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635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间盘镜,它主要适用于人体的颈椎和颈椎间盘手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物镜系统、主体装置、目镜系统、器械通道装置、输水装置、照明装置和外镜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转像部分,该转像部分包括传像束、短管、传像束后接头、传像束定位管和传像束调整螺钉;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相匹配,另一端通过短管与传像束后接头固定,传像束定位管与主体装置连接,传像束调整螺钉固定在传像束定位管上;目镜系统包括显微物镜部分和显微目镜部分,外镜管内设置有光学孔道、物镜管、输水孔道和器械通道,主体装置包括中空的前主体和中空的后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光学系统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种颈椎间盘镜,它主要适用于人体的颈椎和颈椎间盘手术中, 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人的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传统的手术方法需要开刀切除颈部全部的椎间盘,再植入金属移植物、人工椎间盘或骨组织,属于开放式的大手术。直接打开脊髓腔,可能导致神经粘连、硬膜外出血、神经损伤或神经局部缺血等并发症。中国专利号952330776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颈椎间盘切吸治疗议”的技术专禾U,它适用于人体皮下软组织的切割及切除的手术器械,但其没有设置物镜系统、照明装置和目镜系统等,器械通道的设计也不合理,手术的综合效果不够好。中国专利号022598162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椎间盘内窥镜”的技术专利,它公开了主体、物镜系统、目镜系统和光缆的结构,但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不适用于颈椎间盘手术。中国专利号2008200842086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尿道膀胱镜用操作器”的技术专利,它包括焊装件、主体、镜座和阀门等,尽管其公开了主体、镜座和阀门的结构,但其只适用于尿道膀胱手术,并不适用于颈椎间盘手术;同时,零部件的结构也不适用于颈椎间盘手术。中国专利号2008201699329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耐高温高压关节镜”的技术专利,尽管它公开了主体、物镜系统、目镜系统和光缆的结构,但其只适用于关节手术,并不适用于颈椎间盘手术;同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也不适用于颈椎间盘手术。此外,还有其它一些颈椎间盘手术装置的专利技术和技术专利申请,但它们的结构设计更不合理;同时,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颈椎间盘手术装置其结构还不能简单组合,即便加上公知常识也无法组合,否则手术效果会更加不好或者导致结构复杂,或者导致使用效果差,或者导致患者创伤大,或者导致使用寿命低,或者导致无法实施,或者导致以上缺点的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综合效果更好的颈椎间盘镜。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颈椎间盘镜包括物镜系统、主体装置、目镜系统、器械通道装置、输水装置、照明装置和外镜管;外镜管、器械通道装置、输水装置、照明装置和外镜管均与主体装置连接,物镜系统位于外镜管的前端,目镜系统位于主体装置的后端,照明装置和输水装置位于主体装置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转像部分,该转像部分包括传像束、短管、传像束后接头、传像束定位管和传像束调整螺钉;所述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相匹配,另一端通过短管与传像束后接头固定;传像束定位管与所述的主体装置连接,传像束调整螺钉固定在传像束定位管上;所述的目镜系统包括显微物镜部分和显微目镜部分,显微物镜部分位于转像部分与显微目镜部分之间,显微物镜部分与显微目镜部分连接并与转像部分相匹配;所述的外镜管内设置有光学孔道、物镜管、输水孔道和器械通道;所述的主体装置包括中空的前主体和中空的后主体,前主体的后端与后主体的前端固定,所述的传像束和器械通道穿过该前主体和后主体;所述的目镜系统位于后主体的后端,照明装置和输水装置位于前主体上。由此使得本技术的体积更小,手术效果更.好;设置有转像部分,光学系统不易折断,且集观察、通水、手术、照明于一体。作为优选,所述外镜管的形状为圆形,其工作长度为69. 5-70. 5mm,外镜管的外径为3. 9-4. 1mm,光学孔道的内径为1. 1-1. 2mm,输水孔道的内径为0. 8-0. 9mm,器械通道的内径为1.9-2. 0mm。使得本技术工作部分的外径更小,手术的安全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显微物镜部分与转像部分相匹配是指显微物镜部分与转像部分的相邻端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的大小由所述显微目镜部分的放大倍率来决定;使得本技术的放大倍率达40倍。