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江宜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4458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其具有由方形片状传动片拼接成的多层式传动片阵列各传动片在长度方向上分布有相同数目且位置相对应的若干排通孔;传动片阵列在纵向上由传动片重叠分组构成,同一组的传动片中相邻上下两层的传动片之间相互错位且至少有一排通孔对齐;传动片阵列各层在长度方向上由传动片头对头延伸;各层之间的传动片数目相同;锁固件穿过传动片阵列上的通孔组将传动片阵列锁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使无极变速传动带的制造更加容易,生产效率提高,材料浪费小,同时传动带的性能得到改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增加或缩短其长度,从而拓展了传动带的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变速传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
技术介绍
带传动式变速器已经在汽车行业里得到商业化的应用,是近年来汽车变速器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性能的逐步提高,车用带传动式变速器正在小功率汽车中大量应用,并呈现迅速递增的发展态势。V形钢带式变速器在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有作广泛前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380107330. 0《无极变速器的运转方法》公开了一种V形钢带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其由一个主动钢带轮、一个从动钢带轮和V形钢带组成。主、从动钢带轮都是由固定锥盘和移动锥盘两部分组成,移动锥盘可以在轴上沿轴向移动。当移动锥盘向靠近固定锥盘方向移动时,钢带轮与钢带的接合部外移,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增大;当移动锥盘向远离固定锥盘方向移动时,钢带轮与钢带的接合部内移,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减小。V 形钢带无级变速传递装置的主、从动钢带轮两轴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V形钢带的长度也是固定不变的,当主动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增大时,从动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减小,此时传动比减小,当从动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增大时,主动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减小,此时传动比增大,由于钢带轮的工作半径可以连续变化,因此,该装置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传动比的连续变化, 即无极变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480(^9935. 7《压带》公开了一种无极变速传动带的结构,其是由径向嵌套的薄金属环组成,这种结构使得传动带加工困难,材料浪费严重,而且一旦产品定型后,其长度是不能够调整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选材灵活,废料极少,使用可靠的传动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具有由方形片状传动片拼接成的多层式传动片阵列;各个传动片的长度相同,传动片的宽度按层级单向依序递减且同一层的传动片宽度相同;各传动片在长度方向上分布有相同数目且位置相对应的若干排通孔;传动片阵列在纵向上由传动片重叠分组构成,同一组的传动片中相邻上下两层的传动片之间相互错位且至少有一排通孔对齐;传动片阵列各层在长度方向上由传动片头对头延伸;各层之间的传动片数目相同;锁固件穿过传动片阵列上的通孔组将传动片阵列锁合固定;锁固件穿过传动片阵列的两端对接后的通孔组锁固该传动带。采用以上结构,整个传动带由传动片阵列组成,在加工过程中仅需要对应加工符合规格的传动片即可,其不可用的边角废料极少,降低了生产工艺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 该传动带可以根据实际运用需要调整传动片阵列中传动片的数目,通过任意增减传动片片数来调节传动距离的长短和输出传动比的大小。本技术的传动片阵列上同一组传动片由上至下由多个重复的传动片单元构成,同一个传动片单元的传动片中相邻上下两层的传动片之间向同方向错位一排通孔对齐,且同一个传动片单元中各个传动片之间至少有一排通孔对齐。传动片阵列采用以上排列方式,其柔性和强度性能优良,耗材少。本技术的传动片阵列与锁固件的上下端头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包括长垫片和短垫片,长垫片铺设于传动片阵列较宽的一侧的面上,短垫片设置于传动片阵列较窄的一侧的面上,长垫片和短垫片上分别开设有与传动片阵列的一排通孔对应的过孔,传动片阵列的每排通孔对应一个长垫片和一个短垫片。垫片的设置有助于提高锁固件对传动片阵列的固定强度,同时避免锁固件对传动片局部压力过大造成传动片变形,从而提高了该传动带的可靠性。本技术的锁固件为铆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锁固件,如螺栓等。锁固件类型的选用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使无极变速传动带的制造更加容易,生产效率提高,材料浪费小,同时传动带的性能得到改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增加或缩短其长度,从而拓展了传动带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较窄一侧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传动片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垫片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中,1——锁固件(铆钉),2——长垫片,3——传动片,4——短垫片,5——传动片阵列6——通孔,7——通孔组8——传动片单元9——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中出现的部分技术术语进行进一步解释本技术中各传动片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指的是通孔在传动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位置相同,在宽度方向上其相对中线的位置相同,即两片传动片平行且中心对齐后,其通孔重合。本技术中“各层之间的传动片数目相同”能够在传动片的两端形成互补的公母头,这样传动片阵列的两端可以对接并由锁固件固定。4本技术中“通孔组”指的是传动片阵列排列完成时,在任一个通孔位置会形成由若干层传动片通孔组成的通孔组合。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具有由方形片状传动片3 拼接成的多层式传动片阵列5 ;各个传动片3的长度相同,传动片3的宽度按层级单向依序递减且同一层的传动片3宽度相同;各传动片3在长度方向上分布有相同数目且位置相对应的若干排通孔6 ;传动片阵列5在纵向上由传动片3重叠分组构成,同一组的传动片3中相邻上下两层的传动片之间相互错位且至少有一排通孔6对齐;传动片阵列5各层在长度方向上由传动片3头对头延伸;各层之间的传动片3数目相同;锁固件1穿过传动片阵列5 上的通孔组7将传动片阵列5锁合固定;锁固件7穿过传动片阵列5的两端对接后的通孔组7锁固该传动带。采用以上结构,整个传动带由传动片阵列组成,在加工过程中仅需要对应加工符合规格的传动片即可,其不可用的边角废料极少,降低了生产工艺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 该传动带可以根据实际运用需要调整传动片阵列中传动片的数目,通过任意增减传动片片数来调节传动距离的长短和输出传动比的大小。本技术的传动片阵列5上同一组传动片由上至下由多个重复的传动片单元8 构成,同一个传动片单元8的传动片3中相邻上下两层的传动片之间向同方向错位一排通孔6对齐,且同一个传动片单元中各个传动片之间至少有一排通孔6对齐。传动片阵列采用以上排列方式,其柔性和强度性能优良,耗材少。本技术的传动片阵列与锁固件的上下端头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包括长垫片2和短垫片4,长垫片2铺设于传动片阵列5较宽的一侧的面上,短垫片4设置于传动片阵列5较窄的一侧的面上,长垫片2和短垫片4上分别开设有与传动片阵列的一排通孔 6对应的过孔9,传动片阵列5的每排通孔6对应一个长垫片2和一个短垫片4。垫片的设置有助于提高锁固件对传动片阵列的固定强度,同时避免锁固件对传动片局部压力过大造成传动片变形,从而提高了该传动带的可靠性。本技术的锁固件1为铆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锁固件,如螺栓等。 锁固件类型的选用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复合式无极变速传动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使无极变速传动带的制造更加容易,生产效率提高,材料浪费小,同时传动带的性能得到改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增加或缩短其长度,从而拓展了传动带的使用范围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宜
申请(专利权)人:赵江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