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带有整体减压阀的中心管的流体过滤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05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过滤器装置(10),包括一滤筒(12),该滤筒包括一滤筒壁,一第一通道(18)和一第二通道(20)。一中心管(32)设置在滤筒内并在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之间限定一长度。该中心管包括一中心管壁(34),该管壁(34)具有多个孔(36),并且限定了中心通孔(38),该通孔(38)与第一通道(18)对准并相通。所述中心管壁(32)包括一弹性阀接口(50),该接口(50)沿中心管(32)长度延伸并具有一封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滤心(44)装在中心管(32)上并设置在滤筒(12)内。当阀接口(50)处于打开位置时,通孔经阀接口(50)上形成的间隙(54)与第二通道(20)未经过滤地接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过滤器,特别是滤油器。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过滤器内用于减轻压力的机构。
技术介绍
内燃机通常具有润滑系统,该系统使用油来润滑发动机的运动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油中积累了很多颗粒杂质,这些杂质能够造成发动机运动件的损坏。这些颗粒杂质包括因发动机磨损产生的金属,燃料燃烧形成的碳和进气口内的灰尘带来的矿物质。滤油器一般包含在润滑系统中,用于滤出这些颗粒。这些滤油器通常包括一圆柱形滤筒,一中心管和一滤心。该滤筒包括一圆柱形壁,一中心流体出口和多个流体入口。所述滤心绕中心管安装,中心管与滤心都设置在滤筒内。油从发动机经流体入口先进入滤筒,从而通过滤油器循环。通常还包括一个防泄回阀以防止油从流体入口逸回。随后油流经滤心并通过中心管壁内的孔进入中心管。已过滤的油随后经中心流体出口排出过滤器并流入发动机。当滤心被颗粒堵塞时,或在冷起动情况下,当油太冷且粘稠时,油就不能通过滤心。在此情况下,在中心管与滤心外侧的滤筒内就产生压力。因此,滤油器通常设置有一减压阀,借助该减压阀,未过滤的油就绕过滤心并再循环回发动机,从而减小滤筒内的压力。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不同的减压阀构件。很多这种构件都是相对复杂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弹簧及复杂运动件的弹簧操作阀。这些构件对于装配而言是困难且昂贵的。此外,这种构件经常具有一较宽和/或多变的减压范围。所建议的其它减压阀构件使用弹性止回阀提供减压。在这些系统中,止回阀由一弹性材料,诸如橡胶制成。当压力正常时,该弹性止回阀靠近流体入口并覆盖从流体入口至中心流体出口的未过滤通道设置。当压力增加时,该弹性止回阀从上述通道偏移,以允许油直接从流体入口流至中心流体出口。这种弹性止回阀可以包括另外的橡胶件,它们难以装配并可能提供一多变的减压范围。相应地,存在有对流体过滤器装置的需求,该装置相对易于安装,并具有一有效且相对简单的减压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装置,包括一滤筒,该滤筒具有一滤筒壁、一封闭端和一相对的开口端。该开口端具有一第一通道和一第二通道。一中心管设置在该滤筒内并包括一具有多个孔且限定一中心通孔的中心管壁。该中心通孔与第一通道对准并连通。该中心管壁包括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部分,它们接合以限定一弹性阀接口。该弹性阀接口具有一封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一滤心装在中心管上并设置在滤筒内。当阀接口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部分相对该第二部分间隔开,在它们之间形成一间隙。在该打开位置,中心通孔通过阀接口上形成的间隙与第二通道未经过滤地连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每个向内伸入中心通孔并限定一接触面。当阀接口处于封闭位置时,该第一弹性部分的接触面紧邻第二部分的接触面。当阀接口处于打开位置时,该第一弹性部分的接触面相对第二部分的接触面间隔开,在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中心通孔借助该间隙与第二通道未经过滤地连通。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限定了一个向内弯入中心通孔的卷曲区域。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接触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每一个的卷曲区域上。还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限定了一个伸展到中心通孔内的舌片,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接触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舌片上。仍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限定了一个弯入中心通孔的角形区域和一从该角形区域伸入该中心通孔的舌片。该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接触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每一个的舌片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过滤器装置的减压阀,该过滤器装置具有一滤筒,该滤筒包括一滤筒壁,一第一通道,和一第二通道;一设置在滤筒内的滤心。该减压阀包括可设置在滤筒内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包括具有多个孔并限定一中心通孔的中心管壁。