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3827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由以下药物制成:丹皮20-30份;枳实25-35份;青皮20-30份;枯黄芩25-35份:刺蒺藜20-30份;茵陈30-40份;枝子25-35份;厚朴20-30份;山药30-40份;泽泻20-30份;沉香20-30份;郁金20-30份。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以丹皮为君;以枳实、青皮为臣;以枯黄芩、刺蒺藜、茵陈、枝子为佐;以厚朴、山药、泽泻、沉香、郁金为使。该中草药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是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理想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
技术介绍
中医认为胁痛一病是归属足厥阴肝经,因肝经脉络布满胁肋,如肝气郁结,阻滞其经脉运行不通,肝脏受郁邪湿热入里,继而内聚,蕴滞脉络故产生胁痛。历代中医中药对肝郁湿热郁滞之症,多 用疏肝、清热太大,生活习惯复杂,食物中含有一些不利因素,故对本病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开发。本专利技术在临床中对本病的治疗进行总结、观察,发掘了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丹皮20-30份;枳实25-35份;青皮20-30份;枯黄芩25-35份刺蒺藜20-30份;茵陈 30-40份;枝子25-35份;厚朴20-30份;山药30-40份;泽泻20-30份;沉香20-30份;郁金20-30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 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的最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肝郁湿热胁痛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丹皮20-30份;枳实25-35份;青皮20-30份;枯黄芩25-35份:刺蒺藜20-30份;茵陈30-40份;枝子25-35份;厚朴20-30份;山药30-40份;泽泻20-30份;沉香20-30份;郁金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