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除去气流中含有的气态有害物的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甲苯和二甲苯等各种有机溶剂广泛使用于化工、制药和涂装等工业生产过程,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大多有毒,排入大气后,会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但是,由于这些有机物具有化学结构稳定、不易降解的特点,给环保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一般地,处理这些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的主要手段有吸收法、燃烧法(包括催化燃烧法)和吸附法等。但上述方法都有各自无法避免的缺点,吸收法(一般以水作为吸收剂)无法吸收不溶或难溶性的有机污染物;燃烧法(包括催化燃烧法)对运行条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200℃以上运行、投资和运转费高。吸附法对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脱除效率较高,但吸附剂需再生,无法达到分解有害气体的目的,常需和燃烧法等方法连用。三维电极电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过程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自由基O、OH和HO2等,这些强氧化性物质与有害物反应,最终把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三维电极电解法一般用于如苯酚、苯胺等难降解的废水处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李炳焕等,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223-2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气流中去除气态有害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维电极电解反应器,其中包括网状结构固定电极和极板间填充的活性炭颗粒作为第三电极,其处理过程是把被处理气体导入该反应器,使其通过网状电极和流化态颗粒床,在板电极上加直流或脉冲电后,反应器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使气流中的有害物转化而被液相吸收,从而达到气体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