该中心通孔可与第一通道对准并连通。该中心管壁包括一第一弹性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具有与第一部分相似的弹性。第一与第二部分接合以限定一弹性阀接口,该阀接口具有一封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该中心通孔通过上述多个孔与第二通道过滤连通。当阀接口处于封闭位置时,第一弹性部分邻接第二部分。当阀接口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弹性部分相对第二部分间隔开,在二者间形成一间隙,中心通孔可通过该间隙与第二通道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装置,包括一滤筒,该滤筒具有一滤筒壁,一第一通道和一第二通道;一设置在滤筒内并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限定一长度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包括一具有多个孔并限定一中心通孔的中心管壁,该中心通孔与第一通道对准并连通,该中心管壁包括沿长度延伸的一弹性阀接口,该弹性阀接口具有一封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一滤心装在中心管上并设置在滤筒内。在一个相关的实施例中,弹性阀接口包括一第一弹性部分和一第二弹性部分,当弹性阀接口处于封闭位置时,该第一弹性部分紧邻第二弹性部分。当弹性阀接口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弹性部分相对第二弹性部分间隔开,在二者间形成一间隙。当阀接口处于打开位置时,中心通孔借助上述间隙与第二通道未经过滤地连通。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中的每一个向内伸入中心通孔并限定一接触面。当阀接口处于封闭位置时,该第一弹性部分的接触面紧邻第二弹性部分的接触面。该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还可以包括多种外形,如弯曲形、角形或舌片形。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目的,及获得上述特征与目的的方法在参考下文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将更清楚,且本专利技术本身也将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过滤器装置的部分横截面图;图2是图1的流体过滤器装置的中心管的透视图;图3A是图1的流体过滤器装置的部分横截面图,它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封闭位置的减压阀;图3B是图1的流体过滤器装置的部分横截面图,它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打开位置的减压阀;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封闭位置的中心管减压阀的横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处于打开位置的中心管减压阀的横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管减压阀的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管减压阀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图6B是图6A中环绕区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管减压阀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中心管减压阀处于封闭位置的横剖视图;图8B是打开位置下图8A的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管减压阀另一实施例处于封闭位置的横剖视图;图9B是图9A的中心管减压阀处于打开位置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所公开的实施例并非穷举或是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下文所公开的确切形式。相反,这些实施例被选择并描述以使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其教导内容。参见图1,滤油器装置10通常包括滤筒12和心部装置30。滤筒12具有封闭端14,开口端16和限定中空体28的圆柱形滤筒壁26。在开口端16上有一底装置24,它包括中心流体出口或第一通道18和至少一个流体入口或第二通道20。第一通道18通常具有内螺纹,用于将滤油器装置10螺接到发动机(未显示)上与之互补的螺栓(未显示)上。底装置24通常还包括底座垫圈22,用于将滤油器装置10密封到发动机(未显示)上。如图1和2所示,心部装置30设置在滤筒12的中空体28内并通常包括圆柱形中心管32,绕着中心体32安装的滤心44和安装在中心管32每端上的成对端盖57,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过滤器装置,包括:一滤筒,该滤筒具有一滤筒壁,一封闭端和一相对的开口端,该开口端具有一第一通道和一第二通道;一中心管,该中心管设置在该滤筒内,并包括一具有多个孔且限定一中心通孔的中心管壁,该中心通孔与第一通道对准并连 通,该中心管壁包括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接合以限定一弹性阀接口,该弹性阀接口具有一封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一滤心,该滤心装在中心管上并设置在滤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K巴德瓦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文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