作为优选,所述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相匹配是指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中的相邻镜片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的大小由所述物镜系统设计的后截距所决定;使得本技术的图像采集及传递更清晰。作为优选,所述的显微物镜部分固定在显微物镜管内,该显微物镜管与显微镜管连接;所述的显微物镜部分包括依次排列的间隔一、显微凸凹物镜一、显微双凸物镜一、间隔二、显微凸凹物镜二和显微双凸物镜二 ;其中显微凸凹物镜一和显微双凸物镜一胶合固定在一起,显微凸凹物镜二和显微双凸物镜二胶合固定在一起;使得本技术的图像放大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显微物镜部分与转像部分的相邻端间距为5. 4mm。作为优选,所述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中相邻镜片间的距离为0. 72mm。作为优选,所述物镜系统的前端为平面,它包括依次排列的平凹物镜、镜片间隔一、平凸物镜、镜片间隔二和双凸物镜;使得本技术的图像采集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前主体中包括与其固定的前主体接头,后主体中包括与其固定的后主体接头;所述的后主体接头与所述的传像束定位管连接;使得本技术的主体装置结构设计更合理,能方便地与外镜管及转像部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目镜系统中还包括连接管、目端接管、密封圈和螺钉;连接管分别与目端接管及后主体连接,密封圈位于连接管与目端接管之间,螺钉与显微镜管固定,所述的显微物镜部分位于连接管中,显微目镜部分位于目端接管中;使得本技术的目镜系统结构设计更合理、可靠,图像放大效果更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使用及安装方便、可靠、安全;体积小,外镜管外径小,采用传像束,光学系统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总之,本技术的综合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照明装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输水装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后部的结构示意 放大图。图4为图3中A处转像部分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物镜系统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6为图5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7为图1中C处物镜系统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8为图1中D处物镜系统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8,本技术主要由外镜管1、物镜系统2、照明装置3、主体装置4、 器械通道装置5、目镜系统6、转像部分7和输水装置8组成。其中外镜管1、照明装置3、 器械通道装置5、转像部分7和输水装置8均与主体装置4连接,物镜系统2位于外镜管1 的前端,目镜系统6位于主体装置4的后端,照明装置3和输水装置8位于主体装置4的中部。本技术外镜管1的形状为圆形,其内设置有光学孔道11、物镜管12、输水孔道 13和器械通道14 ;在本实施例中,外镜管1的工作长度L为70 mm,外镜管1的外径为4mm, 光学孔道11的内径为1. 2mm,物镜管内径为0. 95mm,输水孔道13的内径为0. 9mm,器械通道 14的内径为2. 0mm。光学孔道11与物镜管12在同一轴线上,光学孔道11和物镜管12与器械通道14上下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输水孔道13有两个,它们分别分布在光学孔道11和器械通道14之间的左右两侧。该外镜管1位于整个产品的前部,在手术中需要进入人体的颈椎中,故其尺寸的大小决定了整个手术的最终效果。本技术物镜系统2的前端为平面26,它包括依次排列的平凹物镜21、镜片间隔一 22、平凸物镜23、镜片间隔二 24和双凸物镜25,该物镜系统2粘接固定在物镜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间盘镜,包括物镜系统、主体装置、目镜系统、器械通道装置、输水装置、照明装置和外镜管;外镜管、器械通道装置、输水装置、照明装置和外镜管均与主体装置连接,物镜系统位于外镜管的前端,目镜系统位于主体装置的后端,照明装置和输水装置位于主体装置的中部,其特征在于:1)还设置有转像部分,该转像部分包括传像束、短管、传像束后接头、传像束定位管和传像束调整螺钉;所述传像束的一端与物镜系统相匹配,另一端通过短管与传像束后接头固定;传像束定位管与所述的主体装置连接,传像束调整螺钉固定在传像束定位管上;2)所述的目镜系统包括显微物镜部分和显微目镜部分,显微物镜部分位于转像部分与显微目镜部分之间,显微物镜部分与显微目镜部分连接并与转像部分相匹配;3)所述的外镜管内设置有光学孔道、物镜管、输水孔道和器械通道;4)所述的主体装置包括中空的前主体和中空的后主体,前主体的后端与后主体的前端固定,所述的传像束和器械通道穿过该前主体和后主体;5)所述的目镜系统位于后主体的后端,照明装置和输水装置位于前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