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和具有其的垃圾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5806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和具有其的垃圾分离系统。所述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限定有反应腔;搅拌粉碎装置,所述搅拌粉碎装置伸入到反应腔内以将垃圾搅拌并破碎成浆;脱水装置,包括:双层罐,所述双层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罐和外层罐,内层罐设有多个排水孔,外层罐底部设有废水出口;挤压机构;设在反应罐的底部的分离装置;和控制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可实现混合、分离且破碎搅拌成浆等多个功能,能耗较小且生产率高。同时,可发酵物质破碎搅拌成浆后形成的浆液完全符合生物厌氧发酵处理的条件,且浆液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和具有其的垃圾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垃圾的技术不仅能够很环保的处理垃圾,变废为宝,而且能生产出清洁能源即沼气,既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又解决了大量垃圾处理的难题。然而,在生物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垃圾分拣技术及其重要,垃圾分拣过程做不好,就会影响生物厌氧发酵处理效果,严重的会导致无法进行生物厌氧发酵处理。我国的垃圾多是混合到一起的,成分复杂,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机械装置去分拣分离。传统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前,垃圾分类多是依靠人工分拣,劳动强度极大,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分离成浆设备,所述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可自动分离并处理垃圾,能耗较小且生产率高,降低了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分离系统,所述垃圾分离系统中具有上述垃圾分离成浆设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限定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形成有进料口和进水口且底部形成有重物质出口,所述反应腔的侧壁上部形成有轻物质出口且下部形成有浆液出口 ;搅拌粉碎装置,所述搅拌粉碎装置伸入到所述反应腔内以将垃圾搅拌并破碎成浆;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 双层罐,所述双层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罐和外层罐,所述内层罐设有多个排水孔,其中所述内层罐与所述轻物质出口连通以接收从反应腔中搅拌后分离出的轻物质,所述外层罐底部设有废水出口 ;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挤压进入到所述内层罐内的轻物质以将所述轻物质中的废水通过所述排水孔排出到外层罐中;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且与所述重物质出口连通以接收从反应腔中搅拌后分离出的重物质并卸出;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搅拌粉碎装置、脱水装置和所述分离装置的运作以将垃圾分离并处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可在反应罐内实现垃圾与水混合、 将垃圾根据比重不同而自动分离出各种不可用于生物发酵处理的杂质并且将可发酵物质破碎搅拌成浆等多个功能,能耗较小且生产率高,而且由于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处理方法,降低了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同时,可发酵物质破碎搅拌成浆后形成的浆液完全符合生物厌氧发酵处理的条件,且浆液质量稳定。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下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可伸缩地设在所述内层罐的顶部以挤压进入到所述内层罐内的轻物质;和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中的气体通过气泵向所述气缸中供气以驱动所述活塞杆上下运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粉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且所述转动轴伸入到所述反应腔内;和叶片,所述叶片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叶片的边缘为刀刃状且带有锯齿以将所述反应腔内的垃圾搅拌并粉碎成浆。通过控制叶片以不同的角度旋转可实现垃圾与水混合、分离、破碎和搅拌成浆等不同功能。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叶片绕所述转动轴螺旋设置。可选地,所述叶片为单片且环绕所述转动轴螺旋延伸。可选地,所述叶片包括多片子叶片,且多片子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螺旋设置。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叶片为桨叶形状。在本技术的再一个示例中,所述叶片为弯叶形状。可选地,所述叶片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多片。由此在上下方向上可同时搅拌破碎的垃圾的高度较大,效率更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上下彼此间隔开的上阀和下阀,且所述上阀和下阀之间设置料斗,其中所述料斗呈倒截锥形。由此,可使可发酵物质破碎后的浆液与重物质完全分离,而且携带水分很少,省去了除水步骤。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包括柱形罐体,其中所述反应腔由所述柱形罐体内部限定;和锥斗,所述锥斗设在所述柱形罐体的底部以沉淀分离所述重物质。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锥斗为倒圆锥形且所述锥斗的顶面积与所述柱形罐体的底表面积相等,所述重物质出口形成在所述锥斗底部。可选地,所述锥斗的锥度α为20-70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锥斗为正圆锥形且所述锥斗的底面积小于所述柱形罐体的底表面积,所述重物质出口形成在所述柱形罐体的邻近所述锥斗的底表面上。可选地,所述锥斗的锥度β为25-75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离成浆设备进一步包括料液测位仪, 所述料液侧位仪设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以测量所述反应腔内的液面高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离成浆设备进一步包括废水储存器, 所述废水储存器的一端与所述外层罐的废水出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所述反应腔连通以循环利用废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不仅可高效分离出各种不可用于生物发酵处理的重物质和轻物质,而且可以完成垃圾与水混合以及将可发酵物质破碎搅拌成浆等多个功能,能耗很小且高效节能。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垃圾分离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反应腔内输送待分离的垃圾;配水管,所述配水管通过所述反应罐的进水口向反应腔内供水;重物质料斗,所述重物质料斗设在所述分离装置下方以接收分离出的重物质;轻物质料斗,所述轻物质料斗设在所述脱水装置的内层罐的下方以接收挤压出废水后形成的轻物质块;和出浆液管,所述出浆液管与所述浆液出口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罐的底部形成有轻块出口以将所述轻物质块落入所述轻物质料斗中,其中所述轻快出口处设有轻块出口阀。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垃圾分离系统进一步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轻物质从反应罐中拣出到所述脱水装置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分离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分离出各种不可用于生物发酵处理的杂质,而且实现了混合、分离、破碎和搅拌成浆等多种功能,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另外,处理后的浆液完全符合生物厌氧发酵处理的条件,而且浆液质量很稳定,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中的双层罐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圈示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垃圾分离成浆设备中的挤压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搅拌粉碎装置中的叶片的第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叶片的俯视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搅拌粉碎装置中的叶片的第二个示例的示意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搅拌粉碎装置中的叶片的第三个示例的示意图;图9是图1中所示的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所示的反应罐中的锥斗的第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所示的反应罐中的锥斗的第二个示例的示意图;和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分离系统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分离成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限定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形成有进料口和进水口且底部形成有重物质出口,所述反应腔的侧壁上部形成有轻物质出口且下部形成有浆液出口;搅拌粉碎装置,所述搅拌粉碎装置伸入到所述反应腔内以将垃圾搅拌并破碎成浆;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双层罐,所述双层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罐和外层罐,所述内层罐设有多个排水孔,其中所述内层罐与所述轻物质出口连通以接收从反应腔中搅拌后分离出的轻物质,所述外层罐底部设有废水出口;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挤压进入到所述内层罐内的轻物质以将所述轻物质中的废水通过所述排水孔排出到外层罐中;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且与所述重物质出口连通以接收从反应腔中搅拌后分离出的重物质并卸出;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搅拌粉碎装置、脱水装置和所述分离装置的运作以将垃圾分离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明焕王志玺马双华赵晓琳魏晓东王艳民郭栋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