷装置时,印刷装置的散热器(未图示)插入到头安装部35。散热器具有热敏头。通过热敏头在膜带32上进行印刷。在膜带32的传送方向上的头安装部35的下游一侧,带传送辊37被支撑为可转动。带传送辊37与印刷装置的抵接辊(未图示)之间夹持膜带32并旋转,从而拉出膜带32。如图I所示,在上壳体8上设置支撑孔15、17、19、21。如图2所示,在下壳体3上设置支撑孔16、18、20、22。支撑孔15、16支撑第一带卷轴25使其可旋转。支撑孔17、18支撑第二带卷轴26使其可旋转。支撑孔19、2 0支撑墨带张紧卷轴27使其可旋转。支撑孔21,22支撑墨带卷轴28使其可旋转。如图3所示,在作为叠层型的带盒I的内部容纳双面粘合带31、透明的膜带32、及墨带33。双面粘合带31缠绕到第一带卷轴25上。膜带32缠绕到第二带卷轴26上。墨带33缠绕到墨带卷轴28上。双面粘合带31是在一个面上粘合有剥离纸的双面带。在带排出口 13附近,双面粘合带31粘贴到印刷完了的膜带32的印刷面上。墨带33通过配置在第一带卷轴25和墨带卷轴28之间的墨带张紧卷轴27引出。引出的墨带33从臂部23的开口 24排出,通过了头安装部35的前侧后,被引导部39引导,缠绕到墨带张紧卷轴27上。在由热敏头进行了印刷后,膜带32粘合到双面粘合带31上,从带排出口 13排出。以下说明外边缘突出部41。如图I所示,在上壳体8的上壁9的上表面上,沿着上壁9的外边缘,外边缘突出部41向上突出。外边缘突出部41距上壁9的上表面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高度)在整周上恒定。外边缘突出部41的外周的角及内周的角被倾斜切削。由于外边缘突出部41的角做了倒角处理,所以在重叠带盒I以及解除重叠时,外边缘突出部41的角勾挂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用户可顺利地进行作业。图4表示带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乡朗御田政义稻田俊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