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3828 阅读:7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茵陈25-35份;制大黄15-25份;枯黄芩20-30份;白术20-30份:茯苓25-35份;猪苓15-25份;泽泻15-25份;柴胡15-25份;山楂25-35份;谷芽20-30份。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以茵陈为君;以制大黄、枯黄芩为臣;以白术、茯苓、猪苓为佐;以泽泻、柴胡、山楂、谷芽为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是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理想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
技术介绍
便秘在临床中一般分胃肠、肺、肾三种类型。这里的湿热内蕴便秘是因痰阻风邪、 湿热郁结,皆能导致肝火犯肺引发液枯肠燥、大便秘结。该病在现代医学中应该系属急性肝炎,故症见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巩膜发黄、不思饮食。传统中医以清热除湿、敛肝健胃为主治疗该病,症状基本能控制和痊愈。但由于目前急性肝炎是有传染性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此法治疗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证明。为弘扬中药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如何开发一种见效快的民间验方,并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草药是广大患者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正是以此发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开发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茵陈25-35份;制大黄15-25份;枯黄芩20-30份;白术20-30份茯苓25-35份;猪苓 15-25份;泽泻15-25份;柴胡15-25份;山楂25-35份;谷芽20-30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茵陈25-35份;制大黄15-25份;枯黄芩20-30份;白术20-30份:茯苓25-35份;猪苓15-25份;泽泻15-25份;柴胡15-25份;山楂25-35份;谷芽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