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防治蜂螨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069698 阅读:5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防治蜂螨上的应用,属于手性化合物合成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a.S-氰醇乙酸酯在有机体系中通过脂肪酶催化,在10℃~35℃的温度下搅拌5~72h,得到S-氰醇;b.S-氰醇在非极性有机体系中0℃~20℃条件下与R-菊酸通过DDC法和酰氯法缩合生成手性(R,S)氟胺氰菊酯。通过以上合成方法制得的手性(R,S)氟胺氰菊酯应用于杀灭蜂巢里的蜂螨,该合成方法工序少,收率高,控制蜂螨效果显著,用药量少,能够避免无用的对映体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防治蜂螨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性化合物的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防治蜂螨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氟胺氰菊酯通用名为Fluvalinate,也称之为Mavrik、马扑立克等。属于非环丙烷羧酸类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包含两个异构体成分,即(RS) - α -氰基-3-苯氧基苄基 N- (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D- (R)缬氨酸酯,其中有效成分是(S) - α -氰基-3-苯氧基苄基N- (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D (R) _缬氨酸,简称(R,S) 氟胺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主要应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玉米、茶叶、烟草等作物上包括鳞翅目、 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在内的主要害虫防治,对卫生害虫如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蠊等也有效。与其它菊酯相比,有显著的杀螨作用。蜂螨是蜜蜂的寄生虫,能显著影响蜜蜂的生长,它是蜂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给蜂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控制蜂螨的氟胺氰菊酯,能显著杀螨效果,同时具有很低的蜂毒性,在养蜂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氟胺氰菊酯的大量使用,蜂螨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加重,使用量不断加大,导致蜂蜜的农药残留加大,手性(Rj)氟胺氰菊酯的合成,需使用S-氰醇和R-菊酸通过酯缩合的方法得到。其中S-氰醇的合成具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不对称合成法,化学拆分法和酶拆分法。例如传统的S-氰醇制备采用消旋的氰醇,经过拆分剂如(R) -1-(1-萘)_乙基异氰酸在氮气气体保护下,形成(R,S)-氰基-(3-苯氧苯基)-(R)-N-l-(l-萘)-乙基氨基甲酸酯,经柱层析分离,再经水解获得S-氰醇;或者使用酶法水解消旋氰醇,余下R-氰醇再经消旋,再经酶选择性水解,需经多次重复循环才能得到S-氰醇,其ee%通常仅能达到9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传统合成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过程中,制备中间体S-氰醇工序繁多、操作复杂,ee%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S-氰醇乙酸酯在有机体系中通过脂肪酶催化,在10°C 35°C的温度下搅拌5 72h,得到S-氰醇;b.S-氰醇在非极性有机体系中0°C 20°C条件下与R-菊酸通过DDC法和酰氯法缩合生成手性(R,S)氟胺氰菊酯。其中,上述所述的非极性有机体系为烷烃类、含卤素烷烃、脂类、1 5个碳的羧酸酯、1 10个碳的醇、醚类或亚砜、苯及烷基或硝基取代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其中,上述所述的脂肪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猪胰脂肪酶、脂肪酶PS、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上述所述的脂肪酶与S-氰醇的质量比为0.0001 1 0. 1 1。优选比例是 0. 02 1 0. 05 1其中,上述b步骤中所述缩合的缩合剂为N,N- 二甲基-碳二亚胺、二氯亚砜、N-甲基-吡啶中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上述所述b步骤中R-菊酸与S-氰醇的摩尔比为0.9 1 1.5 1。优选为 1. 