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湿热蕴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子宫颈癌属于中医的"积聚"、"石瘕"等范畴。本病多由于湿热蕴毒,流注下焦,或 由七情所伤,肝郁气滞,冲任损伤所致,初起多为实证,蕴毒日久,气血大伤,正气不支可导 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目前,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也是子宫颈癌 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的复发或转移仍是威胁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宫 颈癌不仅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以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防治或减少复发、转移, 延长生存时间,对身体还有有益气、养血、滋阴等功能。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子宫颈癌, 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蕴毒型、心脾两虚型等。目前, 治疗子宫颈癌的中药有多种,但是针对于湿热蕴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并不多见,而且还存 在治疗效果差、容易复发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湿热蕴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 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湿热蕴毒型子宫颈癌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热蕴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白背青荚叶12‑15份、辫子草根9‑12份、刺萼悬钩子9‑12份、鹰爪莲12‑15份、单根木10‑15份、过坛龙25‑30份、肉连环6‑9份、冬菇40‑45份、广西美登木20‑25份、通光散12‑15份、四叶草20‑25份、石蝉草20‑25份、石见穿12‑15份、纤花耳草80‑85份、兜冠黄共享25‑30份、甘草6‑9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