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和血明目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蒲黄、丹参、地黄、墨旱莲、菊花、黄芩(炭)、决明子、车前子、茺蔚子、女贞子、夏枯草、龙胆、郁金、木贼、赤芍、牡丹皮、山楂、当归、川芎共十九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阴虚肝旺,热伤络脉所引起的眼底出血。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制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精神劳累紧张等因素而诱发的眼睛病变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品很多,但大多疗效不理想。2003年10月四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 “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451422A的专利申请,组成专利技术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蒲黄65-80份、丹参65-80份、地黄50-70份、墨旱莲50-70 份、菊花40-60份、黄芩(炭)35-50份、决明子35-50份、车前子35-50份、茺蔚子35-50份、 女贞子35-50份、夏枯草35-50份、龙胆35-50份、郁金20-40份、木贼35-50份、赤芍20-40 份、牡丹皮20-40份、山楂20-40份、当归20-40份、川芎5_15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中成药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我们在所述的各味药物原料配比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增加川芎的用量同时减少墨旱莲、郁金和木贼的用量,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口服液体制剂。最佳的剂型为片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更为显著的。其特点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药味的用量配比是在CN 1451422A的专利申请的各味药物原料重量配比蒲黄65-80份、丹参65-80份、地黄50-70份、墨旱莲50-70份、菊花 40-60份、黄芩(炭)35-50份、决明子35-50份、车前子35-50份、茺蔚子35-50份、女贞子 35-50份、夏枯草35-50份、龙胆35-50份、郁金20-40份、木贼35-50份、赤芍20-40份、牡丹皮20-40份、山楂20-40份、当归20-40份、川芎5_15份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药理筛选试验,最后证明在增加川芎的用量同时减少墨旱莲、郁金和木贼的用量后,意外的发现对于阴虚肝旺,热伤络脉所引起的眼底出血的疗效显著增强,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如下蒲黄75g丹参75g地黄60g墨旱莲40g菊花50g 茺蔚子45g郁金Mg黄芩(炭)45g 女贞子45g木贼30g决明子45g 夏枯草45g赤芍30g 川芎60g。车前子4 龙胆45g牡丹皮30g山楂30g当归30g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5 1. 39 (600C )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勻,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用85 %乙醇制成颗粒,60°C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勻,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片剂。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5 1. 39 (600C )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勻,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用85%乙醇制成颗粒,60°C烘干,整粒,装胶囊1000粒,即得胶囊剂。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5 1. 39 (600C )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勻,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适量,用85 %乙醇制成颗粒,60°C烘干,整粒,制得颗粒lOOOg,即得颗粒剂。4、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口服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 1. 06 (55 65°C )的清膏,加入蜂蜜、甜蜜素、山梨酸钾各适量,加水至IOOOml,搅勻,滤过,灌装,灭菌,即得口服液体制剂。本专利技术方案是经过专利技术人多次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上述药物的组方为最佳组方,药理效果显著增强。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原料重量配比“蒲黄75g、丹参75g、地黄60g、墨旱莲40g、菊花50g、黄芩 (炭)45g、决明子45g、车前子45g、茺蔚子45g、女贞子45g、夏枯草45g、龙胆45g、郁金15g、 木贼30g、赤芍30g、牡丹皮30g、山楂30g、当归30g、川芎60g”同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1 “蒲黄 65份、丹参65份、地黄50份、墨旱莲50份、菊花40份、黄芩(炭)35份、决明子35份、车前子35份、茺蔚子35份、女贞子35份、夏枯草35份、龙胆35份、郁金20份、木贼35份、赤芍 20份、牡丹皮20份、山楂20份、当归20份、川芎5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2 “蒲黄80份、 丹参80份、地黄70份、墨旱莲70份、菊花60份、黄芩(炭)50份、决明子50份、车前子50 份、茺蔚子50份、女贞子50份、夏枯草50份、龙胆50份、郁金40份、木贼50份、赤芍40份、 牡丹皮40份、山楂40份、当归40份、川芎15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3 “蒲黄75份、丹参 75份、地黄60份、墨旱莲60份、菊花50份、黄芩(炭)45份、决明子45份、车前子45份、茺蔚子45份、女贞子45份、夏枯草45份、龙胆45份、郁金30份、木贼45份、赤芍30份、牡丹皮30份、山楂30份、当归30份、川芎10份。”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主要药效学试验一、实验药物的制备1、原料a组为本专利技术组由蒲黄75g、丹参75g、地黄60g、墨旱莲40g、菊花50g、黄芩 (炭)45g、决明子45g、车前子45g、茺蔚子45g、女贞子45g、夏枯草45g、龙胆45g、郁金15g、 木贼30g、赤芍30g、牡丹皮30g、山楂30g、当归30g、川芎60g制备(按本专利技术蒲黄75份、丹参75份、地黄60份、墨旱莲40份、菊花50份、黄芩(炭)45份、决明子45份、车前子45份、 茺蔚子45份、女贞子45份、夏枯草45份、龙胆45份、郁金15份、木贼30份、赤芍30份、牡丹皮30份、山楂30份、当归30份、川弯60份配比)。b组为原专利技术1组由蒲黄83. 3g、丹参83. 3g、地黄64. lg、墨旱莲64. lg、菊花 51. 3g、黄芩(炭)44. 9g、决明子44. 9g、车前子44. 9g、茺蔚子44. 9g、女贞子44. 9g、夏枯草44. 9g、龙胆44. 9g、郁金25. 6g、木贼44. 9g、赤芍25. 6g、牡丹皮25. 6g、山楂25. 6g、当归 25. 6g、川芎6. 4g制备(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1 蒲黄65份、丹参65份、地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和血明目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华,付彬,石丽,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