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O变换工艺,具体指一种饱和热水塔高水气比CO变换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本世纪初先后引进了十多套采用壳牌粉煤气化工艺的大型煤化工装置,此技术商业化运营仅限于使用净化后的粗合成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不需要设置CO 变换工序。但将此技术用于造气来配套合成氨、制氢、合成甲醇等装置时就面临高浓度CO 变换技术难题。现有的高浓度高水气比CO变换工艺,其流程特点是在预变换炉入口添加大量的中压过热蒸汽,使水/干气摩尔比达到1. 30以上,然后分段进行变换反应,最终变换气出口 CO干基体积含量一般不高于0. 4%。采用高水气比变换的目的是防止变换炉超温,设置预变换炉主要是考虑先将粗煤气中的CO含量适当降低,使预变后的变换气中CO含量接近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出口粗煤气中的CO含量,因为水煤浆气化所配置的变换流程是成熟可靠的,但高浓度高水气比CO变换工艺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暴露出以下问题1)中压蒸汽消耗大由于壳牌粉煤气化余热回收采用废热锅炉,气化工序送出的粗煤气水/干气摩尔比小于0. 2,要在预变前将粗煤气水/干气摩尔比一次性提高到1. 30, 需加入大量的中压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饱和热水塔高水气比CO变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由粉煤气化工段送来的饱和了水蒸气的粗煤气首先送入气液分离器(1)分离出液相;从气液分离器(1)顶部出来的粗煤气从饱和塔(2)的下部进入饱和塔,与从上部进入饱和塔(2)的来自热水塔工艺循环水出口(122)的换热后温度为200℃~220℃的工艺循环水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控制出饱和塔的粗煤气的温度为190~210℃、水/干气摩尔比为0.7~1.0;工艺循环水从饱和塔(2)底部出来从工艺循环水入口(124)送回热水塔(12);增湿提温后的粗煤气从饱和塔(2)顶部送出,然后与中压过热蒸汽以及中压饱和蒸汽混合后送入第一变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仁春,施程亮,张玮,唐永超,汉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