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907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转移膜装饰涂层(5)、基板玻璃(6);晶硅片(3)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2)表面;转移膜装饰涂层(5)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基板玻璃(6)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预制钢化转移膜装饰工艺,分别对晶硅片、非晶硅电池背面区域进行遮盖并展示彩晶图纹装饰的产品。该目标产品还可以与Low-E节能玻璃相结合,起到了美化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组件用做幕墙时的导热系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玻璃深加工与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
技术介绍
在晶硅型、非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延伸应用于建筑幕墙、门窗、顶棚时,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行业实用性发展。其一是有效电池发电面积采光面积会因用户不同需求而产生晶硅片间距变化,这种变化将造成批量生产时工装夹具变更校准频次多、制造成本高;其二是电池组件能达到室外向阳面发电功能、局部对室内透光功能,但是晶硅电池片背面和非晶硅电池单调的颜色与样式对室内环境不能创造视觉美感,影响室内环境的综合性能;其三是建筑光伏玻璃用于幕墙、门窗顶棚时隔温、隔热、隔音、滤光、安全抗冲击性能差、 抗拉伸强度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一是通过选用导热系数低的胶膜提升隔温、隔热效果;二是通过多种彩晶玻璃工艺技术综合运用嫁接,实现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太阳能电池背面对室内区域的遮盖装饰,促进功能性、实用性、装饰性完美组合。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 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第一胶膜粘接层、晶硅片、第二胶膜连接层、转移膜装饰涂层、 基板玻璃;晶硅片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表面; 转移膜装饰涂层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固定在基板玻璃表面。第一胶膜粘接层、第二胶膜连接层是聚乙烯一醋酸乙烯脂(EVA)或聚乙烯醇缩丁 H(PVB)0前封装玻璃是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普通浮法玻璃或镀了减反射膜的玻璃,玻璃厚度为2-6mm。基板玻璃是厚度为2_6mm的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普通浮法玻璃或镀了低辐射Low-E膜的玻璃。有益效果通过选用导热系数低的膜片提升了隔温、隔热效果;通过多种彩晶玻璃工艺技术综合运用嫁接,实现晶硅片、非晶硅片背膜层向室内区域的遮盖装饰,促进了功能性、实用性、装饰性的完美组合。通过在背板玻璃的内面镀制预留边的Low-E膜层增加对于透光面阳光中红外线的阻隔屏蔽,实现了隔热、滤光,降低了室内物品强光老化程度。该目标产品还可以与Low-E节能玻璃相结合,起到了美化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组件用做幕墙时的的导热系数,达到了更好的屏蔽太阳光线、隔热、滤光的效果;三是提供建筑光伏一体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该产品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升级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移膜装饰涂层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转移膜装饰涂层5、基板玻璃6 ;离型纸17、花纹色涂层18、彩面色涂层19、封底色涂层20、封面油涂层21。具体实施方式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 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转移膜装饰涂层5、基板玻璃6 ;晶硅片3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2表面;转移膜装饰涂层5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基板玻璃6表面。1)装饰性玻璃基板6的制作(a)转移膜涂层制作方法选离型纸17,调制高温钢化花纹油墨,花纹选300目网版印刷,低温50度热固或自干形成花纹色涂层18 ;调制高温钢化彩面油墨,选200目网版印刷,低温50度热固或自干形成彩面色涂层19;调制近似电池片颜色的高温油墨,300目网版印刷封底,低温50度热固或自干形成封底色涂层20;调制转移膜专用封面油,300目网版印刷,低温50度热固或自干形成封面油涂层21 ;(b)基板玻璃6装饰方法选浮法透明平板玻璃,按基板要求尺寸切裁、磨边、清洗、烘干水平放置。根据硅片间距要求分布图排布晶硅片3,将裁好的比晶硅片周边大1一2 毫米的钢化转移膜片浸水后贴与玻璃上定位、除去离型纸17晾干,送入钢化炉时转移膜涂层向上,按国标等级需求参数钢化加工;2)彩晶装饰背板玻璃的夹胶型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合成方法a)选用前封装玻璃1 ;b )选用导热系数低的胶膜2定位在前封装玻璃上面;c)根据硅片间距要求分布图排布晶硅电池片3 ;d)选用胶膜4定位盖在晶硅片上面; e )将装饰性玻璃基板6装饰有转移膜涂层的玻璃面向下定位叠合在晶硅片3对应的位置; f)送入层压机合成组件。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 )、转移膜装饰涂层(5 )、基板玻璃(6 );晶硅片(3 )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 )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 )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2 )表面;转移膜装饰涂层(5 )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 (4 )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 )固定在基板玻璃(6 )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胶膜粘接层(2)、第二胶膜连接层(4)是聚乙烯一醋酸乙烯脂EVA或聚乙烯醇缩丁醛PV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前封装玻璃(1)是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普通浮法玻璃或镀了减反射膜的玻璃,玻璃厚度为2_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基板玻璃是厚度为2-6mm的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普通浮法玻璃或镀了低辐射Low-E膜的玻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转移膜装饰涂层(5)、基板玻璃(6);晶硅片(3)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2)表面;转移膜装饰涂层(5)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基板玻璃(6)表面。本技术采用预制钢化转移膜装饰工艺,分别对晶硅片、非晶硅电池背面区域进行遮盖并展示彩晶图纹装饰的产品。该目标产品还可以与Low-E节能玻璃相结合,起到了美化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组件用做幕墙时的导热系数。文档编号E04D13/18GK202120948SQ201120206590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余宗保, 卢秀强, 李峰, 董玉红 申请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夹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层叠状结构,包括顺序设置的前封装玻璃(1)、第一胶膜粘接层(2)、晶硅片(3)、第二胶膜连接层(4)、转移膜装饰涂层(5)、基板玻璃(6);晶硅片(3)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第一胶膜粘接层(2)表面;转移膜装饰涂层(5)嵌入第二胶膜连接层(4)并由第二胶膜连接层(4)固定在基板玻璃(6)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宗保李峰董玉红卢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