05 1 1. 20 1。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解决由于防治蜂螨而导致的蜂蜜的农药残留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手性(R,S)氟胺氰菊酯在防治蜂螨上的应用。其中,上述所述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使用浓度为2. 5mg/L以上的溶液。其中,配制手性(R,S)氟胺氰菊酯溶液时添加有乳化剂。其中,所述手性(R,S)氟胺氰菊酯溶液需涂制在PP或PE片上,经过干燥、上粉工艺后制成挂条,挂在蜂箱中。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利用手性(R,S)氟胺氰菊酯用于杀蜂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用量少,毒性低,有效防止由于大量使用而导致蜂螨的耐药性,而且蜂蜜中的残留少。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该合成方法能够一步制得中间体S-氰醇,有效节约合成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工序,并且合成的手性(R,S)氟胺氰菊酯,ee%达到99%以上。(2)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3)该合成方法制得的手性(R,S)氟胺氰菊酯具有杀灭蜂螨的效果,并且低毒性、 用药量少,控制蜂螨的效果显著。(4)能够有效避免无用的对映体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制备手性(R,S)氟胺氰菊酯先向三角瓶中加入0. 5g (1. 88mmol)的S-氰醇乙酸酯,再加入87ul (0. 94mmol)BuOH、0.05mg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NOVO 435)和IOml异丙醚,置于10°C摇床中振荡72h。然后将反应液浓缩烘干后,用20ml的混合溶液(由6ml水、Hml甲醇、6ml苯组成)溶解,分液取下层溶液,用IOml苯和甲醇的混合液(苯和甲醇体积比为7:3)萃取二次,蒸掉部分甲醇,加入EA除去水层,EA层干燥浓干得S-氰醇0. 06g。将1. 31g (0. 00444mol)菊酸先用适量EA溶解,再将其混合溶液加入到1.Og (0. 00444mol)氰醇中冰浴搅拌。再依次加 Λ 0. 90g (0. 00444mol) DCC、0. 05g (0. 00444molX 10%)DMAP冰浴搅拌4h。过滤,向滤液中加入EA稀释至50ml,依次用5%Na0H、 3%HC1各洗涤三次后,用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硫酸纳干燥,过滤,最后用预冷 CH2Cl2洗涤后浓干即可得到1. 66g手性(R,S)氟胺氰菊酯。实施例2制备手性(R,S)氟胺氰菊酯先向三角瓶中加入0. 5g (1. 88mmol)的S-氰醇乙酸酯,再加入87ul (0. 94mmol)BuOH、0. 05g脂肪酶PS和IOml异丙醚,置于35°C摇床中振荡证。然后将反应液浓缩烘干后,用 20ml的混合溶液(由6ml水、Hml甲醇、6ml苯组成)溶解,分液取下层溶液,用IOml苯和甲醇的混合液(苯和甲醇体积比为7:3)萃取二次,蒸掉部分甲醇,加入EA除去水层,EA层干燥浓干得S-氰醇0. 04g。将0. 65g (0. 00222mol)菊酸先用适量EA溶解,再将其混合溶液加入到 0. 5g (0. 00222mol)氰醇中冰浴搅拌。再依次加入 0. 4g (0. 00222mol) DCC、0. 03g (0. 0023;3molX 10%)DMAP冰浴搅拌4h。过滤,向滤液中加入EA稀释至30ml,依次用5%Na0H、 3%HC1各洗涤三次后,用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硫酸纳干燥,过滤,最后用预冷 CH2Cl2洗涤后浓干即可得到0. 9g手性(R,S)氟胺氰菊酯。实施例3制备手性(R,S)氟胺氰菊酯先向三角瓶中加入0. 5g (1. 88mmol)的S-氰醇乙酸酯,再加入87ul (0. 94mmol)BuOH、 0. 005g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NOVO 435)和IOml异丙醚,置于20°C摇床中振荡48h。然后将反应液浓缩烘干后,用20ml的混合溶(由6ml水、Hml甲醇、6ml苯组成)溶解,分液取下层溶液,用IOml苯和甲醇的混合液(苯和甲醇体积比为7:3)萃取二次,蒸掉部分甲醇,加入 EA除去水层,EA层干燥浓干得S-氰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手性(R,S)氟胺氰菊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S-氰醇乙酸酯在有机体系中通过脂肪酶催化,在10℃~35℃的温度下搅拌5~72h,得到S-氰醇;b.S-氰醇在非极性有机体系中0℃~20℃条件下与R-菊酸通过DDC法和酰氯法缩合生成手性(R,S)氟胺氰菊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敖绍川伍金元姚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汪氏动物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