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机械参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各层精确定位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触控面板结构是由多层迭合而成,目前的制造手段都是分别以上基板和、下基板各自进行电极、电路的图形化制程及各种功能薄层的迭合加工后,再以透明光学胶等材料作为粘合层将两者迭置贴合成一体,如第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结构,所述结构利用粘合层80将下基板82的背面贴合于上基板81的电极层83上,然后再用粘合层 80将表面盖板85及其他各种功能迭层贴合至上基板81的板面上,而下基板82的电极层 84上亦覆盖设置一保护层86。图2所示为现有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结构,所述结构利用粘合层80将上基板81的电极层83与下基板82的电极层84贴合成一体,然后再用粘合层80 将表面盖板87及其他各种功能迭层贴合至上基板81的板面上。上述制造方法虽可实现量产,但组装操作的程序稍嫌繁复,且有上电极层83和下电极层84对位精度不佳的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会导致触控讯号发生偏差,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讯号,形成不合格品,亦将破坏触控面板的外观以及严重减损其光学特性,造成穿透面板的光线折射不均,以致屏幕影像变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各层精确定位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上感应电极层(21)和下感应电极层(22),基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感应电极层(21)和下感应电极层(22),基板(1)为透明薄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上讯号导路层(31)、下讯号导路层(32)、上功能薄层(41)、下功能薄层(42)和定位标志(5),上感应电极层(21)的外表面依次设置上讯号导路层(31)和上功能薄层(41),下感应电极层(22)的外表面依次设置下讯号导路层(32)和下功能薄层(42);定位标志(5)选用通孔(51)和缺口(52)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定位标志(5)选用通孔(51)时,通孔(51)设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铮,
申请(专利权)人: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