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5823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包括储热单元,电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时间自动控制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电源输入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其能够充分利用低价电时段来降低使用成本,满足耐高温氧化,使用寿命长,储热能量高、设备体积小,智能自动化的条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全自动智能控制电热转换, 长久存储热能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加热型热工设备,以往的技术概念是使用电能,对某种被可加热材料进行电热转换,而后直接将热能再次转换,比如对某种液体介质、或者某种气体介质、亦或是某种固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直接输入至所需热工系统中。它的技术特点是电热转换后的热能,必须是在加热与使用热能的同时进行。如果是较大功率的电热设备,会产生很大的电负荷,可能会造成所工作区域的大幅供电系统压降,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严重问题。另外,我国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施行了峰谷电费大额差价的政策。就是在早上7点钟至晚上11点钟时段,实行高位电价,大约在0. 8元 1. 2元/kwh, 有的地区甚至更高。而在晚上11点钟至早上7点钟时段,实行低位电价,大体在0. 2元 0. 3元/kwh,有的地区甚至更低,比如北京低于0. 2元/kwh。如此大的差价,就是为了鼓励用电单位,尽可能的在用电低峰时段使用电能,这样既可以大幅降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负荷,有的地区甚至已达到不堪的程度,又能大幅提高我国电力使用的效率。同时,又能间接达到降低热电厂整体废气排放指数。因为夜间热电厂的锅炉与发电机不能停止,必须照常运行,又因为夜间用电负荷的大幅减低,所以很多的电能被无功损耗掉了,在这同时, 废气的排放却依然继续。这就相对提高了废气排放指数。由此,一项技术设想产生了,即电热能量转换后,先将热能存储于由某种蓄热物质制作的热存储设备中,待需要使用时,随用随取。我国有些地方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用电低峰时段,将水通过电加热后存储于水罐中,待用电高峰时停止电加热,并可随时使用热水。但是我们知道,在常压下水的加热温度是有限的,不会超过100°c。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区间使用,比如生活用水等。这就不能满足大部分工矿企业的生产性热能指标的需求,这是用水做蓄热介质最大的技术局限。而且为了增加热能的储量,水罐往往需要制作得很大,同时为了节能,又需要对水罐进行高质量的保温处理,这样既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又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投入。因此,这样的尝试是目前的一种无奈之举,而且在技术上是落后的。因此,就需要研制更加先进、更加高效的新型蓄热设备,来满足国家对环保、节能、 清洁、高效的要求与满足众多用户的需求。那么要突破以上所述技术上的瓶颈,需要解决的些问题有蓄热介质蓄热介质在物化属性上要求必须是耐高温,尽可能高的比热值,尽可能高的热传导率,耐高温氧化,使用寿命长。这样,就能达到高能量的蓄热、尽可能小的设备体积,并能满足使用上诸多苛刻的工艺要求保温材料设备中的蓄热介质要达到尽可能的高温加热值,才能达到高效蓄热目标,这对保温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要达到最低的热损失及最高的热效率,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一显要的矛盾,才可以达到高效能、低损耗、最经济、高性价比的目标。因此,保温材料在物化属性上,除了也要耐高温及高温氧化、使用寿命长,还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硬度、低脆化性、较高韧性外, 其他指数正好要与蓄热介质相反;智能控制以上目标到达后,就是使用上的精确、节能、可控性强、操作简便、完全自动化,而且要求在取用储存热量上,达到较宽的取值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很好的利用了国家的峰谷电价差政策, 在电价最低的时段对设备加热蓄热,而在电价高端时段停止加热用电,在使用存储的热能时,与其它直热式电能热工设备完全一致;由于使用的是国家提供的低价电能,就可以大幅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与操作成本,即无人自动化运行的特点;使得企业可以减少对电力供给系统增容扩容,省去所需投入的许多资金,给企业降低了不小的资金压力;同时,又给电力电网供给系统降低了压力,避免依靠拉闸限电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包括储热单元,电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时间自动控制单元,三相电源输入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和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输入单元一端连接供电系统,另一端与储热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为其提供电能。电加热单元,电磁阀分别连接储热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包括数显输入控制电路板,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组,触摸显示屏,其一端连接外界负载传感装置和时间自动控制单元,通过低压电控单元控制电磁阀和电加热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通过低压电控单元还连接到电子流量控制单元;供水系统,软化水生成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自动泵水单元依次连接,自动泵水单元另一端连接到电磁阀;储热单元与热交换单元相连接,将所需热能输出至负载系统;节点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将即时模拟量和数字量状态信号,传输至中央电脑控制单元,由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进行解读处理,并输出指令控制设备进行全自动工作运行。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的蓄热介质为砖坯结构。其采用氧化镁的含量在92%以上的氧化镁矿粉制成且经1450°C高温焙烧,其密度为 2. 9-3,工作温度可达到1200°C。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储热单元,电加热单元和电磁阀分别为4个。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锅炉的取热介质采用水质结构。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提供水循环动能的自动泵水单元采用全屏蔽高校耐热水泵。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为蒸汽与水热交换器。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锅炉的取热介质采用高温气体结构。所述的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高温空气的循环动能采用耐热离心风机,热交换单元采用高温气体与水热交换器。电加热介质和热交换单元中的换热导热介质选用抗高温氧化金属合金材料,电加热介质的合金主要金属成分为铁,铬,铝,铌,锰,换热导热介质的合金主要金属成分为铬, 镍,钛等,它们可在1200°C的电加热高温下长期连续工作,可靠性强,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同类的其他材料。取热介质选用水或高温空气,水循环动能的自动泵水单元采用全屏蔽高校耐热水泵提供,高温空气的循环动能采用耐热离心风机提供,热交换单元可选用蒸汽与水热交换器或高温气体与水热交换器。其中,三相电源输入单元一端连接供电系统,另一端为储热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等提供电能;电加热单元连接储热单元,进行加热或补热;电磁阀连接储热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又包括数显输入控制电路板,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组,触摸显示屏等,中央电脑控制单元的一端连接外界负载传感装置和时间自动控制单元,接收来自外界负载系统装置和时间自动控制单元的信号,并根据这两个信号,通过低压电控单元控制电磁阀A至D的开关,频率以及电加热单元A至D的启动或停止;中央电脑控制单元通过低压电控单元还连接到电子流量控制单元;供水系统,软化水生成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自动泵水单元依次连接,自动泵水单元另一端连接电磁阀;储热单元连接至热交换单元,将所需热能输出至负载系统。各节点处均设置温度传感器,将即时模拟量和数字量状态信号,传输至中央电脑控制单元,由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进行解读处理,并输出指令控制设备进行全自动工作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包括储热单元,电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时间自动控制单元,三相电源输入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和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输入单元一端连接供电系统,另一端与储热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电加热单元,电磁阀分别连接储热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包括数显输入控制电路板,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组,触摸显示屏,其一端连接外界负载传感装置和时间自动控制单元,通过低压电控单元控制电磁阀和电加热单元;中央电脑控制单元通过低压电控单元还连接到电子流量控制单元;供水系统,软化水生成单元,电子流量控制单元,自动泵水单元依次连接,自动泵水单元另一端连接到电磁阀;储热单元与热交换单元相连接;节点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华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